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激怒宇文化及
侍卫拱手行礼,并在前引路:“是。”
此时,宇文化及还不敢动李世民。
毕竟这是李渊的地盘。
李渊靠着镇压和收编晋阳当地的农民军,在这里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嫡系军队。
后来,李渊又在边境上,阻击突厥,曾多次立下了大功。
在李渊的震慑之下,山西地区竟然难得平静了下来。
相比隋末其他地方风起云涌,山西反倒是显得十分太平了。
这也是为什么,隋炀帝想将李渊拿下,将晋阳收走的原因之一。
只可惜,此时的他早已众叛亲离,落得个被宇文化及刺死的下场。
而此时的宇文化及见自己已经等到了宇文智及的消息,便也放松了戒备。
很快,便跟随者侍卫来到了关押李世民的地牢。
刚一进去便闻到一股恶臭。
他捂着鼻子走了进去。
与表面光鲜亮丽的晋阳宫相比,地牢里的日子可谓人间炼狱。
被鞭笞的犯人有的眼底空洞,内有意思焦距。
有的发出剧烈的咳喘生,嘶哑着声音苦苦哀求。
有的则仰面朝天的躺在冰冷的地上,瘦弱的身体看似已然奄奄一息。
地牢里充斥着死亡与绝望的气息。
宇文化及边捂着鼻子走,边想着一会儿看到李世民时,他会是何等狼狈模样。
却不想,当他走到地牢的最深处时,这里反倒安静得很。
此时,铁门内。
李世民正挺直着后腰,席地而坐,背靠狱墙,闭目养神。
一身锦衣虽略蹭到了些污垢,却让他看起来多了几分睿智。
宇文化及并没有对他施加酷刑,所以,现在的李世民不过是吃住受了些影响。
但李世民毕竟是年少就跟随在李渊身边,常年驰骋于战场之人。
这点小罪对他而眼并没什么。
此刻的宇文化及在见他一副似乎丝毫不受影响的样子时,心情顿时就不好了。
事实上,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对李世民施加酷刑。
只不过,这晋阳宫,宫内外几乎都是李家的人,自己的人马迟迟未到。
所以他即便他在想,也是不敢轻易对李世民用刑。
宇文化及思忖片刻隔着牢门看着岿然不动的李世民,心情顿时就不好了。
这李世民简直一点没有反贼的样子。
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仪,宇文化及正色道:
“逆贼,你可知罪?”
李世民听到声音,知道是宇文化及,他却并未睁眼,依旧闭目养神。
更是完全没有搭理宇文化及的意思。
宇文化及见他并不回话,气的来回踱步:
“你可知,你李家满门将因你的罪责而受到牵连?”
“若你肯劝说李渊,及早归顺,或许你李家满门可免去一死。”
“若不然,你全家定当尸首无存!”
李世民听了宇文化及的话,嘴角上扬,随后缓缓睁开了双眼。
“你也配与我说话?”
“什么?”宇文化及以为自己听错了,可谁知李世民却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
“你先祖原姓破野头,为南匈奴人。”
“后来做了鲜卑人北周太祖宇文泰的五世祖宇文俟豆归的奴仆。”
“才随主人改姓为宇文氏。”
“如此身份怎配在我面前喋喋不休。”
“你,你,你说什么?”宇文化及被李世民说的哑口无言,气急败坏。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少年当着一众属下,如此出言侮辱。
而李世民完全无视宇文化及的反应,继续说道:
“若嫌我说的不够清楚,边去查一查自己的族谱。”
“你,你你,你给我闭嘴。”宇文化及被气的无言以对。
李世民见状假意叹了口气:
“你不学无术,不过依仗父亲的权势,作威作势。
“曾听闻,宇文公带领家丁,骑着高头大马,挟弓持弹,肆意狂奔在洛阳街市之上。
“百姓对你畏而远之,洛阳人称公为“轻薄公子”。”
“试问,如此德行之人,怎配在我面前如此聒噪。”
“你,你死到临头了,还敢在这里胡言乱语!”
李世民就好像没听到他所说的话,眼角眉梢竟是嘲讽:
“宇文公,我晋阳宫的寝殿舒适否?”
“你在胡说什么?”宇文化及被李世民说的有些心虚。
他再也不想继续留在着阴暗的地牢里了。
现在,他最想做的就是,尽快让人将李世民带到大殿上去公审。
当着众人的面将他的头砍下来。
“我们走,立刻去大殿。”
说完,宇文化及有回头看了眼李世民:“既然你着急去见杨广,那我就成全你。”
宇文化及走后,
李世民缓缓打开了手中的字条。
原来,当杨萧抵达晋阳宫发现宇文化及迟迟没有带李世民出来。
便知道他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他料定宇文化及必定会在提升李世民之前再去一次地牢。
所以便差人在送饭时给李世民递了张纸条进去,让李世民激怒宇文化及。
而刚刚李世民的那一番言论,正是按照杨萧纸条上所写的内容说的。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字条,眼神暗了暗。
这上面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却涉及了很多方面的信息。
不过有的信息杨萧知道也就罢了。
毕竟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花重金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打探出来。
可那句:“先祖原姓破野头,为南匈奴人。”
“后来做了鲜卑人北周太祖宇文泰的五世祖宇文俟豆归的奴仆。”
“才随主人改姓为宇文氏。”
这些信息就连李世民都没听过,原以为是杨萧为了激怒宇文化及故意编撰的。
但,刚刚看到宇文化及那极其败坏的表情,就知道。
这句话绝对戳中了他。
这么隐蔽的信息他是怎么得来的?
思来想去,终是无解。
算了,既然选择相信,那就一信到底。
原本,李世民的幕僚一直传消息给他,说可趁着宇文化及在晋阳人马不多。
劫狱将他救出,而后,杀宇文化及,提前起事。
正在他还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收到了杨萧传给他的消息:
让他只需安心待上两日,便替他可洗清冤屈。
杨萧的本事,李世民见识过太多,自然对他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