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六十章

遇事无断制

第六十章 遇事无断制

李渊见时间差不多了,便起身随后递给杨萧一张令牌:“还剩不到三个时辰。”

“杨公子一会儿可持令牌直接前往晋阳宫。”

杨萧接过令牌,回了一礼:“唐公请放心,事情萧自会安排妥当。”

李渊离开后,杨萧陷入了沉思。

想起了系统下发的任务,助李唐建国,那么其实也就同李世民一起助李渊。

此次见李渊总觉得他有些优柔寡断。

今日见李渊虽对他没什么好感,可他毕竟是李唐的开国皇帝。

很多事情是绕不开他的。

看来在目前要稍稍调整策略了。

他需要好好琢磨琢磨李渊这个人,方可在以后的计划中适时地作出调整。

这时他忽然就想到以前某位伟人曾评价李渊:“遇事无断制”

杨萧仔细的回忆着史书上记载的李渊的一些事迹:

首先,是在起兵反隋这个问题上。

隋炀后期确是穷兵黩武,生活奢侈,以至社会动荡,危机四伏。杨玄感率先在黎阳起兵,虽然很快兵败被杀,但是也点燃了推翻隋朝的战火。

李渊与杨广虽然是亲戚,但后来,有一跟李渊有过节的大臣找来一个术士。

对隋炀帝进谗言,“李氏当为天子”,建议隋炀帝杀尽天下李姓者。

特别是李姓的豪门贵族。

古代的皇帝最忌讳这个,于是隋炀帝就开始警惕李姓贵族。

此时,李渊也感受到了杨广对他的不信任,就处处示弱,并装扮成酒色之徒,杨广看出他胸无大志,这才放心了一点。

再后来隋末到处起兵,杨广也是无人可用,看着李渊可用,于是就派李渊到太原去当留守兼晋阳宫监,主要负责镇压起义。

当时已经是烽烟四起,几股企图推翻隋朝的势力都已经开始行动了。

李世民也按捺不住了,就找到父亲李渊,劝他起兵,争夺天下。

李渊犹豫不决,还斥责李世民大逆不道。

不久后,突厥入侵马邑郡,李渊吃了败仗。

杨广很生气,要治李渊的罪,并派出特使去调查,要把他拿到扬州问罪。

李世民趁这个机会,联合裴寂,说服了李渊起兵。

可是不久后,杨广改变了主意,不处罚他了,李渊见没有危险了,又不想起兵了。

想到这儿,杨萧感觉无论李渊是为了伪装也好,又或是亲情也罢。

此人遇事确是顾虑颇多,犹豫不决。

杨萧又想了想后面自己即将面临的问题,也就是李渊起兵后。

他记得,历史上,李渊在后来的起兵造反上,又有多次反复。

比如李渊遭遇到了起兵后最重要的一仗:霍邑战役。

当时李渊感觉隋朝重兵在这里镇守,再加上路窄林密,是不可能攻下来的。

便第一时间准备撤兵,想回晋阳,不再征战。

但是,李世民对这个时机看得很准,长跪不起,大哭劝说父亲不能撤兵。

李渊犹豫再三这才没有撤兵。

但当时李渊的部队其实已经有一半的兵力已经撤退了。

一来一往也是延误了战机。

还有,李渊在率大军攻入长安前,他又犹豫了,感觉这样有悖天意,怕天下人耻笑。

又是在大家的力劝下,李渊才率军攻下了长安,并于公元618年称帝,建立大唐。

可见,此人每到重要关头,总是犹豫不决,被动行事。

要不是有李世民行事果断,大唐帝国还真不一定能顺利建立。

想到这儿,杨萧不禁摇了摇头,又喝了口茶。

在往后想,即便是在建立大唐帝国之后,李渊的“优柔寡断”也经常发生。

比如在处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的争权上。

其实,在李家王朝建立之前,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虽也有矛盾。

但总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因此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但是,等到李家王朝建立以后,各方面的矛盾利益冲突就来了。

尤其是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李渊肯定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可是,他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杨小想了想,他觉得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狠下心来做个了断!

要么确立李建成的太子地位,要么扶持李世民当接班人!

如果另外一人不服,就采取强制手段,剥夺他的全部权利,这样才能稳定大局。

但是,李渊这个时候又体现出了他“优柔寡断”的缺点。

后来的他对儿子们的争斗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

而且,李渊好像还特意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搞平衡,努力让他们功绩都差不多。

以为这样双方力量平衡,谁也治不了谁,或许就能相安无事了。

可是,杨萧认为这种做法其实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因为在皇帝这个宝座面前,什么亲情、友情,都是浮云,最高统治者只能有一个。

必须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所以才会有玄武门之变,三兄弟自相残杀,李渊只能躲在宫里暗自垂泪,一点办法也没有。

再细细想想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杀伐果断。

只有李渊,一点也不像一个开国皇帝,优柔寡断,要不是有个好儿子李世民。

若只凭李渊的能力,是不可能建立大唐王朝的。

不过杨萧也很清楚,李渊作为开国皇帝,也不是一无是处,他还是有值得称道之处的,比如:“宽仁容众”。

当然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李渊毕竟是表现出了的“宽仁容众”的特质。

毕竟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讲究“仁德”,李渊就是一个佼佼者。

就比如刚刚,以他现在的高位能亲自来杨萧一介商贾的住处虚心求教。

便是也能说明他“接待人伦,不限贵贱,一面相遇,十数年不忘”。

如果没记错的话,到了战争时期,李渊也明确规定:

各部人马对百姓“不戮一人,秋毫不犯”,如有违法乱纪者,一律当斩。

因此,各地的老百姓都纷纷盼望着李渊的部队到来。

所谓:“义旗之下,每日千有余人,请赏论勋,告冤申屈,附文希旨,百计千端,来众如云,观者如堵。”

可以说,在当时的各路人马中,李渊的声望是最高的。

最后由李氏家族取得天下,也是众望所归的。

思来想去,李渊在历代开国皇帝中,算不上第一流人物。

但他作为大唐开国皇帝,也肯定是有值得称道之处的。

他也必须针对李渊的这些特点,指定未来的计划。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六十章 遇事无断制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