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烂酒鬼
吃完饭,苏凡提着装着饺子的饭盒出了家门,顺便还带上了那个装有碎纸片的黑色塑料袋。
将黑色塑料袋扔进楼下的垃圾桶“毁尸灭迹”,苏凡就径直朝着沈家出发了。
作为纺织厂曾经的双职工,当初分房子的时候沈有才夫妇也得了一套,就在祥和小区23栋,距离苏家隔了两栋楼。只不过当年婚变之后邱澜远走他乡,房子里就剩下了沈有才和沈樱子父女俩。
来到23栋楼下,苏凡轻车熟路地上了三单元,敲响了402的房门。
“谁?”敲门声过后,好一会屋里才响起了女孩怯怯的声音。
“樱子,开门,是我。”听到女孩的问话,门外的苏凡乐呵呵地应声道。
话音未落,就见防盗门上的小窗“咔嚓”一声被拉开,露出了女孩小心翼翼的双眼。
看到来人是苏凡,女孩这才推开防盗门,一把将他拉进屋子,然后赶紧重新关上了房门。
“樱子,你这么紧张兮兮得干什么,怎么搞得跟做贼一样?”进到屋里,苏凡看着眼前熟悉的女孩,面带微笑地调侃道。
沈樱子今年十六,比苏凡小两岁。虽然还只是一个没有长开的黄毛丫头,但继承了父母优良基因的她已经隐隐能够看出美人胚子的潜质。尤其是眉眼,灵动中蕴着一丝浑然天成的妩媚,只要再等上两三年绝对能成为瞬间勾走男人魂魄的万人迷。
由于父辈的原因,苏凡和沈樱子从小一起长大,两人是名副其实的青梅竹马。只不过自从上高中之后,学业繁重再加上住校,两人见面的机会这才逐渐减少了下来。
“小凡哥,你怎么来了?”没有回答苏凡的问话,沈樱子看着面前许久未见苏凡,满脸惊喜地问道。
上一次两人见面还是过年的时候,算一算已经有将近三个月了。此时见到苏凡,沈樱子眼中满是惊喜。
不同于苏凡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父母婚变让沈樱子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的同时也对她的学业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初中毕业之后,沈樱子没有考上高中,最后还是苏茂学托关系才进了溪台市的一家卫校,算一算应该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
“嗯,我妈包了点饺子让我给你们带过来。沈叔呢,不在家吗?”将手中的饭盒拎起来在沈樱子面前晃了晃,苏凡笑呵呵地说道。
“我爸在呢,不过昨晚喝醉了酒,这会还没醒呢。”接过苏凡手中的饭盒放在桌上,沈樱子淡淡地回答道,眼中闪过了一抹不易察觉的自卑。
自从被纺织厂除名后,父亲沈有才就彻底自暴自弃,沦为了人们口中的“烂酒鬼”,每天不是喝酒就是睡觉。
昨天晚上,周末回家的她又碰到父亲在家里一个人喝闷酒,将自己灌得烂醉如泥,直到日上三竿还在呼呼大睡。
对于父亲这样的行为,这么多年沈樱子其实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作为女儿,在别人面前提起父亲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觉得有些抬不起头。
“唉,沈叔怎么又开始喝酒了,过年的时候他不是和我爸保证过一定会戒酒吗?”听到沈樱子的话,苏凡皱了皱眉头,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去年年底,沈有才被纺织厂除名,失去了经济来源。
为此,父亲特意利用手里车间主任的特权,用厂里的边角料亲自焊了一辆流动餐车,准备让沈有才在溪台一中摆个早餐摊子,也算是一份能够糊口的营生。
得知这个消息的沈有才很是感动,痛定思痛下表示一定戒酒,好好摆摊赚钱,换个活法。
结果没想到,这才过去了不到半年时间,他就重蹈覆辙,撇下生意变回了那个人见人嫌的“烂酒鬼”。
听着苏凡的数落,沈樱子没有搭话,只是明亮的眼神却变得暗淡了许多。
这些年,一家都靠着父亲在纺织厂的那点微薄工资维持生计,本就已经捉襟见肘。可就在年前,父亲彻底被纺织厂除名,家里断了唯一的经济来源。
好在还有苏伯伯愿意出手帮忙,给弄了辆流动餐车。
然而没干几天,父亲就恢复了原状,继续沉迷酒精自甘堕落。
“小凡哥,我爸他......”抿了抿嘴唇,沈樱子下意识地想要为父亲辩解几句,可话到嘴边却怎么都开不了口。
“行了,不说这些,大人的事情就让大人自己去操心吧。樱子,还没吃饭呢吧,趁着热先把饺子吃了。”没有继续纠结沈有才丢下摊子烂醉如泥的事情,苏凡伸手摸了摸沈樱子的脑袋,开口道。
说完,苏凡打开饭盒,熟门熟路地从厨房里取出来了碗碟和醋,摆在了进门的餐桌上。
在苏凡“反客为主”的招呼下,沈樱子坐了下来,拿起筷子埋着头吃起了饺子。
“对了,樱子,刚才看你慌慌张张的,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啊?”看着吃饺子的沈樱子,苏凡顿了顿,再次问道。
就在刚才,苏凡已经从沈樱子给自己开门的动作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重生之后的他可不再是那个神经大条的少年,自然能从一些细微末节中看出很多信息。
“没...没什么,小凡哥。饺子已经送到了,特别香。要不你就先回去吧,等会我爸起来吃完了我再把饭盒送回去。还有三个月你就要高考了,就别在这耗着了,耽误复习。”面对苏凡的询问,沈樱子动作一滞,随即有些急迫地发出了“逐客令”。
“怎么,饺子还没吃完就想赶我走啊。”没有直接询问沈樱子为何如此反常,苏凡语气一松,开起了玩笑。
“没...没有,小凡哥,我...我不是那个意思。”被苏凡呛了一句,沈樱子赶紧抬起头,开口解释道。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直接打断了沈樱子,紧接着就听到门外响起了不客气的叫喊声。
“沈有才,沈有才,开门,快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