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获得突厥出使权(上)
天刚蒙蒙亮,杨萧的窗框边飞来两只黑色的信鸽。
看了眼熟睡得萧蓉,杨萧走到窗边,解开细绳,展开纸条。
是李世民传来的信息:这是让他明日出城前,再去一趟晋阳府见李渊?
看来出使突厥的差事还真是被一群人惦记着。
不过这次,他倒是没想到,李建成也对出使突厥这么感兴趣。
将纸条扔进烛火,再次走到床榻边将被角掖了掖。
伸手将旁边的锦服取了下来,留了张字条给萧蓉,很快便出门去了。
赶着刚开的城门,一匹黑色的骏马疾驰而过。
尽管赶在城门刚开就进了晋阳城。
可当杨萧抵达李渊书房外的时候,李建成、李元吉早就陪着李渊等在里面了。
李世民见杨萧到了,忙上前:“先生来的刚好。”
紧接着,李世民便将那日他们在书房内争论关于出使突厥一事的大概情况跟杨萧说了说。
两人边走边说,杨萧听后并没有显得很惊讶,只点了点头:“无碍。”
李世民见他如此镇定,心里也踏实了些。
两人刚走进书坊,便见李元吉站在那里侃侃而谈。
李渊见两人来了,忙起身:“杨公子,没想到这么快咱们又见面了。”
“能在见唐公实属萧的荣幸。”杨萧拱手回礼。
刚见到杨萧。李元吉和李建成全都吃了一惊。
他们一直以为,李世民口中的“上宾”至少也有五六十岁了。
却不想竟是个如此年轻俊朗的人。
李元吉最是沉不住气,他不停的打量着杨萧,随后脱口而出:
“我还以为是个老者,却不想二哥口中的上宾竟是个如此俊朗的公子?”
“先生确实少年出英雄!”李世民点了点头·。
“是英雄还是狗熊还不一定呢吧!”李元吉满眼的不屑。
果然,这李元吉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李世民刚要开口说他,却被李渊抢先了:
“元吉,不可无理!还不快与杨公子道歉。”
杨萧大抵知道历史上的李元吉是个什么样的人。
却不想,净比自己想象中的还泼皮无能几分。
杨萧笑着看向唐公:“哦,唐公,大可不必,小公子年幼,萧不愿与幼子计较。”
他这是拐着弯的骂自己年少无知,李元吉立刻就急了。
从小到大,大家都觉得他冲动无用,现在居然被个外人这样嘲讽。
简直要气炸了,李元吉满眼的不屑:
“你!哼,好,你有本事,那你就来说说你对抗突厥的谋略,看看你有多了解突厥?”
“元吉,你靠边站着!”李渊见李元吉如此不知礼数,立刻就急了:
“是,父亲。”李元吉见李渊是真的发怒了,忙将头低了下去。
见他不在胡言乱语,李渊有些不好意思:“杨公子,让你见笑了。”
“其实这次见你,还是希望你能亲自与我说一说你对突厥的了解以及……”
李渊边想边说,其实他心底还是最希望杨萧出使突厥。
只不过,为了让他们兄弟三人不要产生太多嫌隙。
才想着,让他亲自来府里给他们讲一讲。
这样,他们至少在这件事上心悦诚服:
“以及你对未来我们该如何应对突厥,说说你的看法。”
杨萧何等聪明,一听便知李渊的意思:
“看来唐公想了解的并不是此次出使突厥的策略,而是对突厥的整体了解。”
“以及未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
“正是!”怪不得世民如此倚重此人,跟此人打交道真是一点不累。
李渊也不再绕弯子,他直接跟杨萧说出了内心的想法:
“我想。此次出使突厥的人,日后可长期负责我与突厥的各项事宜。”
他边说边又看向李世民:“也是,因世民对先生十分推崇。”
“所以,我便想请先生给我这三个儿子好好讲讲关于突厥之事。”
“既如此,萧明白了。”杨萧点了点头,随后继续说道:
“那我就从从头说起吧,以便各位公子对突厥有更深刻的认识。”
见自己父亲也对杨萧十分推崇,再加上此人说话确实掷地有声,句句能说到点子上。
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都忙拱手:“还请不吝赐教。”
杨萧回礼拱手:“那我就简单先与你们说一说这突厥的来历。”
“大约自南北朝时,当时北方的草原主要的力量是“柔然”。”
“而突厥仅仅是柔然的一个“锻奴”,地位相当的低下。”
“不过,随着柔然与周边诸多国家发生摩擦,突厥趁机快速发展。”
“虽然突厥的实力依旧不如柔然,但却不可同日而语,有了与柔然对抗的实力。”
“在此情况下,突厥可汗便向柔然国提出“和亲”。
“然而,柔然国王根本就看不起突厥可汗,不仅拒绝突厥的求亲。”
“还将他们的使者辱骂了一番。”
“此后,突厥与柔然的关系破裂,也主动摆脱了柔然的控制。”
“开始了自己的征伐与发展之路。”
“后突厥在土门可汗的带领下,击败了柔然国,建立了突厥汗国。”
“经过了几年的努力,最终土门可汗消灭了柔然,统一了漠北的草原。”
“另外,土门可汗有一个弟弟
李渊想起了一个人:“你说的土门可汗的弟弟可是,室点密?”
杨萧点了点头:“正是。”
“那室点密则带领这突厥的另一支力量向西发展,消灭了西域、中亚一代的嚈哒。”
“所以从起源来看,突厥可汗则是厥的开创者,而室点密则是西突厥的开创者。”
“那么,突厥从一开始就不是统一的,所以才埋下了日后分裂的伏笔。”
“所以,突厥从一开始就有着“东西”两大传统,只不过厥的实力相对较强,所以西突厥认他为主罢了。”
“不过,在土门可汗去世后,突厥的发展便开始走下坡路”。
“土门可汗去世后,厥后来的几任可汗都非常短命。”
“短短几十年之内,厥的汗位就几度易主,这也就给证券的稳定埋下了隐患。”
“与此同时,厥的汗位传承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汗位并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可以传给弟弟,也可以传给后代子孙。”
“总之,在突厥人眼里,谁的实力强,谁便有最高的话语权。”
听到这儿,李世民点了点头十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