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裴矩的建议
杨萧眼看着亲信离开,相信事情交给沈飞应是没什么问题。
虽然沈飞并不能收服李密手下的那些良将,但依计行事,将他想要之人捉住到不是难事。
看来现在就剩突厥之事了。
由于之前,杨萧早已冒李渊之名,透露了杨广龙舟之事给始毕可汗。
突厥的始毕可汗也已经利用杨萧的军情得到了好处,并与他平分了战果。
所以,其实经历了上次一战,突厥的始毕可汗现在对杨萧的兴趣远大于李渊。
所以在始毕当初撤回突厥之前,便于杨萧书信约定:
等李渊起兵后,他会按兵不动,不会趁机偷袭晋阳城。
并承诺杨萧随意支配那5000骑兵。
所以,此次杨萧前往突厥,不过是借着李渊让他去的由头,去办自己的事情。
那么此次见始毕可汗,为的也就是完成自己的大业。
所以,从行程上来看,他倒是不着急。
只是,为了不耽误李渊起兵去夺长安。
杨萧便将之前与始毕可汗立定的协议时所写的信笺交给了亲信。
并让他带一千突厥骑兵和自己与始毕的信笺去见李渊。
并让亲信告诉李渊,自己会帮他在突厥处斡旋,以便未来可以有机会更好的利用突厥。
如果有急事,可与他飞鸽传信。
毕竟,有些事还需他亲自去与实力强劲的突厥往当面去详谈。
此次,他去突厥路途不算太远,但任务却很重。
他需要好好的利用和突厥人的关系,帮自己牟利。
而且,去之前,他还需要做些功课,详尽的了解突厥。
安排完了,具体事情,杨萧看了看四周,怎么一直没看到萧蓉?
刚刚吃饭的时候就没见她,这是去哪了?
就在这时,长孙无垢刚刚从旁边的营帐走了出来。
见杨萧似乎在找什么,忙走了过来:
“杨大哥,你在找谁吗?”
杨萧看了长孙无垢一眼:“看到蓉儿了吗?”
原来是在找她,又是在找她,自己怎么知道她在哪。
长孙无垢一听是要找萧蓉,便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杨大哥,你找蓉姐姐?嗯,我也一直没见她,要不你先忙,我替你去那边看看?”
虽然心里没那么情愿,但只要是杨大哥想要的,她都会尽全力去做。
长孙无垢每次的体贴,细心,都让杨潇很是感动:
“嗯,好。”
杨萧的声音很柔,长孙无垢有些害羞的点了点头。
紧接着就往远处找萧蓉去了。
见她走了,杨萧笑着摇了摇头,也好,她帮自己去找萧蓉,腾出时间。
自己也可以先看看裴矩写给自己关于始毕可汗的消息。
杨萧展开了他写个自己的信笺,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内容:
裴矩在信中阐述,目前是东部的突厥势力是最为强盛的阶段。
拥有百万雄师不说,周边的国家因惧怕其实力还纷纷前来归降。
东自契丹、室韦,西边的吐谷浑、高昌,各国都臣服于突厥。
另外中原的割据势力如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人。
他们虽然各自称王为帝,但都统一的向厥称臣过,所以始毕的势力目前是过于强大。
不可与之抗衡,只可与之合作。
看完了上面的消息,杨萧觉得,裴矩所言,很中肯。
目前,对始毕只能采取这样一个方针。
接下来,裴矩信中也提到。始毕可汗与隋的渊源:
东部突厥的首领始毕可汗,几年前继承了他的父亲启民可汗之位。
当时隋炀帝杨广将他阿史那·咄吉世定位下一任可汗,史称始毕可汗。
当初,隋炀帝曾对始毕可汗之父启民可汗礼遇甚厚,当时很多隋朝臣子都站出来反对。
但是都惹怒了炀帝,结果炀帝发怒,还杀了一大批人。
但裴矩信中也提到过:其实最开始,启民可汗依附于隋朝的时候,厥并不强盛。
甚至可以说是很弱小的,要不是隋朝在背后撑腰,它早就被其他势力给吞并了!
儿子从始毕可汗继位以后,还是坚持启民可汗的亲隋政策。
这一点当时做的倒也是没错。
而且,始毕可汗在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隋朝上书。
请求将隋朝的和亲公主义成公主。
即启民可汗之妻嫁给自己。
其实按照他们突厥的婚俗,继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但是始毕可汗为了表示自己对隋朝的尊重,还是要向隋炀帝请示。
一开始,炀帝非常满意始毕可汗的态度,遂同意了这门婚事。
这件事后,始毕曾一度与隋交好。
但再后来,毕可汗继位以后,厥发展得尤为迅速。
仅仅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厥已经成为了一方霸主。
周边小国纷纷归降于厥,很多中原割据势力也不得不向始毕可汗低头。
隋朝也逐渐将始毕可汗视为重点关注对象,忌惮不已。
可就在这个时候,杨广便想着要分化始毕的力量,让裴矩想办法。
其实,当时裴矩便觉得始毕可汗实力已经太过强大,那时在分化他与其弟弟出罗可汗。
实在不算明智,但杨广却未曾听从他的意见。
所以,在后来,也就是一年多前,始毕可汗来到洛阳朝见隋炀帝。
隋炀帝却依旧,想分化突厥,不但让始毕可汗之弟迎娶隋朝公主。
还册封他的弟弟为另一个可汗。
这样一个打着分散始毕可汗的权力的主意,让始毕可汗非常愤怒,从此和隋朝断交。
始毕可汗就是这样,被分了权利之后他就和隋朝断交了。
裴矩在心中也表示感到遗憾。
后来,始毕可汗不仅不再亲近隋朝,还总是去边境骚扰。
而且他当时的实力也非常的强,所以隋朝对他很忌惮。
隋朝明明是想削弱他的权利,但是没想到给自己打造出了一个敌人。
不过。裴矩在信的最后也提到,那时李渊还曾为了对付强悍的突厥兵。
他专门挑选了一批体格强壮的士兵二千人。
让他们按照突厥人的生活习惯训练了一段时间。
然后趁着与突厥兵作战的时候偷袭突厥士兵。
这样下来效果很是显著,始毕可汗屡次败在李渊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