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简单用水洗漱一下,吃了一些剩下的仙人掌果后,刘凡便来到庇护所外,今天天气格外的好,海风轻抚,阳光明媚,看到这天气,很适合下网捕鱼,今天是来到岛上的第四天,虽说有些磕磕碰碰,但也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对于一直躺平的刘凡来说,可谓是每天都充满惊喜。
将晾晒在庇护所外的渔网投放下海,趁着下海放网,顺便洗了个澡,在潜水的时候发现水下的沙子里有不少沙白,这可是好东西,沙白,是华国文蛤的其中一种,一般为白色壳,阳光照射下壳发亮,因为贝肉肥美,鲜甜且附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而得以让人们喜欢。
有了这个发现,刘凡立马潜入水下打捞,由于没带装货工具,只能打捞一个就往沙滩上扔,好在也打捞了十来个,个头都不小,有乒乓球大了,看着在阳光照射下放着白光的沙白,心想今天哪怕抓不到鱼,也不用挨饿了。
返回庇护所拿了个浮球割开,又装了点海水,先将沙白养起来,看着眼前这片沙滩。
“既然水下沙子里有沙白,那沙滩上呢,会不会有被海浪冲上来的沙白躲在沙子里”
刘凡这样想着,决定做个工具,方便挖沙白,不过在此之前,等先去把昨天投放的鱼笼打捞起来看看。
转眼来到礁石区,“我去,怎么剩三个了”
看到投放的鱼笼不知道被海浪冲到哪里去了,仅剩的三个鱼笼也七扭八歪的在水坑里挣扎,赶忙将其收起。
“有鱼”查看了一下三个鱼笼,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将鱼笼的鱼清点出来后,发现一共有两条青衣,一条很肥的文昌鱼,还有一条小鳗鱼以及一些小鱼小虾,不过刘凡给放了,就留了三条鱼。
“今天可以煮个沙白鱼肉汤”
想起之前烤鱼的味道,刘凡还是决定用煮的方式来烹饪,毕竟烤鱼吃多了,多少有点上火。
将鱼和仅剩的三个鱼笼带回庇护所后,刘凡把鱼和沙白清理了一下,由于煮东西的盆子太小,实在放不下这么多沙白和鱼,没办法,只好将两条青衣用绳子吊起来,为了防止被火烤到,还用竹子搭了一个小型的架子,上面铺上一层叶子,将鱼吊在上面就可以了。
少了两条鱼,火堆上的盆子也是勉勉强强的放下了剩下的沙白和文昌鱼,盖上盖子后,刘凡将几个鱼笼又修补了一下,把清理鱼的内脏丢进鱼笼里之后,就着手拿起竹子打造了起来。
是的,刘凡准备打造一个耙子,一个九齿钉耙,先是锯下一节竹子,在竹子的中间挖一个大洞,方便手柄的加固,又在小节竹子上挖了九个小孔,又在小孔上插上九根削好的棍子,用绳子绑好后,为了防止脱落,又用竹片将小孔进行加固。
不到片刻功夫,九齿钉耙就做好了,刘凡耍了一下,还行,挺牢固的,颇有一副掌管十万虾兵蟹将的模样,沙滩上的沙蟹是闻风而逃。
将耙子放到一边后,看了一下煮着的沙白鱼肉汤,不得不说,此时的盆里,汤汁变成白色,表面漂浮着一层鱼油,让人胃口大开。
“嗯,嘶,香,嘶,好吃”
刘凡不顾刚从火堆拿下来还滚烫的鱼肉,就夹了一口放进嘴里,一股鱼肉的腥鲜和沙白的甜味便从味蕾上传来,尽管烫得直吸气,但还是舍不得吐出来。
吃完鱼肉,刘凡的魔爪又伸向了沙白,一口一个,顷刻间就只剩下十几个沙白壳,又将鱼汤喝了精光,味道确实很鲜甜,吃饱喝足,将剩下的沙白壳用绳子串起来之后吊在了庇护所门口。
简单休息一会后,往火堆里添加了一些湿木头,更加充分的熏着剩下的两条鱼。
刘凡拿起一旁的耙子,背上背篮之后来到沙滩上,将耙子放在沙子上,人开始往后退,这样翻滚起来的沙子下有没有沙白就能看得清楚。
来来回回跟犁地似的跑了半个小时,期间确实有不少沙白被挖了出来,只是个头就没有之前的大了,半个小时的收获还比不上那十几个沙白肉多。
将沙白暂时用浮球养了起来,刘凡决定把鱼笼再投放出去,然后将渔网打捞上来,这次投放鱼笼还特意往鱼笼里放了几块石头增加重量,以免又被海浪冲走。
投完鱼笼之后,把渔网一并收了起来,今天还是没能网住鱼,可能是破洞太多了,于是先把渔网收起来,等修补好再进行投放。
趁着天色还早,我决定找些材料做把椅子和桌子,总不能每次都坐在地上吃东西吧,我来到沙滩上的物料区拿了一些竹子。
别小看这些竹子,在能工巧匠手里,竹子可是可以做出很多东西的,我虽没达到能工巧匠,但利用竹子做椅子和桌子还是很容易的。
先把竹子锯成四根20公分左右的竹棍做椅腿,再把四个椅腿用竹片连接起来,在连接好的椅腿上面铺上大小差不多的竹片,用绳子固定好,一把小凳子就做好了,桌子的制作很椅子一样,只是比例大一点。
做完这些之后,天色也已经慢慢变暗了,又将今天挖出来的沙白清洗一下,又将剩下的一个木瓜切成块,煮了一锅沙白木瓜汤,至于两条熏鱼,也被我拿到庇护所的壁炉边挂起来了,放在外面,估计明天就剩下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