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组织

叶刺史说话倒也直接,开门见山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啊?包?”

苏县令楞了一下,随后又看了看自己包和刺史大人包。

发现在颜色和皮包的开口处,确实有不同。

自己这包颜色要深些,开闭口也更精致些。

反观刺史大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一个模子里弄出来的。

苏县令自然不敢隐瞒,把徐恒生售卖羊皮路引等事,简单告诉叶大人。

“哦,你们县的人,呵呵,想不到如此偏僻的地方,竟也有如此人才,不错不错。”

叶刺史摸了摸自己的包,又摸了摸苏县令的包。

留连不已。

“既然能出如此人才,想必你治下的县城,应该也是一派好气象,这次抗旱,我看好你,你可别让本官失望!

否则本官对你不客气哈哈哈...”

苏县令直到离开凉州城,坐在马车上,犹在脑门冒汗。

他是真的不明白,自家上官说这话,到底啥意思?

自己是不是应该去找徐恒生也做个别致点的包,孝敬给大人?

胡思乱想着回到县衙,苏县令就立刻写了份通告,让手下张贴通知到位。

听到这则消息时候,安益县城的富户们大地主们,都急急忙忙的主动跑到县衙,哭着穷。

苏县令的告示很简单。

就是说现在大旱,为了不影响各位春耕,县衙要修建水渠。

修工事要花钱要人力。

摆在众人面前,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是县衙统一把钱收上来,然后统一修条贯通县内的水渠。

第二条则是大家可以各自根据地势方位,自主修建水渠。

但自主修建还有个条件,必须要在春耕前完成。

如果影响的春耕,那么就要重罚,丢脑袋丢性命的那种。

灌溉面积则是以去年种过的地为基准。

只能比去年多,绝不许比去年少。

众商户私底下讨论了一天,又连上门带哭带诉穷。

也全都被苏县令给赶了回来。

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你们这些人,还有点羞耻么?之前的羊皮事件你们个个都哭穷耍滑头。”

“眼下这关系到整个县城的大事,你们还在哭穷,看看你们,再看看徐恒生,简直天壤之别,诸位不觉得羞愧么!”

被县令点名表扬的徐恒生,此时正在家里数钱呢。

要不是有人告诉他,县令大人当着全县商户的面夸他。

他到现在还不知道呢。

李铁蛋他们差不多是和苏县令前脚后脚同时回到安益县的。

第一次出远门卖货,货物全部出清。

赚得银钱一万两千一百两。

扣掉工钱开支,还有买羊皮的本钱。

徐恒生纯赚八千两。

这还只是一千羊皮的量。

另外还有两千多张羊皮。

徐恒生应该能赚到两万多银子。

有了这笔钱,徐恒生能做的事,就很多了。

别说开工厂建作坊,他觉得把旁边安益农场买下来都绰绰有余了。

当然徐恒生可不打算花钱买。

总之手里有钱的徐恒生,听到苏县令的这个公告后毫不在意道,“这点事,有什么难的?”

因为徐恒生这边听到消息就已经挺滞后了,所以他在拿出自己的方案之前,别人的办法都已经出来了。

那些第一时间知道的富户地主们,采取的办法一如既往的粗暴简单。

反正他们又不亲自耕地,家里那么多地,都是租给佃户。

这次既然要修水渠,那他们就组织佃户们去修。

修还不算,还要把佃户们每亩上交的田租,再涨一些。

毕竟修水渠用料什么的,那可都是要花钱的,怎么能让自己出呢。

因此,最可怜的就是佃户了。

风调雨水的丰收年,他们就攒不下多少粮食。

在这年景不太好的时候,不仅地租口粮要减少,还得忍受老爷们的盘剥。

不过就算这样,他们也是心满意足的。

毕竟他们还能指望有水灌溉。

至于那些小家小户,家里又有些地的。

除了靠人力畜力,更是别无他法。

这么一比较,徐恒生新制定的计划,就显得格外优秀了。

他的计划是早就想好的。

“我修的水渠,如果有人需要,我可以引一条途经的水道,而且还不用你们花钱....但需要干活。

作为报酬,每天的伙食费我是会负责的。如果有人愿意,可以提前来我这报名,我需要规划水道。”

徐恒生这个通告一公布,就震惊了整个安益村及周围村县。

所有听到这消息的人,都恨不得立刻赶到徐恒生家报名。

但在兴奋激动之后,却也有人发出疑问。

“这种不要钱的事,是真的么?怕不是徐恒生在忽悠人的?”

怀疑不无道理。

这徐恒生和那些富户们属于两个极端。

被压迫惯了的朴实百姓们,是不太敢相信徐恒生这番话的。

不过,好在没两天,徐恒生被苏县令召集过去一番询问真实性。

随后连县令都没说啥,于是大家就都放了心,就去找徐恒生报名了。

徐恒生翻看这手里的这份名单。

可以说,除了那些附属于地主富户们的农田。

剩下的人,都找到了徐恒生这里,想让徐恒生引水时,能顺便引到自家田地。

而这些人家,刚好就是覆盖了渭水河一路到安益农场安益村再到安益县。

而这手头七百多户人家,每家至少能抽出一到两名壮劳力。

一千多人,挖一条宽深一米的小水渠,徐恒生都知道这是很简单的。

唯一的难点就是水泥的制作,那也是只要花点钱和时间,就能解决的。

而且连苏县令都说这不要钱的办法实在是很替百姓着想,让徐恒生好好干。

得了县令的支持,做起事来更不没啥阻碍了。

因此,当天从县衙回来,徐恒生便开始组织人手忙起来了。

第一步仍是老规矩,组成小队,十人一组,并设立小队长。

每五个小队则是一个中队,设置一个中队长。

中队长则是由李铁蛋那些有突厥对战经验的担任。

徐恒生只需要召集中队和小队长详细解释各自需要做好的事。

剩下的,就可以让他们传达给每一个人了。

一部分人负责先一步定好需要挖掘的水道。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我在古代当大厨
加入书架
字体
A-
A+
夜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