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大营。
诸葛亮虚弱的趴在卧榻之上。
浑身被灼伤疼痛的难以行动。
他面色惨白,心中至今还在念叨曹仁的名字。
他怎么都没想到。
自己居然会栽到昔日的手下败将手中。
还如此惨烈,险些丢了性命。
“孔明,如今感觉如何了?”
就在这时,周瑜大步走了进来。
看着面色如此难看的诸葛亮,他心中思绪万千。
看样子,似乎还在命悬一线。
至今军医都在说,若不是诸葛亮命大,只怕连这一口气都没有了。
“大都督……”
诸葛亮艰难抬头,开口道:
“亮并无大碍,现如今情况如何?”
周瑜见状,心里的大石头这才放下了一些。
还能保持清醒,看来情况会慢慢好转起来。
虽说他平日里对诸葛亮很是不满。
但事到如今,诸葛亮毕竟是江东的盟友,绝对不能出什么事。
“眼下情况还算好。”
“只是……”
周瑜欲言又止的样子,让诸葛亮惨笑一声:
“在下已经听子敬兄谈论起眼下的情况了。”
“大都督此番找在下,所为何事,尽管开口。”
“只要亮能做到,必然鼎力相助。”
原本诸葛亮并没有和曹军拼命的打算。
可如今,连曹仁这种大将都能识破自己的计策。
曹军,太过于危险了。
周瑜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孔明此言,令人欣慰啊。”
“不错,本都督此番前来,的确有一事相求。”
“昨日我与黄老将军一同演了一出戏。”
“如今万事俱备,但却欠缺一阵东风。”
“只要有了东风,我这计策,才能成功。”
诸葛亮闻言,眼神闪烁,但并没有惊讶之色。
显然,他已经猜到了。
“大都督此法的确精妙。”
“昨日之事,若不是在下清楚大都督与黄老将军之间的关系。”
“肯定也看不出什么。”
“江南之天,大都督也知晓。”
“大多都是西北风,何来东风?”
“若想有东风,至少要等到初春才行。”
周瑜闻言,脸色顿时一凝滞。
诸葛亮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他也无能为力。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人难胜天。
“此事便是如今我之顾虑。”
“江东眼下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疫病难以得到控制,纵使那曹军能拖到初春还未发起进攻。”
“我军也会因疫病而导致难以坚持。”
“还有粮草,也是一大难事啊。”
诸葛亮轻叹一声:
“若是在西北风之时使用此计。”
“效果会非常之差。”
“甚至……可能牺牲了黄老将军,也未必能毁掉曹军所有船只。”
风,是用火的重中之重。
火借风势,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周瑜眼下已然焦头烂额。
诸葛亮见状,艰难直起身子,沉声道:
“大都督保卫江东之心,亮明白,想必苍天也看在眼里。”
“眼下事态危机,亮也不能一直在这里躺着……”
听到这话,周瑜顿时眼前一亮。
诸葛亮能说出这种话。
就说明他有办法!
他顿时急切的开口道:
“孔明,你……有办法能在这寒冬之中,引来东风?”
诸葛亮眯起眼睛,不置可否。
他的心中也没有万全的把握。
“我只能试一试。”
“还请大都督告知黄老将军,在五日之后,我会想尽一办法,引来东风。”
诸葛亮眼神闪烁,沉声开口。
这话,顿时让周瑜松了一口气。
他真的有办法!
“既然如此,那就交给孔明了!”
“五日之后,我必当做好万全的准备!”
说罢,周瑜拱手行礼后,匆匆离去。
直到诸葛亮走远,一旁看护的鲁肃才开口道:
“孔明,你这可算是夸下海口了。”
“此事真的能完成?”
“人力,怎能撼动天意?”
“难不成,你还有能招来东风的法术不成?”
诸葛亮顿时苦笑一声,看向鲁肃道:
“亮不过是凡人而已,怎能有改变天时之法?”
“若是如此,那亮岂不早破曹军?”
“又岂能让曹军如此顺利拿下荆州?”
鲁肃顿时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仔细想来,自己刚刚说的话未免有点太蠢了。
“那……你为何要答应大都督?”
鲁肃不甘的追问道。
他对诸葛亮太了解了。
没有把握的事,他肯定不会答应下来。
包括草船借箭一事,如果不是曹仁突然聪明起来,也不会失败。
成功之后,便有奇效。
“我只是夜观星象,五日后风向会变。”
“只是时间太长,亮不敢确定究竟是不是东风。”
说罢,诸葛亮轻叹一声:
“不过,无论是什么风,总比西南风要好。”
听到这话,鲁肃也只能无奈的耸了耸肩。
不知为何,他总感觉心中有些许的不安。
“对了,阚泽回来之时。”
“说了一番话,我觉得有些奇怪。”
就在这时,路数突然开口道。
诸葛亮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鲁肃继续道:
“阚泽在曹营之时,发现一个奇怪的事。”
“说是那曹操的嫡长孙曹叡,深得曹操信任。”
“原本曹操不打算放过阚泽,却被曹叡三两句话给说服了。”
“曹叡?”
这个名字,对于诸葛亮来说着实陌生。
“对,这曹叡不过才五岁,说的话按理来说会被人为是孩童戏言。”
“但曹操为何如此信任?”
“而且……听他所言,也不像是一个五岁孩童能说出来的话。”
鲁肃慢慢将阚泽在曹营的所见所闻全盘托出。
越说,诸葛亮的脸色就越发奇怪。
“我倒是觉得,草船借箭一事,未必是曹仁能做出来的。”
“也不像是程昱贾诩的作风。”
“会不会……与这曹叡有关?”
鲁肃最终,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但说完之后,他便后悔了,摆摆手道:
“我真是急疯了。”
“一个五岁的孩童,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有如此心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诸葛亮眉头紧皱,表情很是奇特。
若真是如此,那可确实是贻笑大方了。
卧龙之计,被一五岁孩童看穿反制。
这话说出去,怕不是要被人笑掉大牙!
“此事,还是告知大都督一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