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用情之深李恪心下以为自己走火入魔之后当场在殿内昏迷了过去,最多昏迷一两日。
但没有想到的是,居然一连昏迷了整整三天四夜,在这段时间里,到底发生了多少事,他一概不知。
此刻,他将杨仙儿的玉手紧紧握在手心里,语重心长地说道:“六姨娘,我看你脸上如此虚弱,想必是这三天四夜的时间里折磨你得很!”
杨仙儿面露苦笑,说道:“简直是将我折磨得太厉害!无时无刻我都提心吊胆,这三天四夜时间里你虽然是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可我又何尝不是?起初我只以为你多半不会再醒来了,而且当时就连神教内的郎中都拿捏不准。”
“只要是一想到你可能永远都会躺在这张床上,即便不死,也会落得个终身残疾!我……我哭得泪水都流干了。”
杨仙儿说到最后,哽咽起来。
李恪展开双臂将杨仙儿紧紧抱住,轻声说道:“六姨娘,我让你挂念了,心中实在过意不去,但你放心,日后类似走火入魔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
杨仙儿用力吸了吸鼻子,柔声道:“六姨娘相信你,恪儿定然不会让我失望。”
事实正如杨仙儿所说,在这三天四夜的时间里,杨仙儿无时无刻都是提心吊胆。
李恪走火入魔之间与古千秋一场大战,自是轰动武林,震惊神教。
然而李恪到底冒着多大的生命危险操持这场大战,个中惊心动魄唯有杨仙儿才心知肚明。
平心而论,杨仙儿和李恪二人始终都以六姨娘与外甥相称,旁人如吴开天,也都深知他二人亲情深似海,是一对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亲戚。
然而实则不然。
他二人年龄相仿,若非由此血缘关系,二人早已结合在一起。
他二人郎才女貌,甚为登对,况且从在牡丹坊里见上第一面之后他二人便已将对方放在心里。
若说没有半分男女之情,他二人自然不肯相信。
只不过这条血缘关系的鸿沟,他二人始终都跨越不过去。
退一万步来说,兴许他二人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跨越过去。
可就在这时,李恪轻轻地掀开了被子,拉着杨仙儿的玉手柔声道:“六姨娘,你躺下来,我抱着你。”
杨仙儿忽然间“啊”的一声,当即破涕为笑,笑着拍打李恪肩膀,说道:“这好吗?我是你六姨娘,又不是你的妻子,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和你躺在被窝里,若是被旁人瞧见了,岂不是很难说得清?”
李恪笑道:“旁人哪里管得着?”
李恪一面说着,竟是强行将杨仙儿拉进被窝里。
他二人均是合着衣衫,尽管如此亲密无间,却始终都保持着最基本的礼仪。
此刻杨仙儿依偎在李恪怀中,心中暖如盛春,由衷说道:“这几日以来,六姨娘一直都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现如今眼见你安然无恙,心中实在欢喜。”
李恪故意问道:“六姨娘,倘若此番我再也醒不过来,那你会不会肝肠寸断呀?”
杨仙儿想也不想,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自然会了!”
李恪将她抱得更加紧了,柔声道:“我想也是。”
李恪大病初愈,眼下又才刚刚苏醒,醒过来之后连番招呼神教群豪,此刻终于已是乏累已极,缓缓闭起双眼。
杨仙儿眼见接下去李恪再无动作,于是便也和李恪一样将双眼闭起,渐渐地,二人双双进入梦乡。
与此同时,远处偏堂。
将军刘长安听见敲门声,快步走了过去,推开门来,眼见一名丫鬟手中端着一方木托盘,托盘之内摆满了水果和点心。
刘长安轻轻缓缓地将木托盘从丫鬟手中接过来,冲着丫鬟一挥手,示意丫鬟退下。
丫鬟轻轻点了点头,转身翩然离去,一并带上了门。
刘长安回到桌前,将木托盘放在桌子上,看着坐在他对面的三法王和二尊者说道:“其实李教主此番能够化险为夷,在我看来,多半是个奇迹。”
李恪承继教主宝座虽才不久,但神教群豪已然全都改了口,称他一声李教主。
这李教主对于神教而言乃是新人,况又神功盖世,身怀护教神功斩月神功,威风凛凛。
想来日后名震天下也是合该有的。
刘长安的这番推论,其实三法王及二尊者同样也是这么想。
右尊者孔安说道:“当时十万火急之下,李教主走火入魔,咱们都很是为他担心。”
“那牛鼻子老道古千秋虽然死了,可当时李教主几乎一命呜呼,咱们这些人连忙找来郎中为他诊治,当时你们都没有在旁边,你们猜当时郎中说了什么?”
此话一出,群豪都是心中一震。
一个个的心急如焚,齐声问道:“说了什么?”
孔安眉头深锁,缓缓说道:“当时郎中说,李教主这条性命能否留下,只能是看他个人的造化。”
“兄弟们,咱们都是武林中人,对于习武之事再熟悉不过了,你们听听,郎中都已经说了,李教主是否能够活下来只能是看他个人造化。”
“既是如此,这概率性当真大的很!若不是因为有左教主和郑教主在天之灵庇佑,李教主这条性命就很难留得下来?”
群豪恍然大悟,均是用力点头。
经此一事,前任教主郑远和丧命,神教群豪心情都无比复杂。
想来郑教主死去的那一日里,三法王处心积虑与之死命纠缠,非得是要和他斗个鱼死网破,逼他将教主宝座让出。
然而事情的结果沦落至现如今这一片局面,却还能怪得着旁人?
一切尽皆咎由自取,若非如此,现如今郑教主尚在人世,兄弟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共谋千秋霸业。
那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三法王想到这一节,均是满脸黯然失色,痛恨不已。
纵使悔恨万千,然而大错毕竟已然铸成,郑教主也已下葬,当真是覆水难收,世间万事从不可回头!
“唉!多说无益,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