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体场上,修炼时不由想起燧皇的钻木取火。梁兴扬觉得以现在的文明和知识能想起的也寥寥无几。以当时的条件,燧皇怎么能想到呢?是不是他天生就跟别人不一样?就像自己天生喜欢与世无争的生活一样。
易学老师又讲了两个卦。他听到一个字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他觉得老师没有细讲那个字就是不用讲,就没问。但是他不由想知道,自己开始琢磨。他自己知道的是有势力和形势的意思。却不知道具体代表了什么。到学府修炼是依时,那么势是什么?远的不知道哪里有势,近的想不起什么跟势有关系。想了几天没想明白,只能暂时不想了。
太极老师到了炼体场,有的人说二十六式学完了,不教学其他套路,干什么?老师说以前一式一式学,现在融会贯通。然后就带领练习二十六式。
他发现今天的老师起势就带了气势,搅动了他身边空气的震动变化。二十六式下来,比以前一招一式教学时多了一丝凡尘的生气和仙界的灵动。
修仙名言。“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道德经》
老师说有的人一旦拥有狩猎的手腕后,心智会被影响,不辨善恶,自己还得意狂傲。
梁兴扬不明白怎么会影响心智呢?他想到卦说形势利于发展或安闲快乐时应该预防弊端的生成。
狩猎的手腕的好的形势,难道狩猎手腕的获得还有什么弊端能影响人的心智?
然后他又感觉还是普通的生活更简单快活。
易学老师讲了三个卦。梁兴扬也感到了易学的压力。老师说易学主要是指导以后的生活和修炼。有些知识需要有阅历才能明白。能明白当然好,不明白的内容记住对以后有启示。
炼体老师说增加腰部的灵活性。他无语地发现又一个生活中常用常说却没有存在感的部位。
修炼后练了会太极,练完后神清心静。而且对外部世界感知又有了进步。
练习了太极准备回宿馆。在回宿馆的路上,几个人路过,慢悠悠地一边走一边聊天。
“听说了没有?高级班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死了。”
“怎么死了?”
“听说是几个人出去吃饭,与人争执。他们几个没想起冲突,对方不由分说打重伤,不治而亡。”
“听说太极练得特好。”
“。。。。。。”
梁兴扬听说太极练得特好,就想起炼体场上那个飘飘入仙的练太极的人。那个人曾经从身旁经过,感觉是个特别温润的人。那个人是他感到世界是可爱的。听说他死了,感到自己一直对世界美好的想象被什么撕裂了一条缝。沉重而无言的难受。
第二天太极。他想起太极也是属于武术的吧?今天想起武忽然就觉得武跟杀伤是有关系的。然后就想起了秋天的萧杀感和冬天的冷寂感。
修炼带来的修仙愉悦感被一个冷冷的现实重重压着。
易学开始三个三个讲.
修仙名言。“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梁兴扬觉得既然修仙名言都强调了,说明需要强调。但是他觉得那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还是个对世界充满美好想象的少年,怎么知道世界的人情冷暖和人心叵测。
自修。
“心起于善,善虽未为,吉神已随之;心起于恶,恶虽未为,凶神已随之。”
梁兴扬一看这个好。不管心起于善与恶,每个人都希望吉神随之,因为只有吉神能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有的人喜欢欺人也会希望吉神随之。有的人坚持本心,虽有小人恶意批评阻挠,仍矢志不渝地做对大家有帮助的事儿,也有行善不求回报让行善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的人。而吉神自会随之。
既然有神,他们的结局应该是不一样的吧?梁兴扬虽然觉得是,但是自己不确定。
《妈祖传说》妈祖是东南以及南海乃至东南亚海洋都有影响力的海神信仰。是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仰的道教神祗。
梁兴扬觉得男人天生有力量,男人天生成长资源更丰富,不是吗?觉得不管是生活的担子还是社会发展的引领人都应是男人。现在看到一个女性神祗,觉得妈祖一定是个奇女子。
炼体修炼了到了身体的各个部位,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是一件玄妙的事儿。
太极老师带领融会贯通,有的人也体会到了融会贯通的不一样的感受。
炼体老师说增加一项游戏羽毛球。每次修炼安排三十分钟羽毛球时间。
有人说一个小时吧?三十分钟还没玩呢就结束了。老师说修炼结束后可以继续玩。
羽毛球时间,班长分了十组,一组一一副拍子。每组自己定怎么玩。
梁兴扬在的组,两个人谁没有接住球休息。到他后,他拿起拍子发现是有弹性的网,接住球感到手一沉,球弹向对方,呼啸有声。球会飞高会下钻会飞偏。接球时需要随时准备跑跳,还要判断接球的最佳时间。
太极老师还是带练二十六式。有的人又不耐烦了,老师说人需要学会耐心,尤其修炼路上。
有了羽毛球,修炼场上修炼结束后,在炼体场逗留的人多了起来。
修仙名言。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观音心经》
老师说凡尘就是一场梦,修炼时间越久会生起人生如幻的感觉。所以人生不过是场空。属于自己的不过是一场体会。
有的人说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死了。
老师说自杀的人会更苦。
那个人说那还是活着体会人生吧。
梁兴扬想管他空不空嘞,我过自己的小生活就好。
太极老师不厌其烦地带领练习太极。
修仙名言。
“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老师说天地之间就像一个风箱,看起来是空虚的,但不会枯竭,生生不息。道看起来也是空虚的,作用于万物却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用语言描述不清。不偏袒不依仗不高看不贬低。
在学府的刚开始接触修炼的梁兴扬还不知道道的概念,只是觉得描述高深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