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盼盼自己到底是怎样对待李元祥,难不成周盼盼自己心中还能没有数吗?
每天的时间一共就这么十二个时辰,除去必要的吃饭睡觉,她所有的时间已经全部都被长安城中的这些自己的贵客们给瓜分干净了。
哪里又有可以相伴李元祥的时间?
别说给李元祥回信了,即便是其他达官显贵给她送过来的信,她也没有功夫回。
如此这般,李元祥每一次来找周盼盼,都对周盼盼说上一大场类似这样的场面话:“其实回信不回信的,也无妨,有的时候就是不想回,对不对?”
周盼盼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李元祥又说:“我都说了,其实那都无妨。咱二人的感情摆在这里,我也不会多想。”
周盼盼强颜欢笑,又是点了点头,不言不语。
李元祥心中气得很,将这一节牢牢记在心中。
良久,周盼盼将手搭放在李元祥的手臂上,说道:“王爷,时辰已经不早了,要不然您就先回去吧。”
李元祥心中轰然一震,看着周盼盼问道:“回……回去?”
周盼盼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回去了吧。”
李元祥定睛瞧了周盼盼片刻,继而脸色一变,猛然起身快步朝着外面走去,说道:“成,周姑娘说什么便是什么了!”
周盼盼站在原地对李元祥福了福,道:“奴家恭送王爷。”
李元祥推开房门,一路朝着楼下走去。
展现在他眼前的是苍茫无尽的茫茫夜色,一路从牡丹坊离开,心中又气又恨。
白日时分,神龙郡王李恪在轿子里面扇了他两记耳光,这两记耳光直到现在为止仍旧被他牢牢记在心中。
这笔账,迟早得算。
李元祥心中做出决定,他不可能放过李恪。
结果一天过去今夜在李世民手底下受了好大一场气,试问,却又能如何?
他自然是敢对李恪报仇雪恨了,但是对李世民还能报仇雪恨吗?
李世民堂堂的大唐皇帝,无论如何只能是硬生生地将这口恶气憋回去。
一路乘轿回到家里面,原本是想要找家中的姬妾发泄一番,然而这些女子在他眼中着实是和周盼盼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在这些女子的身上,他死活都找不到了周盼盼的半点影子。
无奈之下只得是随手从书案下面掏出纸笔,在纸上飞速笔走龙蛇一番。
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主题自然是有关于男欢女爱。
诗句中酸感满满,每一句每一个词都直指李世民。
但是又不敢写得太明,毕竟最近这几年间因为写诗犯错的人那是大有人在,指不定被谁给抓到把柄,直接安排进大理寺狱中。
李元祥脑海当中反复浮现着今夜李世民离去之时,周盼盼对他说的那句话,于是就将周盼盼的原话加进了这首诗里面。
周盼盼原话是这么说的:“陛下,夜半三更,马滑霜浓,街上少人行。务必要快速回去,千万不可耽搁半分。”
李元祥反复提炼,将这番话加进了诗里面。
李元祥虽然在李氏皇族众人眼中和他那两位兄弟差不多的货色,都是整日里寻花问柳、吃喝玩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但其实李元祥肚子里面是有两分墨水的,主要还是因为小的时候李渊对他很是栽培。
而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从小就立下志愿,长大之后一定要有所建树。
只不过是没有想到,之后秦王李世民居然为了皇位爆发了玄武门之变,直接令整个李氏皇族产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从那时开始,李元祥就和其他的两位兄弟不谋而合,一致表现出了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吃喝玩乐的样子。
如此这般,多年下来,李元祥等同于自废武功,成日里在李氏皇族当中以废物自居。
而他自己也很享受旁人看他不起。
因为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保证自己在李氏皇族当中安身立命,不至于被李世民放心不下随时随刻找个机会干掉。
为求自保,所以自己心中也并不觉得寒碜。
可能是李元祥心中太过想念周盼盼,而且一面又太过郁闷,所以将这首诗写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从艺术层面来看,这首诗绝对具备了火爆天下的素质。
自然而然的,不到两日之后这首诗又传进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其时,李世民询问身边人说最近有没有特别流行的诗句传诵,身边人自然说有,当场就将李元祥写的那首诗拿了出来,念诵一番。
李世民把这首诗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听了一遍,觉得这首诗老少咸宜诗意浪漫,似乎在这字里行间当中花开花落,尽显红尘中的沧桑。
而且还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写了个明明白白,于是就问身边人:“何人所写?”
身边人直言不讳:“江王李元祥。”
李世民大感意外,问道:“谁?江王?他还会写诗啊?”
身边人点头说道:“陛下有所不知,江王李元祥虽然无所建树,但在写诗的功夫上很是有一套的,可以跻身于当世顶流。”
李世民很是赞许的点了点头,将这首诗从身边人手中接了过来,定睛细瞧了一番。
看了大半晌,身边人眼见李世民脸上的表情渐渐开始变化了。
李世民紧皱着眉头不禁是念了出来:“这……这……夜半三更,马滑霜浓,街上少人行?”
身边人眼见李世民脸上的表情陡然之间变得难看起来,于是便试探着问道:“陛下,怎么了?”
李世民嘴上没说什么,心中想到:不对,大为不对!看来李元祥和周盼盼之间有点猫腻啊!
原来,那天夜里自己临走之时周盼盼对自己说的那番话,直到现在为止仍旧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眼下在李元祥所作的这种诗里面看见了周盼盼的原话,当即就明白过来了是怎么回事。
要么,周盼盼后来对李元祥说起过当晚之事。
要么,比较严重,李元祥可能当时就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