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那一卷不知所云的玉简之后,林示继续查看其他的那些玉简,一连看了好几个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记载,或是描写修道的心境,或是记载解闷的,或是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的,总之都不是一些重要的事情。
林示一脸的黑线,觉得有些人真是无聊,要记载就记载点有用的东西啊,或者就像那个“文君”那样记载些有趣的东西啊。
再一次翻开了一卷玉简,这一卷玉简记载的是一个名叫赵星的春庭古派弟子的事情,当然也是他自己所写,林示仅仅是看到开头,他便是被吸引住了。
林示手捧玉简,神色郑重,认真地研读了起来。
“我赵星这一生,没有什么爱好,仅修道而已,我修晚霞经十九载,今再入此洞,留下一篇心得而已,也算是留下一处痕迹。”
“后辈弟子若炼晚霞经,需注意幻景为幻,道为本根……”
“修炼晚霞经时,会得天地异象,有人认为此异象越真实,越庞大则晚霞经修炼得越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此天地异象并非检验晚霞经修炼程度的标准,而是检验道心的水准。”
“异象终究是幻象,当你越觉得异象越过真实时,实际上便是越沉沦于其中,一旦觉得此番异象与天地自然景象无二时,那便是走入歧途,轻则堕入魔道,重则爆体而亡。”
“……”
“后辈弟子切记,修炼晚霞经重在从中对于自然的感悟,而非对于异象的感悟……”
“……”
看完这卷玉简,林示很是满意,没有想到这个叫赵星之人在晚霞经上的造诣竟然如此之高了,他所记下来的话可要比古笙给他讲得详细多了。
“短短一卷,可胜弟子多年苦修!”林示很郑重的说道,心里对这位前人默默一拜。
将这份玉简放在了中间的玉台之上,随后他再一次查看起了其他的玉简来。
连看了几十卷之后,又有一卷玉简让林示感到吃惊。
这一卷玉简上写的东西很简单,道心!
坚守道心,可以说这是所有修士都知道的道理,但知道和能否践行却是两回事。
林示也是不止一次听到过,不过让他感到吃惊的并不是这卷玉简所写的内容,而是写下这卷玉简的主人,正是二宗主古笙!
坐在地上,林示开始研读起手中的玉简来。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世人皆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世界很大,谁都有机会崭露头角,谁都有可能主宰一方,但万古悠悠又有几人力压群雄,威震天下,主宰一世呢?”
“天高地远,但天究竟有多高?地究竟有多远?天地可有尽头?若有,尽头在何处?尽头之后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谁人能告诉我,前人不断前行,却不曾留下答案,后人不断摸索,却难见前人之风景。”
“自昔年王祖前辈死后,至今已有四万载不曾有人得道成仙!或许是天地有变,但值此道艰时代,世间修士,更应当坚守道心,方能成就无上大道!……”
“……修炼一途,道心为重中之重,道心不坚,往往尚未走到最后,便是沉沦歧路……”
“天地修士者,一颗道心!便是决定你日后的道路,你的一颗道心,将决定你未来的高度!世人常说,那些无上大能一念成圣,一念成魔,圣魔只在他们一念之间!其实,不止是那些无上大能,我辈修士皆是如此,道心不稳,功溃;道心坚定,功成。功成功溃也只在一念之间而已……”
“我辈修士,行走于天下,往往最终能决定你的,并不是你有多么强大的修为,也不是你有多么了不起的世家背景,而仅仅是你自己的一颗道心!而已!”
“……道阻且长,决定你最终归宿的,正是自己的道心!心有多大,天有多高,拥有一颗无敌的道心,那才是修炼之重中之重……”
“……将各种无敌的功法看得过重,认为那是决定自身未来高度的根本,这是一个非常愚昧的认知,实在是本末倒置……”
“世人多愚昧,望我春庭弟子能明悟其中的道理,修仙一途,心为上,力为下,需慎之又慎。”
“呼”看完了这一卷玉简,林示长舒了一口气,这每字每句,都是简简单单,没有提到到任何奥妙无双的功法,也没有提到到什么修炼的方法,让人一眼看去都是十分明了,仅仅是在告诫众人需要有一颗坚定的道心!
但,这样的话语,仅仅是告诫世人需要一颗坚定的道心而已,林示却看得津津有味,是痴迷其中。
坚守道心!
这句话,他所见过的每一个前辈都给他说过,就像是一遍又一遍的重托,让他时刻也不敢忘记。
不过,这一刻,他对于道心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不忘初心,坚守本心,即是道心坚定。”
良久,林示才放下古笙这一卷玉简,随后,继续翻看起了其他的玉简来。足足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林示才把这些玉简全部看完。
此地的玉简一共有一百七十四份,其中有文字的只有一百一十一份,剩下全是空白玉简,在这一百一十份玉简之中,有八十九卷玉简是前人修炼留下的心得,或是三言两语,或是半卷玉简,其中提到的功法颇多。
“怪不得那些人这么眼馋,原来这洞府之中有着这样的宝贝。”林示不由得感慨,像这种修炼心得,不论是放在哪个宗门都是十分重要的宝贝,能够有资格参悟的弟子都是少之又少。
不过,林示还是觉得稍稍有些遗憾,这些玉简只是修炼心得,并不是修炼功法,自己能领悟到的东西并不多。
不知道其他洞府是否也是这样?林示不由得想到,日后若是有机会能够进入其他洞府查看一番,那该是多么完美的一件幸事。
坐到玉台之上,林示看着身旁的古卷,此时他留了两份玉简在这里,一份是之前留下的赵星关于晚霞经的心得,另一份则是古笙写下的。
再次看到这份玉简,林示还是不由得感到震撼,心中感叹二宗主古笙真是天命不凡啊!
这两份玉简,林示已经将里面的内容记得个八九不离十了,但还是舍不得将之放回原处,又将之翻开,多看了一遍之后才将它们放回了原处。
放下玉简,这莺啼洞内便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物了,随即林示开始修炼了起来。
只不过,这一次他所修炼的并非晚霞经,虽然刚才才得到了一篇前人关于晚霞经的修炼心得,但是此刻他需要修炼的乃是他所掌握的道经。
道经,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修炼了,平日里没事的时候他总会修炼这一部功法,这才是他的修道的根本,自然不能放着不练。
修炼道经,林示已经轻车熟路了,至少对于他已经掌握的这一小部分来说,他已经烂熟于心。
当然,这道经并非原本的道经,而是周先生自己理解的道经,或许说是周先生留下的传承更要贴切一些。
林示运起道经的基础法门,开始吐纳,引灵气入体的同时,催动体内真气从命宫之中流转出来,以任督二脉为主,流转全身,周而复始。
随着林示开始修炼,这莺啼洞中灵气充裕和纯净的好处便是体现了出来,这种灵气在被压缩和提炼成真气的过程中,要比在外界时简单得多,以前或许要十次,现在便只需要六次,节省了将近一半的时间,这种程度真是超乎了林示的想象。
另外,在这洞府之中,吸收这天地灵气也是更加的轻松,如果以前是拿杯慢饮,那现在便是抱桶大喝,就好像已经不是在吸收灵气了,而是灵气直接灌注到他的体内。
他虽然感觉有些奇怪,但是并没有多想,因为此地和外界那是有所不同的。
体内灵气充沛,真气流转不息,这样的感觉有些让林示觉得十分的舒适,仿佛有无穷的力量用不尽似的。到了这个时候,他的身体,早已不再是从前那般病恹恹的样子了,别看他还是一副瘦弱的样子,但内里已经很是坚硬了。
林示感觉若是如今的自己重新经历此前船和上那头烈狱云纹豹的那一战,自己很轻易的便是可以取胜。
不过林示也不敢大意,修炼起来也是小心,小心翼翼地引导着灵气和真气两股气体在全身游走,同时还要坚固灵气在命宫之中的转化为真气,可谓是需要一心三用。
不过,好在这种事情对于修士来说算不上什么大事,只是一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困难,到了后面人人都是轻车熟路,这就算不得什么了。
虽然林示比较小心,但实际上他的修炼可谓是一气呵成。
或许正是得益于此地天地灵气的充沛和纯净,林示修炼起来彻底沉醉在其中,他都没有注意到,在他开始修炼不久,他的命宫之中,便是出现一条彩色的鱼正在贪婪地吸收这天地灵气,在它旁边还有一柄长剑悬浮,似乎是在看它吸收一般。
那鱼张着大嘴,疯狂的吸收吸收着天地灵气,而这些灵气仿佛是受到了召唤一样,疯狂的向着林示命宫涌去,全部被它所吸收,仅有一小部分被林示转化成了真气。
林示一开始还沉浸在修炼之中,但是越修炼却越觉得不对,为什么感觉自己将灵气转化为真气的能力下降了呢?
林示眉头微皱,突然一道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你练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