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目标

徐恒生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又带着系统。

自然是想有一番作为。

刚才和太平公主那一番话。

其实真的不是梦话。

他是这么想,觉得自己也有能力这么做。

无非就是时间长短的区别而已。

眼下周围的环境,确实很不尽如人意。

要说吃食上,连辣椒酱油都没。

生活方面,更是连厕纸牙刷牙膏都没得。

更别提带电的可以消遣玩乐的手机电脑,甚至想看个电影动漫他都没辙。

每天晚上,连亮光都只有豆大的油灯。

这样的生活,徐恒生其实很想好好改造一番。

只是对这大梁朝,徐恒生始终找不到头绪。

总有种一拳头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劲的感受。

但,今天眼见那一幕,以及陈伍长所说之事。

徐恒生便觉得自己找到了目标。

一个可以发光发热的目标。

想计划开设工厂的第一步,便应该从改善工具效率的加工作坊开始。

徐恒生从军营驻地回来后,并没有直接回家。

而是和之前一样,先是去了趟青禾县。

他这一次,除了照例买些羊肉准备回家。

还去了一趟粮店,借着询问粮价的机会。

他还特地观察了一下店家是如何磨米面的。

虽说县城里这家粮店也算是个挺大的商户。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就只有四个磨台。

而且还是米、面各有两个。

每天就算从早到晚,一个磨盘也不过只能磨个一两担的样子。

这效率,着实太低。

徐恒生心中有数,便返回家中。

反正现在家里新一批的牛羊乳还没送来。

面包也已经不做了,徐恒生便在自己屋子,用电脑系统,开始查询关于磨米的机器事宜。

经过查询徐恒生才知道。

原来在古代,哪怕就是最近的清朝,这磨米磨面,也都是靠牛拉磨完成的。

只不过明清以前,还都是家庭小作坊自给自足的方式。

直到清朝之后,才有了成片大规模的商业性磨米产业。

在鼎盛时,甚至江南地区尤其是苏州一带,达到几万人的就业人数。

既然如此,徐恒生就打算,提前让这大致还处于唐朝不发达时代的大梁朝。

先初步的感受一下,工业化机械化带来的便利。

虽说自己想开个工厂。

但没有匹配的产业体系,啥都是空想。

一步一步来吧。

重工业没有,就从轻工业开始。

这磨米行业,也好歹算是轻工业里的食品业。

细分一下,那也是食品加工业呢。

从吃开始,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而且磨米的机械,徐恒生查找一番,也找到了适合的。

价值四百块钱的多功能碾米机。

无论是大米这类的稻谷脱壳,还是小麦磨粉,甚至玉米脱粒,都能搞的定。

唯一头疼的是它需要用电。

徐恒生又花了一些功夫,才找到手摇碾米机的样式。

只能是改造成合适的款式,才能正常的用在大梁。

至于这机身都是铁质。

徐恒生倒是无所谓。

反正他还有顾校尉给自己的废弃铁矿的钥匙。

就算再怎么废弃,找点残余的铁矿石,总会有的。

他拿着矿石去找铁匠打造,只需付些工钱,应该就可以了。

毕竟自己说起来每天忙忙碌碌在忙着赚钱。

但真要算下来,自己又在淘宝购买那么些物品。

其实手头还真没多少银钱。

因此,就算徐恒生想利用这个废弃的铁矿,比如自己想弄个炉子,搞点土法炼铁炼钢什么的,也都还太早了。

徐恒生将这个碾米机给画下来。

甚至用纸把每个零件的原件尺寸,都临摹在纸上,以求误差最小。

忙了一整天的徐恒生,随后便带着画好的图纸,去县城铁匠铺,找人给自己打造。

吴铁匠接过徐恒生递来的图纸一张张仔细看着。

他还从未见过这样奇特构造的物件。

不过,这些图纸上,已经把每个机器零件都原尺寸画出来。

这种没啥难度,只需要原样做的机械。

吴铁匠哪怕直接闭着眼按图纸来打造,也都是能做出来的。

再说还有徐恒生拿来几块铁,虽然还不够一台的用量,但也是能剩下不少钱的。

“徐家大朗,加上你拿来的这些铁矿...想打造这么个物件,最少也得七八贯钱,你可出得起?”

吴铁匠笑问道。

这七八千铜钱,对普通农户来说,一两年都攒不出来,很不容易拿的出。

徐恒生倒是面色淡定。

这古代本来铁就难得,而且大多都用在军队,价格这么贵,也是理所当然。

“嗯,价格可以,那我便下订单了。”

徐恒生点头道。

“好,那便先付一贯定金,待做好之后,再付剩下的七贯。”

吴铁匠将图纸仔细收好,说道。

徐恒生在身上摸了一圈,从一个小口袋里掏出一块银子。

这是他之前从太平公主那里得到的,一直没舍得用。

这大梁朝在很多地方,和徐恒生所知的古代所差无几。

比如通用流通的多是铜钱,寻常人,很少见到或用到银。

只有很少一些的大笔交易,才会使用。

吴铁匠笑呵呵的接过徐恒生递来的小银块,

“你就放心吧,半个月后,你再过来,应该就成了。”

徐恒生得了承诺,便放心的回家了。

反正机器的事,他也不急。

就算碾米机器做好了,一时半会的,徐恒生也没有那么多米麦来碾着赚钱。

眼下奶粉生意正是旺盛之时。

新一批的奶粉,这一两天,应该就要又送到了。

这几天没奶粉卖的日子。

徐恒生家的院门,几乎就没停动静。

时不时,就有人上门想要买奶粉。

甚至那些得了面包配方,每日做面包拿出去卖的村邻。

也有人上门来言说,有别个村子或别县的人,也在拜托他们买。

徐恒生其实本想让他们等下一批的牛羊乳送到再卖的。

但是一想到上次陈伍长来接自己时。

那个没卖到奶粉的邻村大娘还是多花了一文钱。

才买到从别人手里匀出的一罐奶粉。

徐恒生就觉得,无论如何,自己也不能让人空手而返。

这时代交通非常不方便,尤其大多数人,都是靠着两条腿。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目标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