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吴王殿下李恪闯入御史柳范府中,把当朝御史吊在树上抽的消息不胫而走,立刻掀起满城风雨。
巡街的武官不敢捉拿李恪,只能将消息层层上报,一直到太极宫中,得知消息的李世民大发雷霆,命金吾卫即刻把李恪抓入宗人寺,等候处置。
当金吾卫得到消息赶来时,御史柳范已经被打的不成人形,失去意识了。
一旁的长孙无忌瑟瑟发抖,不敢言语。
李恪则躺在一旁的椅子上,鼻孔朝天,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
为首的黑甲将领眼神抽搐,见过嚣张的,还没见过这么嚣张的。
看来这吴王殿下可不是好相与的,看那赵国公都吓成什么样了。
黑甲将领低头躬身,小心翼翼道:“殿下,此地之事已被陛下知道了,陛下有令,着殿下往宗人寺走一趟,等候处置。”
黑甲将领话说得很轻柔,生怕语气重了,惹得李恪生气。
出乎意料的,李恪却是很好说话,没有跟他为难。
只是应了一声,然后说道:“我跟你走一趟,不过这件事是我交代的,跟我手下这些人无关,你得放他们走。”
看见李恪如此通情达理,黑甲将领心中暗松了一口气。
反正陛下也只说要带走吴王殿下,其他人怎么处置又没说,他也乐得送个顺水人情。
“那是自然,下官此次前来,只为请吴王殿下前往宗人府,与其他人无关。”
看见黑甲将领还挺上道,李恪满意地点了点头。
转身吩咐薛仁贵,让他先带着一众护卫先行回府。
薛仁贵却是有些放心不下,他担忧的看着李恪,刚想说着什么。
却被李恪一挥手打断。
“不必多言,我去宗人府走一圈便罢,你等先行回去吧。”
说完,便跟着金吾卫离开了。
身后,长孙无忌终于放心地松了口气,他看着李恪远去的背影,目光中一缕怨毒流转。
太极宫中,李世民正单手扶额,余怒未消。
下方,是听闻李恪抽打柳范的消息,匆匆赶来弹劾的魏征。
魏征一脸痛心疾首。
“皇子因报私仇,把当朝御史吊起来抽,还是当着国公的面,此事恒古未有啊。”
“若是不是从重处置,那天下人如何看待皇室,看待朝廷,到时陛下这些年广开言路的成就将毁于一旦了。”
李世民听着魏征的絮絮叨叨,听得头疼。
“那依卿家之见,此事朕应当如何处置呢?”
魏征道:“依臣之见,应当将吴王逐出皇室,贬为庶人,以儆效尤!”
李世民眼角抽了抽,你可真敢说。
他确实想惩治李恪,但也不至于到要把李恪贬为庶人的地步。
可这也让他犯了难,还怎么惩治李恪呢。
太轻了李恪不长记性,太重了吧他又舍不得,毕竟是亲生骨肉。
就在这时,门外的太监前来禀告,赵国公长孙无忌求见。
李世民眼睛一亮,长孙无忌向来是会出主意,刚好问问他,便欣然召见。
可一进门,大老远就听到长孙无忌哭哭啼啼的声音。
“陛下啊,今日老臣差点就见不到你了啊。”
李世民和魏征都是大吃一惊,相互看了一眼,想不明白。
平日里老成持重的赵国公怎么成这样子了。
李世民问道:“辅机何故如此?莫非是遭了贼人的袭击了?”
长孙无忌苦着脸,把他在柳府受的屈辱添油加醋说了一通,主要描述了李恪的嚣张跋扈。
李世民都听呆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李恪胆子大到这个地步,连长孙无忌都敢威胁。
“这逆子,实在是胆大包天,不严惩是不行了。”
说完李世民又对着长孙无忌一阵安慰,毕竟是他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不能让他心寒。
长孙无忌这才止住了哭声。
这时魏征又开始对李恪开炮了。
“此事实在是耸人听闻,臣遍读史书,从未听过有如此胆大包天之人,臣恳请陛下将吴王贬为庶人,以儆效尤!”
李世民面色犹豫,此时他也犯了难。
一边是亲儿子,一边是推衣解食多年的老部下,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就在李世民犹豫不决之时。
长孙无忌注意到了李世民的面色,便开口道:“其实吴王殿下不过是年轻气盛罢了,也未必一定要将他贬为庶人。”
说着,他又观察了一下李世民的脸色,发现李世民面色果然好转。
又接着道:“古人有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依臣之见,可将吴王外放置一蛮荒之地为官,不仅可以惩治他的过错,亦可锤炼一番,将来方可成才!”
李世民听得连连点头,赞同不已。
“那依辅机所言,那逆子外放到何处去呢?”
长孙无忌思索片刻,便道:“依臣之见,可外放三和!”
“三和?”
李世民皱眉,三和地处边境,孤悬海外,当地蛮人时常蠢蠢欲动,杀官造反乃是常事。
虽名义上归属大唐,但实际上朝廷半点掌控力也无。
长孙无忌道:“三和地处蛮荒,这些年来一直对朝廷阴奉阳违,吴王此去,当可以统领军事,若蛮人造反,吴王便可下令击之,如此一来,三和才算归心于我大唐。”
闻言李世民点点头,算是认可了长孙无忌的一番话。
而魏征见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认可了,也就不再坚持原先的说法了。
毕竟比起贬为庶人,外放三和确实算不上是个好选择。
说是外放为官,其实跟流放也差不多了。
那地方地处蛮荒,加有瘴气,环境恶劣至极,一般只有犯官才会流放过去,九死一生。
李世民开口道:
“既然如此,就让那逆子外放三和吧,也省得在长安惹事!”
魏征和长孙无忌齐齐躬身道:“陛下圣明!”
……
宗人府的一间房子内。
李恪正在大快朵颐,桌子上是满满当当一桌子丰盛的饭菜。
宗人府这地方,是用来平时关押平日犯了事的皇室子弟的,听着像监狱,实际上对于皇室众人来说,跟度假酒店差不多。
除了不能出去,好酒好菜都不缺。
李恪一路上为了回长安,是紧赶慢赶,吃了不少苦头。
此刻一闲下来,他又怎会委屈自己呢。
抓起一个大鸡腿就往嘴里塞,吃的是满嘴流油。
从太极宫赶过来的长孙无忌刚好就看到了这一幕。
为了出一口恶气,长孙无忌抢了宣旨太监的活,就为了看一看李恪倒霉时的可怜样子,没想到看到了这一幕。
好小子,心可真宽,死到临头了还敢胡吃海塞。
好,等下看你怎么哭!
长孙无忌道:“吴王殿下,陛下有旨,快速速接旨。”
李恪却满不在乎的样子,随口道:“没空,你就这么说吧。”
见状,长孙无忌只能强忍着怒意,接着道:“陛下有旨,着三皇子李恪为三和刺史,既日上任,不得有误,钦此。”
说完看向李恪,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李恪却是有些迷糊,愣了愣道:“三和?哪个三和?”
长孙无忌笑呵呵提醒道:“殿下,就是岭南边陲那个三和啊。”
“什么?”
李恪闻言一激灵,手中的鸡腿都掉到了地上。
长孙无忌看见此景,心中暗爽。
让你嚣张,让你恐吓老夫!
这回知道害怕了吧?
晚了!
可是下一秒,长孙无忌却是目瞪口呆。
只见李恪仰天长笑,激动的不能自己。
“哈哈哈,好,实在是太好了。”
说着还伸着满是油污的手,抓着呆住的长孙无忌的双手不停摇晃。
“谢谢啊,你是好人。”
“我之前那么对你,你居然不计较,还特意跑过来告诉我这个好消息,你真是个好人。”
“太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