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物美价廉

徐恒生当晚连家都没回,就在安乐坊这边过夜。

自从徐恒生要卖科考三件套,陆活他们每天一趟石炭,现在已经在造纸作坊里堆积了很多了。

如果不能卖,那是真的赔钱赔时间。

暖宝宝不给用他不在意,反正铁块留着以后一样有用。

徐恒生整夜都在利用系统上网查询着有关石炭方面的内容。

这石炭他一定要想办法让考子们买!

琢磨了一夜,还真让徐恒生找到了一个办法。

核桃。

核桃是关键。

徐恒生当即让陆活去杂货铺买了好多核桃回来。

他经过仔细查找得知,将核桃放入烧着的石炭堆里,就可保持有火星不灭。

以后再引燃烧火,就不用花费时间。

也就是说,只要第一次将石炭点燃,以后三天就再也不用担心重新点燃炭浪费时间了。

准备妥当之后,徐恒生就让陆活多找几个人,让他们放出消息,在城南安乐坊,有人专为学子准备了科考三件套。

物美价廉,欢迎大家来买。

售卖的这几日,徐恒生并未亲临。

一来避嫌,免得让人认出再招惹出像上次林家客舍的事。

二来,这种售卖的事,其实只有商户才允许。

徐恒生属于农户,一旦被人发现举报,夺了农户的籍。

那他连科考资格就都没了。

毕竟商户是贱籍,不给科考。

反正有陆活他们在,徐恒生还是很放心的。

每天白天在家,待到晚上,徐恒生才会去找陆活他们。

清点售卖的份数,以及根据出售情况,进行继货补充。

在整理数钱的过程中,徐恒生发现。

卖的最好的,果然如人所说,是吃食。

徐恒生售卖这些速食。

一份从十文钱。

正常的学子都是买够十份三天的量。

有些穷困的,想单买冲泡用米饭,和汤,徐恒生便也以一文钱一份卖了。

至于条件好的,则是单独购买多份的菜肉包,图吃个好。

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出名搏名声,提前买了一些来试吃,甚至还写了个试吃指南。

告诉大家哪种最好吃,以及可以搭配的新方式。

比如还可以带点冷馒头泡海带汤,味道也是极好的。

总之这吃食这一样,虽然最便宜,但距离科考还有十几天的情况下。

倒是不停的有人来买。

还有些不科考的,比较好吃嘴馋的人,特地卖回家品尝。

徐恒生那是相当高兴。

仅这一项吃食,他恐怕就要赚下万两银了。

毕竟他从淘宝系统里买,才五六块一份速食。

在这一文钱可以当做四块钱的淘宝系统里用。

赚发咯。

至于陶罐和陶炉,销售则要稍微冷淡一些。

本来徐恒生以为陶罐陶炉三两银子的价格,应该会人手一个。

但是售卖过程中,徐恒生才发现条件好的学子们,则有更精致金属器具的工具。

条件差一点的,则只是花钱单买个一两银子的陶炉,陶罐则用自己带的。

不过,就算这样,徐恒生在陶罐陶炉这一项,也赚得了六七千两的银钱。

至于石炭这一项。

徐恒生最得意。

原本那些考试学子,没人想买这个。

虽然徐恒生定价比木炭便宜。

但大家都觉得石炭引燃点燃太费时间,宁愿花多的钱,买木炭。

但徐恒生配套增送核桃。

每买一斗,他就赠送三个核桃。

并且还在售卖的屋子,特地准备了一处烧炭放核桃的样品摊。

让大家检查。

现在距离科考还有些时日,因此有些为了节省钱财的考子们,便尝试性的买了一些回去。

反正现在已是十二月,就算不考试,屋里也需要烧炭来取暖,正好可以给人试验效果。

别人的试验效果究竟如何,徐恒生不得而已。

但每日来作坊里买石炭的人,络绎不绝。

陆活等几个人这些天一直在忙着站店售卖,得来的钱财,徐恒生每天晚上也都进行清点。

距离科考日十二月初五日,只剩下七天时间了。

徐恒生拢了一下帐,扣除成本,他已经赚得一万八千两银子了。

有了这笔钱,徐恒生觉得自己可以升级一下子作坊。

不仅生产纸张的品类要升级,他还打算再拓展一下新业务,再弄点新东西出来,比如雕版印刷啦,或者木质滑板甚至自行车啦。

都在他考虑的徐围内。

当然徐恒生现在只是先做个准备,眼下卖吃食石炭的生意还在扫尾。

而且他也要准备来年的制举考试。

之后的事,还得一件件来。

不过这日子已经邻近科考,大多数科考学子们,都在家忙碌各种准备,已经不大出门了。

既然作坊已经没啥客人来买,徐恒生便安心下来。

再也不用像之前,临到晚上才去作坊,他白天走去作坊,都不用担心啥了。

这一日,徐恒生上午时分,就穿着厚实外套,前往安乐坊。

陆活他们已经不必日日出城拉石炭,闲下来便又开始进行造纸的工作。

徐恒生是打算再升级一个造纸档次,所以在初次配料方面,还要亲自指点。

待走到自家作坊门口,徐恒生却发现,在自家作坊院墙一脚,有个穿着单薄的学子,正在院墙角落那堆废弃杂物烂木堆里,翻捡着东西。

徐恒生对这一幕,并不陌生。

长安城人口号称百万,巨富豪门有之。

当然贫寒穷苦者也有。

尤其像徐恒生住这安乐坊。

好些穷苦人家,就经常过来帮陆活他们干割芦苇运树皮的短工,每天赚得几文钱都很开心。

徐恒生得知后,凡是自己作坊用不上但有点用处的东西。

他就让陆活堆在斜对面那个巷口的墙角落。

那些穷苦人家若是觉得有用,翻找拿走,也都可以。

尽管徐恒生没有明说自己的意思,但周围街坊却都懂了。

放在斜对面的废弃巷口,就已经不是徐恒生家地盘,拿走什么,自然就没人管。

而且又是比较偏僻隐蔽的巷口,多少也能顾及到一点隐私。

然而今日在巷口翻找的,只看他那身打扮,徐恒生便认出,这应该是个科考的学子。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物美价廉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