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城郊,成衣铺往西十几里的驿站早已廖无人烟。
持续不断的动荡,使得隋末很多官办的驿站都没了人迹。
此时,荒芜的驿站外,停了一顶一顶暗红色的小轿。
轿内内坐着一神态雍容,容貌绝美的妇人。
她肌白如雪,腰如束素,眉宇间带有一番令人不敢靠近的威仪。
也许是时间仓促,连夜赶路的缘故,贵妇的面色稍显疲惫。
“人还没到吗?”
也许是过于疲惫,贵妇有些不耐烦的询问轿外的随从。
随从在轿外行了一礼,语气十分恭敬。
“是,还没。”
怕自家主子辛苦,站在郊外的随从试探性道:
“主子,看来此人并不可信,不如早些回去,以免……”
“什么时候容你插嘴了?”
显然轿内的贵妇十分不悦。
见她心生不悦,轿外的随从将头低了下去,不再作声。
又过了不知多久。
郊野寂静的驿站突然传来了骏马的嘶鸣声。
不一会儿,杨萧驾马立于轿前。
“何人?见到我家主人,还不下马行礼?”
轿外,随从见杨萧身形高大立于马上,丝毫没有下马的意思,立刻出声震慑。
主人?这轿撵里难不成是萧皇后?还要他下马行礼?
杨萧并未理会轿外随从,直接问开口问轿中人:
“有事耽误了,还望见谅。”
其实,杨萧为了策划让李世民谋反,一直与大隋的萧后有书信往来。
那杨萧是怎么认识萧皇后的呢?
杨萧在穿越后的主营买卖便是精盐与各种稀有珠宝玉石。
这也就不免经常会与皇室打交道。
机缘巧合见到了萧皇后,萧皇后见他机敏过人,见识远博,不像一般商人。
便经常会问他些外邦的奇闻异事。
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萧皇后会与杨萧有书信往来呢。
那自然是杨萧利用了萧皇后目前的处境,想与她做笔交易。
虽然早年间,杨广与萧皇后琴瑟和鸣,恩爱有加。
甚至在杨广夺位这件事情上面,萧皇后出力甚多,还维护了丈夫的好名声。
当时的杨广也因为这件事情对妻子尊敬有加。
然而,继位之后的杨广却暴露了自己的本性,开始变得骄奢淫逸起来。
如今杨广的暴.政,很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起义,整个隋帝国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他仍是一意孤行,寻欢作乐,。
萧皇后在身边多次提醒,也无法阻止杨广的行为。
最后也只能听之任之,早已对他彻底死心。
杨萧按以往的历史判断,萧氏虽为一国国母,更是个母亲。
虽然,大隋已风雨飘摇,纵使神仙亦无力回天。
但他深信,萧氏此刻最想的应该就是如何在隋亡后,去保全自己的子女。
杨萧正是利用了她这样的心里来谋划接下来的行动。
杨萧久立于马上,见轿中人迟迟未做回答,便直接从怀中掏出一封信。
“萧皇后会派心腹之人,亲自来拿我的信笺。”
“尊驾既是萧皇后心腹那,此信便交由阁下带与皇后殿下。”
杨萧说完便将信笺交给轿外的小随从。
随从接过信笺十分恭敬的跪在轿外,将信笺高高举过头顶:
“主子。”
轿内之人仍旧一言不发,不一会儿,轿内之人只伸手将信拿了进去。
杨萧觉得有些奇怪,此人为何迟迟不露面?
萧皇后最为信任之人会不会是宫里的大宫女?或者是其他什么亲戚?
可,杨萧又仔细看了看,这个随从明显就是宫里的大监。
什么人可以让宫里的大监行这么高的里?
难道???
难道是萧皇后?
杨广明日晚间就要到晋阳城了,算算时间,萧皇后能干来这里也是合情理的。
想到这儿,杨萧稳了稳心神,下马,径直走到轿前,行了一礼,轻声道:
“萧,不知您亲自到此,实不该让您久等。”
虽然,隋末,皇室微弱,但萧皇后却是个有德之人,杨萧从不轻待。
其实,轿内之人确是萧皇后。
此时,她正在轿内细读杨萧的信笺。
听了杨萧的话,萧皇后眼神微颤,顿了下。
很显然,她没想到,杨萧会在自己开口之前隔着轿子认出自己。
未免行踪为人所知,不等萧皇后开口,轿外随从立刻上前:
“还请尊驾慎言。”
现在是个敏感的时期,又见轿内之人迟迟没有回应,杨萧点了点头。
此时空旷的驿站外,静的吓人,只有萧瑟的风声飒飒作响。
又过了好一会儿。
轿内萧皇后突然开口:“你们都先退下,留杨萧一人即可。”
轿外,几名亲信闻言,立刻低头退下。
又过了一会儿,萧皇后从轿中走了出来。
见状,杨萧立刻低头上前搀扶。
今日的萧皇后似乎与往日很不一样,似是在怕引起有心之人的注意,
她只将细致乌黑的长发披于肩后。
简单的在前面梳了个流云髻,头上并没有任何华丽的饰品。
虽已三十七八,且连夜赶路略显疲态,但萧皇后整个人看起来依旧艳丽绝美,无人可及。
杨萧十分恭敬的将萧皇后扶到驿站前的木椅上。
随后退后一步,微微颔首,安静的等待萧皇后开口。
虽贵为皇后,但萧氏心里很清楚,现在的她和隋炀帝地位早已不复往昔。
见杨萧能对自己仍旧十分恭敬,内心不面对他平添了几分信任。
但又想到杨萧信笺中的内容,不免有些不悦。
萧皇后长长地舒了口气,眉心微蹙:
“你可知,信笺上所言,实属大逆不道!”
萧皇后说完便一瞬不瞬的看向杨萧。
杨萧早就知道,萧皇后看到他的计策后内心肯定很纠结。
但事实上,她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虽仍旧为隋朝的子民,但杨萧并不一味对萧氏低眉顺从。
你不是说我大逆不道吗,很好,那你自求多福吧。
杨萧脸上并没什么表情,语气更是不见任何波澜,语气平淡却略带挑衅:
“愿凭娘娘处置。”
这样的一句话,顿时让场面有些尴尬。
这样的话乍一听上去,好像是承认自己错了,任由您处置。
但事实上,杨萧只觉得现在什么时候了,您都快国破家亡了。
我有个机会可以救你,你还在这里摆谱?
萧氏不是说我大逆不道吗?那你就跟着杨广一条路走到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