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设翰林原想将擅长写词作赋的朝臣纳入其中,起草诏制。后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想入翰林,这使玄宗越来越重视翰林院,遂每年为院内招贤纳士,正因如此民间有了献赋之风。当年张九龄也是这翰林学士,得玄宗提拔一步青云。群臣得知李白入翰林的消息,怕是这位大红人历练几年也会如那张九龄一般平步青云。
贺知章得此消息便去了李白的住宅道贺。二人金銮殿内虽然相见,奈何朝廷之上也不敢太过造次。今日二人自是痛饮,“太白之才早该如此,只是太白你生性潇洒不羁,那日殿试锋芒毕露,怕是要遭有心之人暗算。待身居高位,再做打算也不迟。”李白答曰:“贺兄,今日无需说这等烦心之事,你我皆是酒中仙只管饮酒。”贺知章见此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二人便叙旧起来,想起那日紫金宫内吟诗论道好是自在。这时,却有一人求见。自称:李林甫。
李白便让贺知章藏于屋后,看看这李林甫搞什么名堂。李林甫刚一入门见李白饮酒,桌上却有两樽:“李翰林好雅兴,果然是酒中仙。今日府内可有贵客?”说完便坐在了李白对面。李白先是一饮才悠悠说道:“哪有什么贵客,只是想起往事缅怀故人罢了。倒是李相今日寻我这山野村夫所谓何事?”李林甫见李白如此怠慢心中自是不忿,嘴上却笑道:“李翰林之才,吾不及一。若太白自称山野村夫,老夫还有何脸面至于朝堂之上?老夫今日前来是想为太白道贺,略备薄礼还请笑纳。日后老夫还需太白扶持,你我二人共同为圣上分忧。”说完便差人将厚礼呈了上来,金银财宝自是不少,可放最显眼位置的是一砚台,李林甫说砚台曾是卫国公李靖之物,最是珍贵。李白见此狂笑:“太白何德何能?令李相如此抬爱,山野村夫要这金银珠宝何用之有?不及稀世美酒,为国为民自是太白分内之事,无需李相提醒。”说完背对李林甫。
这李林甫自讨无趣,便拂袖而去。贺知章见此不亦乐乎称:想不到那权倾朝野的李相也有今日,如那丧家之犬夺门而逃。见太白心性如此之高,自己也好安心辞官,颐享天年。太白听此不由感叹,自己刚入朝为官,挚友却因年纪老矣要辞官,也不知那孟浩然身在何处?在这感叹之际,李白却不知这宫里宫外多少眼睛盯着自己。李林甫刚上轿子便差眼线在李宅之前放哨,打探做客之人是谁。
与此同时,华清宫内。“睿儿,你自幼学过剑法。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李白当真有此能耐?”这声宛如天籁,循声而去自是有羞花之容的杨贵妃。那叫睿儿的婢女作揖道:“小姐,不,贵妃娘娘。”“行啦,又无外人在此,叫小姐有何不好?你怎么也这般模样,讨打。”贵妃说完便于这睿儿嬉笑一起。“睿儿,睿儿。你快说李白当真有此能耐?还有他为何老是写月?”
“小姐,若想知道召那李白便是,睿儿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哪里晓得。”这一主一仆坐在地上发起了呆。过了一会儿,“唉!我倒想召见他,可这宫中戒律森严,一个朝臣如何入得了后宫?若被那帮贱人知道,不知得和圣上说得多不堪入目。”贵妃不自觉的嘟了嘟嘴,主仆二人又是一声长叹。片刻过后“小姐,小姐。我想到啦,玉真公主与那李白有些交情,听闻年末玉真公主又去终南山静修,不如你和圣上说你也想一同前去,借玉真公主之口召李白。”贵妃对睿儿脑门轻轻一弹:“还得是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