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宋毅又一连看了四五天上篇,才总算记得差不多了。
接着他又花了两个下午时间,把上篇的那些阵法图形在地上画了一遍,并相应的背诵口诀,比划出手势,直至将这些全都做了出来,并且准确无误,他才开始学习中篇的内容。
而中篇的阵法图形,口诀及手势,显然要比上篇难不止一个层次。
在上篇,一个阵法图形,口诀及手势,最多一两页纸便可阐述明白。
而到了中篇,却是要花上七八页纸才能讲清楚。
所以,将这中篇的内容完全学会时,宋毅足足是花去了两个月的时间。
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小狐狸也是寸步不离的跟在他左右。
只有在宋毅给池子换水的时候,小狐狸才会独自跑到大门边,呆呆的看着那颗大红花树,神情变得十分忧郁。
这一日,宋毅正在清扫初秋的落叶,忽然间听到道士的房门吱嘎响了一声。
宋毅被吓了一跳,扭头望去,只见道士从房里走出来,头发变得更白了,脸色也更加的瘦削,更加的冷峻。
不等宋毅过多反应,道士便冷声问道:“今日早香可焚过了?”
宋毅不敢稍有懈怠,赶紧回道:“焚过了。”
道士点了点头,又问:“可曾有一日不焚?”
宋毅忙道:“每日我都按时焚香,不敢稍有遗忘。”
道士又点了点头,而后便转身,朝着大门外走去。
却也没有走多远,只来到大红花树下,微微抬起头,背着手,看着大红花树发呆。
宋毅一时有些吃惊:“怎么道长和小狐狸都爱盯着这颗花树看呢?”
想到小狐狸,宋毅忽然惊觉:“这小家伙刚才还在呢,这会儿跑哪去了?”
四下里看去,都没找见。
也不敢到别处去找,怕这落叶没扫净的话,道士会怪罪。
只等把落叶扫完,四处抹灰尘时,才在道观里仔仔细细找了一圈,却还是没找见。
不知道这小狐狸跑到了哪里。
宋毅心想可能他也被道士吓到了,跑到了外面也不一定。
于是便去挑了水桶,要去后山担水,并想趁此机会,找一下小狐狸是不是跑到了后山。
因为害怕打搅到呆呆看着大红花树的道士,所以宋毅担着木桶时,轻声细语的,像个蚂蚁一样。
可就在他跨出大门的时候,却还是被道士叫住了,问道:“柜上的经书可有翻看?”
宋毅放下木桶,敛声屏气,回道:“看了天机论和玄法灵阵真经的上篇及中篇。”
道士略有诧异,目光从花树上收回,移到宋毅脸上:“可有收获?”
宋毅被这一看,到忽然变得紧张起来。
于是就将看《天机论》时所见的诡异景象以及之后经文消失的情形还有自己被噩梦纠缠的境况都说与了道士听。
他也是想着道士会不会有什么办法,帮他从此不再受此噩梦侵扰。
但道士听后,竟是微微皱眉,问:“你可知什么是天机?”
宋毅自然不知,便照实回答。
道士便道:“过去不可追溯,未来便是天机。”
宋毅皱眉,略一思索,便道:“难道......,那个噩梦是我的未来?”
道士没有应话,沉默一会儿后,却说:“或许吧,未来谁又知道呢?”
宋毅被道士的话弄得迷迷糊糊。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但又不是这个道理,
像是在糊弄,但又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忽然,道士又道:“你去担水吧,近来我都会在观里,若是遇到困惑,可随时找我。”
宋毅应了一声是,心想:“这道士难道不闭关了?”
又忧心小狐狸跑远了,找不到,便赶紧担着水桶往后上走去。
而就在宋毅的身影消失在道观墙角处时,道士忽然又冷声道:“出来吧。”
霎时,在道士身后,五色光芒凭空浮现。
一个极其漂亮的女子便从光芒之中走出,缓缓落下。
女子一落地,便是满脸的紧张愧疚,不敢抬头,开口一个“师”字喊出,顿觉不妥,又改口叫道:“道长。”
道士没有回头,更不看女子一眼,只是默默的看着那大红花树,根本不为女子的容貌所动,甚至还有一丝指责之意,道:“你可知道错了?”
女子把头垂得更低了,小声道:“小妖知道错了,还请....还请道长责罚。”
道士依旧看着大红花树,消瘦的脸颊很是冰冷,可眼神却变得深邃起来,道:“我已经罚过你了,以后你只需记住,这棵树不是你能随便上去的,明白吗?”
女子似有了些许的哭泣声,道:“小妖明白。”
道士也就不再多说什么,道:“明白就好,去吧,好好看护泉眼。”
女子这才忍住泪,微微抬头,看向道士,却是陡然间心神一震,银牙紧咬,仿佛被人定住了一般,不知挪动脚步。
道士察觉到了异样,微微扭头,问道:“怎么,还有别的事吗?”
只听女子颤颤的回道::“道长,您......您老了许多啊!”
道士听了这话,却是一声长叹,随后双目微闭,道:“去吧。”
女子自知无法再留,眼含泪花,指尖微动,便随着五色光芒一起,消失不见。
女子走后,道长缓缓睁开双眼,望向那大红花树,却是突然露出笑脸,满目深情,呢喃道:“是啊,红儿,我又老了许多啊!”
后山,
泉眼处。
宋毅遍寻小狐狸不见,心中不觉焦急起来,本来还想扩大搜索范围,但一看日头,已逼近中午,快要到焚香的时候,便不敢马虎,在路旁草林间藏好两个空木桶,快马加鞭的就往道观奔来。
几步飞入大门,宋毅正好看见道士去香炉旁拿香。
他也不敢多言,尽管脸上汗如雨下,浑身也是湿漉漉的,却是大气都不敢喘,走到祠位前,自觉拿起香来,恭敬焚烧。
之后,道长便问:“可担来泉水?”
宋毅顿时心慌不已,不敢应答。
道长见他如此,自知泉水还未担回,本不想责备什么,但见宋毅这般小心翼翼,却是有些不悦,道:“以后在观里,可自在些,不必如此拘谨,看你这般模样,莫非怕我吃了你不成?”
宋毅听后,不禁一颤。
但同时,内心却也倍觉温暖。
要知道,自从母亲死后,他可就再也没有自在过了。
于是,他轻声的回了一句:“知道了。”
道士点点头,看了看天色,又道:“一会儿随我下趟山吧,初秋已至,该添些衣物了。”
宋毅嗯了一声,不争气的眼眸之中,竟有泪花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