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已经进入辰时,学堂的鸣钟开始敲响。一声,两声,清晰的传入莘莘学子的耳中,他们加快步伐,赶往自己所在的年级。
韶华州的学堂分三个年级,从小到大依次是:一等班,二等班,三等班。一等班有三间学室(也就是教室),这里是五岁到八岁孩童启蒙的地方。
二等班,也有三间学室,是九岁到十四岁的学子们学习的地方。到了二等班,女孩子要学习琴棋书画,男孩子要学习武术文墨。
三等班,有两间学室,是十五岁到十八岁的学子们学习的地方。
也是韶华州学堂的最大的一个学班,待学子们过了十八岁,成绩优异的会被分配到各个州县的学府继续深造,幸运的,则可以被分配到京城的高等学府,说不定还能谋个一官半职。
黎嫣儿还有裴青欢,裴安瑜,她们都在三等班的第一学室学习。
早早就来到学堂的黎嫣儿昏昏欲睡的趴在桌上睡觉,听见辰时的鸣钟敲响,她的睡意才减去了大半。
敲响钟的声音渐渐退了,学室里如往常一样格外安静,学子们都背脊挺直的端坐在座位上,他们翻开书册,等待教学先生的到来。
黎嫣儿也将书本放在桌上并翻开,余光瞧见了刘先生从蜿蜒的走廊朝这边走来,她也有模有样的学着别人挺直身板。
刘先生捧着书册和戒尺跨进学室,瞧见学室里的学子们都端端正正的坐在原位不吵也不打闹,特别是注意到了黎嫣儿这边,刘先生更是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的身后跟进来两位素未谋面的公子。
站在刘先生左边的公子,身姿挺拔,面如冠玉。他的一双如清泉般明亮的眼睛来回扫视着下面的学子,眉眼间尽显高傲不拘。暗紫色的衣服袍角上,金丝银线绘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他的头发很短,一半头发散落在肩上,一半头发用银色的发冠挽起。
站在刘先生右边的公子,气质与刘先生左边的公子不相上下。他身姿屹立,容貌俊朗,一身天蓝色的华服像是为他量身定做,很合他的气质。腰间系着一根深色腰带,肩上背着个褐色布包。
不知道哪个才是父亲口中所说的萧公子。
“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新来的两位学子。”刘先生面带慈父般的笑容看向左边的紫衣公子,“这位,是老夫的小儿子刘询,今年十六。”
学子们纷纷看向刘询的那一刻,忽然就想起来学堂前,他们都曾看到过的那个横冲直撞的冒失公子。竟然就是刘先生的小儿子。
“老头,不用介绍了,现在全学班的人估计都认识我了。”
刘先生质问道:“你做了什么?”
“没什么,就是来学堂的时候有些急事,不小心冲撞了几位学子而已。”
刘先生一言不发的瞪了一眼刘询,他不再理会这个顽劣的小儿子,转身笑语盈盈的看向萧恒,他说道:“这位新学子,叫做萧恒。他随父亲从杭州远来至此,第一次在韶华州生活,大家可要多多关照。”
原来他就是萧恒啊,多年未曾见面的未婚夫。
裴青欢在看到萧恒的那一刹那早已愣在原位。她怎么也想不到,原来早上见着的那位公子,竟然会来到他们学室上课。
察觉到有人注视着自己,萧恒望去,可此时的裴青欢已经紧张的低下了头。
“萧学子和刘学子,你们坐到那边后面去吧。”刘先生为他们分配座位。
不知这刘先生是否故意这样安排,这两位新来的学子,就被安排在黎嫣儿的后桌。
“萧学子,你还是和黎学子坐一起吧。对,就是那个旁边有空位的姑娘。”
果然是故意的。
想必是爹让刘先生这样安排的吧,意图可真够明显的。学室里,向来只有女生和女生坐同一桌,男生和男生坐同一桌,从来没出现过男生和女生坐同一桌。
本来刘询应该和萧恒坐一起的,现在好了,刘询一个人坐在最后面的位置上。
萧恒和刘询坐下,刘先生就已经开始拿起书册讲课。前面倒还好些,这两人都听的十分认真,黎嫣儿也不由自主的认真听课。
可是快到下课的时间,刘询戳了戳萧恒的肩膀。萧恒侧了侧身子,眼睛却一直盯着书卷上的内容。
“外乡人,你是第一次来咱们韶华州吧。我在学堂里没有交好的朋友,看你顺眼,不如,等下课后我们翻墙去酒楼里好好吃一顿,顺便带你看看咱们这里的风土人情,怎么样?”刘询轻声细语的说着,可这些话也就落入了黎嫣儿的耳中。
听到翻墙出去玩这句话,黎嫣儿如同被打了鸡血一样欣喜。她耐住心中喜悦,毕竟是头一次见到和自己一样不喜欢学习的人,这感觉就像是遇到了多年未见的故友一样。
“你们去玩,也带我一个呗。”黎嫣儿凑了过来。
“带你?”刘询犹豫了一会,他打量着黎嫣儿看似瘦弱的身躯,拒绝道:“你一个姑娘家,还是好好待在闺房里练你的琴棋书画吧。”
“姑娘又怎么了,我和她们这些娇滴滴的女孩可不一样。我才不喜欢什么琴棋书画,我最喜欢的就是翻墙出去逛花楼,喝小酒,偶尔去郊外射猎掏鸟蛋。”
对黎嫣儿所说的话感到无比震惊,就连她身侧的萧公子也是意想不到。特别是听黎嫣儿说她还去过花楼,刘询一瞬间竟不知道说什么。
“你…你居然,你居然去过花楼。”刚开始察觉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大,他放缓了声音继续询问:“黎学子,不会就是县令的女儿吧?”
众所周知,整个永朝乃至韶华州,唯独黎县令的女儿与旁的女子格外不同。传言,黎县令的女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一窍不通,只知道玩乐,刘询也早就听说过。
曾经,他一直都想要结交这位与众不同的女子,在他眼里,像黎小姐这种的性情中人,世间少有。
黎嫣儿颔首点头:“我就是。”
刘询心中惊喜,刚想要说些什么,可就在这时,台上的刘先生发现了这里的骚动。
不好当着大家的面批评萧恒还有县令的女儿。他的视线落在刘询的身上,气得连胡子都在颤抖:“刘学子,安静听课。”
“知道了老头。”
刘先生瞪了他一眼,不再理会这逆子对自己的称呼和态度。
萧恒还有黎嫣儿已经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书。刘询将身子移了一点,来到黎嫣儿的身后,他用手轻轻戳了戳黎嫣儿的后背,又戳了戳萧公子的后背,说道:“黎小姐,萧学子,下课后不要忘了我们的约定哦。”
“那你们到时候等我一会。我还要去换个装束,我现在这副女子打扮,不好翻墙。”
“行。”刘询回答。
眼见自己一天之内结交了两位好友,刘询心满意足的翻开书本,等待着时间快点流逝。
身侧的萧恒一言不发,看着他极其认真的盯着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黎嫣儿有些苦恼,她的未婚夫,该不会是个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书呆子吧。
她挨着萧恒凑近了一点,低声询问:“萧公子,你很爱看书?”
萧恒的脸上顿时流露出无奈的苦笑:“不喜欢,只是我爹说,要是下个月大考我没有考进前三名,他就不允许我出门啦,而且还要没收我养了两三年的狗子。”
原来是这样。
韶华州学堂每个月都有一次大考,每一次大考都关乎到各位学子的前途。只是女学子们是不用参加大考的,毕竟前朝也没有女子当官的先例。
只是想不到,看似不怎么好相处的萧公子,居然会有这样的心结。
“萧公子在杭州的学堂排第几位?”黎嫣儿出口询问。
“第四位。”
“还不错啊,能在第四位。”
“好是好,可是我在来韶华州之前,对学业越发惫懒。可能,这就是我父亲要我考进前三名的原因吧。”话里话外透露出无奈,他也不想认真学习啊,但是被父亲逼迫的没有办法。
“没事的,这次你跟我还有刘询出去玩。要是下个月大考没有考上前三,我替你向伯父求个情,怎么样?”
伯父和自家老父亲是故交,只要她黎嫣儿出面向萧伯父说明原因,萧伯父要罚萧恒的话,应该就不会罚的太严重了。
听黎嫣儿这么一说,萧恒的心中像是有了一张强大的底牌。
萧恒知道自己的父亲和黎伯父交好,不仅交好,他还和眼前的姑娘从小就有婚约。要是黎嫣儿能为他说情,自然是好的。
“你要是为我说情,黎伯父因此事罚你可怎么办?”虽然黎嫣儿能为自己说情是件好事,但萧恒从来都不愿别人为了自己而受到牵连。
黎嫣儿不以为意的说道:“不会有事的,你就放心吧。”
“那萧某就先谢过黎小姐的恩情了。”
时间飞逝,不远处鸣钟敲响的声音再一次传入了大家的耳中,预示着到了下堂时间,学子还有教书先生们,可以有片刻的自由活动时间。
在鸣钟敲响的前几秒,黎嫣儿像是早已经预算过时间一样,她早早的就将桌下的包袱拿了出来,这包袱里面装了一套男子服饰,是她的逃课必备。
“我先去换衣服了,你们去邯郸阁等我。”朝着萧恒还有刘询说完,刚走出几步,她回头询问道:“刘询,萧公子,你们知道邯郸阁在哪里吧。”
萧恒自然不知道,可是刘询是刘先生的儿子,以前也来到过学堂念书,他当然知道学堂的邯郸阁在哪里。
“我知道,我知道。等会我带萧兄去,你快些吧。”刘询说完,黎嫣儿头也不回的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