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不谋而合
见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有些愣怔,便知道自己刚刚的话怕是让他们有些意外。
李世民听后立刻站了起来:
“王世充此人,我也略有耳闻。”
“此人能从一个兵部员外郎,一跃成为隋朝最具实权的将领。”
“短短几年,王世充便走过了别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官场路程,确实了得。”
“以前常听人说,此人博学多才,又会钻营,更是善于抓住机会。”
“所以,与我们而言,王世充无疑是前进路上最强劲的敌人之一。”
李世民简短的一番话便将王世充的背景和特点高度概括了出来。
听了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也不禁点了点头:
“是呀,如今,我们的消息又偏走漏了出去,此刻确是被动了些。”
随后又有些无奈的看向杨萧:“哎,没想到一时走漏了风声,却惹来如此强敌!”
正当两人一筹莫展之时,杨萧却笑了。
见杨萧表情如此轻松,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相互看了看。
长孙无忌再次开口:“先生为何发笑?是刚刚我们说的哪里不对吗?”
杨萧摇了摇头:“并非如此,你二人所言不虚。”
“其实此事看上去麻烦,却也不是没有办法,且解决之法倒也简单。”
就知道没什么事情能难得到杨萧,长孙无忌忙拱手:
“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是啊,先生快讲。”李世民也迫不及待的想听杨萧的解决之法。
见他二人如此急迫,杨萧顿了顿:
“王世充此人能扶摇直上,不过全凭对抗民间起义军的打的那些许胜仗而已。”
“世民难道没注意到?多场战役的对手多为农民军领袖。”杨萧说完又看了眼李世民。
李世民想了想,点点头:“确实如此”
见状,杨萧继续说道:“农民军领袖中绝大多数并无实才!世民兄可赞成?”
李世民很快便知道杨晓的意思,忙说:
“所以,先生的意思,王世充本人不过更善投机弄权,真的论起行军作战,并无实材!”
听了杨萧的话,李世民茅塞顿开,一旁的长孙无忌稍稍放松了些。
看了眼面前两人,杨萧继续道:
“不过,现在的王世充兵精粮足,又得知杨广已死,宇文化及即将浮法。”
“定会趁机,大肆募兵,迅速扩充兵力,重新布置洛阳周围的防线。”
“洛阳城定是固若金汤。”
“不过,此时他也必不敢立刻称帝造反。”
“相反的,那王世充现在定是想与洛阳城内的其他几位隋朝大官拥立越王杨侗为帝。”
“好个王世充,果然诡谲。”听了杨萧的话,李世民越发觉得王世充此人狡诈。
“那先生以为,此时我们该如何行事?”
李世民深感目前的王世充确实算是个劲敌,便越发期待杨萧的对策。
却不料此时杨萧却摇了摇头,随后端起茶杯浅啜了一口:
“所以此时,我们只需,听之任之:什么都不做!”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呃,什么?”
“先生此言何意?”
杨萧的最后一句话,让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前面说的危机四伏,后面怎么又说,什么都不做??
杨萧笑道:“你们可记得,之前我所说的,宇文化及祭旗出师一事?”
“是,先生刚刚所言确实如此。”长孙无忌点了点头。
“用那宇文化及祭旗出师还有另一层深意,那便是:唐公此时仍是隋的肱股之臣。”
李世民再次豁然开朗:“先生的意思是:出师并非反隋,而是扫平叛乱,匡扶大隋。”
长孙无忌听得也很兴奋:
“那是不是,此时,只要王世充不敢反,我们便暂时与他是同一阵线之人?”
“都全附属于大隋,所以即便他如何扩充军力,也定会与我们相安无事。”
杨萧看了眼李世民和长孙无忌:
“你二人果然聪慧,所以,我们只需趁机扩充实力,西进,以便日后与其较量。”
“要知道,这王世充未来也必是想充利用自己手里兵权的优势,发动。”
“到那时,他定会杀了杨侑。”
“届时,也定会惹来隋老臣的不满,以王世充此人的度量胸襟来看。”
“他定会不留活口,迅速解决反对他的隋朝高官。”
“彻底掌握所有的权柄的。”
杨萧说了很多,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全都没有疑问。
只是,刚刚李世民很敏锐的听到了杨萧说出的“西进”二字。
李世民将茶盏放到一旁:“先生刚刚提到了“西进”?”
杨萧见他如此痛快,便也不再绕弯:
“若我没有猜错,这便是世民兄想问的另外一事吧?”
见世民听后点了点头,杨萧随后说道:
“依我之见,我们不如将这最后两件事放在一起说了。”
最后两件事?长孙无忌满眼惊讶的看了眼旁边的李世民。
李世民想了想,这最后的两件事其实确实可以放在一起讨论。
说是两件事,其实也算是一件事。
可他是怎么能把什么都猜出来的?
不过也是,李世民这下算是看明白了,以杨萧的这番思路
能猜到他后面想说之话,实在是没什么稀奇的。
想到这儿,李世民拱手:“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杨萧起身,从身上拿出一张简易的图纸。
随后又将图纸展开放在桌案上。
见状,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全都围了上来。
一张看似简易的地图却十分明朗的标出了眼下的形式。
何人竟能如此轻巧的测绘出这样的行军路线图?李世明颇感意外。
杨萧并未在意李世民的讶异。
他用手指着晋阳府附近的位置,缓缓道:
“唐公在晋基深厚,且之前募兵充足。”
“所以我的建议是:迅速夺取晋阳附近的所有地区。”
随后他又指了指西侧长安的方向,继续说道:
“有了自己的根基,需快速做好准备,不可恋战先取长安。”
紧接着,杨萧又在地图上圈起一个范围,然后看向李世民:
“然后迅速平定关中地区。”
李世民一言未发,若有所思。
最后,杨萧将手往下方指了指:“再之后,携关中之势,统一北方,最后南下统一中原。”
李世民边听边想,杨萧的一番话,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