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赵府有时坐在家中的赵治正在那里喝茶,一旁的管家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匆匆忙忙的干什么啊?”
看着冲进来的仆人,赵治皱着眉头问道。
“少爷,太守大人找您有事儿。”
听到仆人这话,赵治手中的茶晃了一下,但是很快对面伸出了一只手,将他晃动的手臂按住,接着这位的主人对着那仆人挥了挥手,仆人便退了下去。
“父亲你说太守大人找我有什么事情?”
原来赵治对面坐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赵舍,之前在士徽反叛的时候正是赵舍给赵治,建议出兵抵抗,赵治才有勇气。
要不然以他这年少的模样,怎能有那么远的政治目光?如今再听到曹叡突然间找他赵治明显就慌张了起来。
“好事儿。”
赵舍在看到赵治一脸慌张的样子,当时接过他手中的茶杯,放在桌子上笑着说道。
“父亲我听其他人说,这太守大人想要将整个世家彻底清算,这次是不是要拿我们赵家开刀?”
赵治将自己近日来听到的流言蜚语告诉了赵舍。
“你听谁说的?胶州本来就距离大汉遥远,想要治理肯定逃不过世家。”
“再说了,你见过哪个要收拾世家的人会给世家立碑的,你别忘了士䵋的功德碑可是还在城内竖立着呢。”
赵舍听到自己的儿子,近日与城内的那些世家联网,有些过密当即皱着眉头。
“儿呀,你要记住,我们赵家之所以能够活下来,便是因为我们只靠朝廷。”
“至于你说的那些要清算其他人,就算真的要清算,那么我们赵家也是那把刀。”
“此次太守大人找你,应该是要让你当着胶州太守,你就请放心地去答应下来。”
“太守大人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你要记住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朝廷。”
赵舍说着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而后看着对面的赵治。
“可是既然如此,那么太守大人为何不让父亲您亲自前去呢?”
在赵治看来,目前整个胶州最适合当太守的应该是他的父亲。
毕竟他父亲在这些世家大族中周旋那么多年,肯定是有心得的,而他只是一个毛头小子,贸然间出任这胶州太守,定然会让众人不服。
“我一把老骨头了,怎么镇得住那些人再说了,若是人人都听话谁来给你充当功绩呀?”
听到赵舍这么说赵治想起之前赵舍跟他说的话,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父亲,我知道了。”
看到赵舍如此笃定,赵治心中也没有任何疑惑了,当即起身便跟着仆人来到了曹叡这里。
“想不到赵将军居然如此年轻,果真是年少有为呀。”
在看到赵治进来的第一时间曹叡便上前亲自迎接。
“那里的话和太守大人比起来还是差得太远了。”
这种互相恭维的话语,曹叡早就已经习惯了,等到赵治说完之后,曹叡便让赵治入座。
“赵治这位是甘宁将军。”
很快众人坐下之后,曹叡便开始介绍自己右手边的甘宁。
赵治在看到曹叡的介绍之后,当即作出了推断,在他看来既然能够让曹叡如此隆重地介绍,那么这人应该就是曹叡的心腹。
“赵治如果让你来当这胶州太守,有没有信心?”
曹叡介绍完甘宁之后也不打什么弯弯绕直奔主题看着,坐在自己左手边的赵治问道。
“大人我还年轻,恐怕镇不住那些老家伙。”
赵治倒是没有推脱,而是将自己的问题说了出来,这一点倒是深得曹叡满意,毕竟如果赵治直接答应了下来曹叡反而会觉得此人过于浮躁,不适合坐这个位置。
要知道如今整个胶州虽然说最大的士家已经彻底覆灭,可是其他的家族却依旧是蠢蠢欲动。
而赵家只不过是众多家族中的一个小家族,想要将其他人震慑住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这简单,你为胶州太守,甘宁将军便为胶州都督,如果你有什么事情大可去找甘宁将军。”
听到曹叡的话,赵治便彻底明白了,他这个太守属于有名无实的太守整个军权都是掌握在眼前的甘宁手中。
“如果大人这么说,那么我就有信心了。”
“好,既然如此让我们共同举杯,庆祝你二位成为官场同僚,日后一定要好好合作。”
曹叡说着端起桌面上的茶水,二人见状急忙端起酒杯,三人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大人,这个酒好烈呀。”
在喝完酒杯中的酒之后,赵治看着曹叡说道。
“这是自然,这是大人亲自酿的神仙醉。”
“我能够品尝到这样的美酒,真是三生有幸呀。”
赵治在听到这美酒是曹叡亲自酿造的时候,当即上前恭维道。
“不知道这酒与胶州本地的酒比起来如何?”
在古代,每个地方都有地方的特色酒种,这是根据当地的气候以及习惯演变而来的。
所以曹叡在这么问的时候,赵治的脑中开始将手中的酒与他喝过的酒对比起来。
“不瞒大人,这胶州由于多年阴雨高温,酒水大部分很烈,但是却没有大人这神仙醉猛烈。”
烈酒不是只有在极寒之地才有的,一些过于潮湿的地方也会用酒水祛湿。
“那如果说我还有一种酒比这还厉害,你觉得好不好卖?”
既然目前胶州已经安定下来,那么打开当地的市场,从而让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有事做,才是重中之重。
在赵治说出这酒,比胶州本地的酒好的时候,曹叡便产生了这个想法。
“那肯定好卖呀,难道说大人打算卖酒?”
“确实有这个打算,据我所知这胶州一带的粮食都是一年三熟,这样多的粮食除了运回江东之外,那么剩下的粮食酿造一些烈酒,在当地消化也是不错的。”
胶州之地为什么一直没有被中原王朝放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这里的粮食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曹叡既然来到了这里,那么自然要将这胶州之地打造成江东的主要粮食产地。
“大人你说的是真的吗?这里的粮食真的可以一年熟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