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李渊惊叹
小丫鬟见长孙无垢似乎不愿放弃杨萧,心中窃喜。
她刚想再多说几句,便听长孙无垢缓缓道:
“我相信杨大哥的眼光,蓉姑娘定是个明事理的,将来定会愿意与杨大哥纳几房。”
“到时,我定能与杨大哥再续前缘。”
她边说便往前走,似乎是在安慰自己:
“我亦会与蓉姑娘好好相处,不让杨大哥烦心。”
长孙无垢和小丫鬟的对话杨潇听的一清二楚,心情有些复杂。
在唐代,长孙无垢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本没有什么错。
可怎奈,现在,他心里只有她。
感觉主仆二人走远了,他轻轻的放开了萧蓉。
萧蓉背靠在窗框边,有些不解的看向杨萧:“怎么回事?”
很显然门外并不是什么危险之人,可又会是谁呢?
“人已经走了?刚刚门外是谁?”萧蓉满脸疑惑的看向杨萧。
见杨萧不说话,萧蓉又想了想。
能这么容易就走了,定不会与宇文化及有关。
既如此,那定应该是杨萧在意之人,忽然想到一人:
“难道是无垢姑娘?”
她看向杨萧,见他并未否认,萧蓉有些讶异:“可,那你刚刚为何……”
萧蓉有些不明白,他应该很在意长孙无垢吗,又为什么要让她误会?
“她听到我跟掌柜的说,你是我未过门的妻子。”杨萧的语气很平静。
“什么??”萧蓉吃了一惊,未过门的妻子?
“权宜之计。”本来他也是怕掌柜为了无垢为难萧蓉。
“有些担心我离开后掌柜会为难你。”
杨萧说的很随意,但却是他的心里话,他确实担心她。
萧蓉心以为杨萧心里喜欢长孙无垢,不想因为她,让他们之间有误会。
萧蓉的心情有些难以言语,眸光闪过一丝波澜:“可这样……不是让她误会更深了?”
见自己说完,杨萧并未搭话,萧蓉顿了顿:
“呃,其实也没关系,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有机会我会跟她解释。”
杨萧的眼神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不用,照顾好自己。”
“啊?”萧蓉愣了一下。
见萧蓉没明白自己的心思,杨萧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了,我要走了。”说完便要起身离开。
“诶?等等,你……你会离开多久?”见她要走,萧蓉有些着急,无意间扯住了他的衣角。
杨萧看了眼自己被扯住的衣角,心情莫名的就好些了,他嘴角微扬,转过身:
“少则三两日,多则十天。”
“要这么久吗?”萧蓉小声嘀咕。
“我会尽快会回来接你。”此时此刻,杨萧第一次心里有了放不下的感觉。
“哦,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我的意思是,保重”
萧蓉突然觉得不知该说些什么,眼角眉梢流露出了些许不自在,半天才说出“保重”二字。
杨潇看出了她的小尴尬,没再说什么,只轻轻的将床边的锦被盖在了萧蓉身上。
“早些休息。”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杨萧离开后,萧蓉靠坐在床头,看了看身上的锦被,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自己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心里这么难受,又为什么会不舍的离开他。
萧蓉被自己内心的感受吓了一跳,甚至不敢继续往下去想。
另一边,
两匹黑色的骏马很快便消失在了成衣铺的通往晋阳城的小路上。
杨萧与亲信快速赶回了晋阳城。
果不其然,他刚一到府里便见到了长孙无忌。
只是,长孙无忌旁边还多了一个张陌生的面孔。
他与长孙无忌相互行礼后,又看了眼站在旁边的人。
那人看上去四十左右,一身深色的锦衣华服,虽给人感觉有些沧桑。
但眼角眉梢却在不经意间透露着一丝威仪。
长孙无忌忙上前:“先生,终于回来了!”
长孙无忌说完又见杨萧在看他身边的李渊忙解释道:
“呃,我与这位大人均是世民的世交。”
杨萧其实大概能猜到这人是谁,但他却佯装不知。
他十分利落的看向那人单独又行了一礼:“有礼了!”
其实,站在长孙无忌身边的人正是李渊。
李世民的事情让李渊寝食难安,尽管已经在晋阳宫安排好了伏兵。
但他更在意的却是,如何洗清弑君的罪名。
于是便亲自去了长孙无忌府上,但长孙无忌始终没有等来杨萧的消息。
毕竟杨萧早就有了计划,成竹在胸,又一直陪在萧蓉身边,便一直没有回复长孙无忌。
见杨萧迟迟没有消息,又见李渊亲自到访,长孙无忌决定不再浪费时间。
他带着李渊一起来杨萧府上试试运气。
没想到刚好遇到骑马赶回的杨萧。
李渊初见杨萧心下一惊,原以为能出此计策之人即便未及古稀,至少也应是年近花甲。
却没想到竟是一如此高大俊朗的二郎。
这看样子最低也就二十出头呀。
李渊心下一凛,不仅到新口凉气,此人不容小觑,背后定是有人撑腰亦或者?
哪个门阀世家的公子,隐性埋性,出来独闯?
见李渊看杨萧看的有些出神,似乎在想着什么事情,长孙无忌忙问:
“事前,我给先生飞鸽传过一封书信,不知先生可否收到?”
杨萧自然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他侧身,请管家将两人请进了府宅。
走在通往书房的连廊上,李渊的心情愈发的复杂了。
这少年郎究竟哪里来的本事,竟建出如此奇巧的大宅?几奢华又不落俗套。
里面的院落景致有些竟比晋阳宫都要强出不少。
之前听长孙无忌说他年纪轻轻,就拿到了大隋朝廷皇家御用品的特供权限,富甲一方。
原本他还不敢相信,可进了这府宅里才觉得,这话定然不假。
又联想起他的姓氏,虽说以他的实力来看,这“杨”姓,应是皇帝特赐的。
他更加肯定杨萧的背后定有门阀势力支持,否则绝不可能会有如此成就。
可,适逢乱世,即便是门阀世家也不一定能有这等实力为家中小公子安排至此呀。
究竟是哪家哪派呢?李渊的脑海中迅速的回想当今社会中的各大门阀世家:
从山东的崔、卢、王、郑、高,到关中的韦、裴、柳、杨、薛。
甚至他连代北的长孙、宇文、元、令狐、窦都想了个遍。
思想来去觉得哪个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