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笼和渔网都投放完毕,回到庇护所将床给搭建一下,床的整体搭建还是比较容易的,海边地势潮湿,所以床要离地,先用一些竹子钉在地上,这样更能体现稳固的作用,钉完竹子之后,把捡来的竹子和木板锯成长短一样,然后铺在竹子上,形成一个平整的木床。
为了防止木板移动,用藤条将木板固定,捡来一些干草铺在上面,最后用泡沫箱拆开铺平,这样一张床就做好了,躺在上面试了试,软硬适中,简直就是荒野席梦思。
做完床铺,时候也不早了,海水已经开始退潮,可以把鱼笼和鱼网收一下了。
先收渔网,到礁石边把绳子解开,把网一节节收回来,看到水里有鱼鳞反光,收完网,一共有三条鱼,两条青衣,一条不认识,黑黑的,不少刺,把它放了。
两条鱼不大,也就三指宽,估计也就半斤左右,把网收起来,又跑到礁石区把鱼笼捞起来,好家伙,五个鱼笼都有不同的收获,不过都是些小鱼,还有几只螃蟹。
回到庇护所,清点了一下,一共收获了四条青衣,两只螃蟹,还有一只虾。
将几条鱼清理了一下之后,用竹子串起来,放在火边烤,趁着这会还没熟,又拿着瓶子到山上装了一些水,用竹子烧了一些水喝。
伴随着海风吹拂,空气里都带着丝丝鱼香味,看着烤得通红的螃蟹虾和有点烤焦了皮的鱼,心情格外的好,一切都是值得的,昨天还在饥肠辘辘,今天就奔上小康了。
烤好之后,坐在火堆旁,看着海岸线的落日,感觉人生特别的充实。
拿起烤鱼吃了一口,嗯,一股腥味伴随着烤焦的糊味在味蕾上传来,不好吃,但不能不吃,我想应该是第一次烤鱼,没掌握好火候,烤糊了一点,但好歹能填饱肚子。
说实话,这鱼烤得真不咋样,腥味很重,还有一股子糊味和苦味,干巴巴的,吃完四条鱼之后,又拿起螃蟹吃了起来,比起烤鱼来说,螃蟹的味道还好,虽然肉不多,但确实好吃,味道也鲜美了很多。
吃完之后将吃剩的残渣放进了鱼笼里,明天投放的时候还能利用一下。
将火堆转移到庇护所之后,累了一天的我也躺在床上睡了起来,这一天的强度实在有些扛不住,加上昨晚没睡好,困意袭来,直接就睡着了。
半夜,寒风袭来,我被突然的冷风吹醒,迷迷糊糊之间听到庇护所外风声阵阵,伴随着雨水击打庇护所发出的声响,我迎来了登岛后的第一场雨,我庆幸今天我已经搭好了庇护所,否则,今晚我将可能因为这场雨而导致生病,那样我的一百天计划也将搁浅。
也幸好我将火堆转移到了庇护所,使我不必重新生火,往火堆又加了一些柴火之后,我把之前捡的瓶子都打开,在庇护所外的地上挖一个坑,把瓶子放在里面,这样我就能收到不少的淡水。
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对我来说足够让我在一段时间内不用再去山上装水了,我将收集到的雨水都盖上盖子,放在庇护所的床下,这里足够阴凉,不至于被阳光暴晒而导致变质。
这场雨也让我看到了庇护所的某些弊端,例如屋顶有个别地方会漏水,由于还没安装大门,导致下雨刮风会吹到庇护所内,还得再搭建一个储藏室,方便储藏一些木柴等。
不过现在还是要等到天亮,用竹子煮了一些水,让有点受凉的身子回回暖,又看了看时间,我决定还是在庇护所里等天亮,再去找一些搭建的材料。
由于睡不着,我又拿起摄像机回看起了之前拍摄的画面,感觉互动有些少了,这样的话,后面发到网上,网友会觉得很无聊,所以我得想想办法,尽可能多些讲解。
在我想着怎么去拍好视频的时候,天已经慢慢亮起来了,今天是来到海岛的第三天,我来到沙滩上看了一下今天的情况,海边浪太大,不适合下渔网,所以今天决定投放那几个鱼笼就行。
说完回到庇护所,将几个鱼笼拿出来重新加固了一下,就来到礁石区投放,放好鱼笼之后,我又顺势在礁石区上逛了起来。
在一处退潮之后的浅水坑里发现了一条鱼,个头看着不小,一动不动的,估计已经死了,过去一看,确实死了,还有一股臭味,已经不能吃了,就丢回水坑,或许还能引来不少觅食的鱼。
由于喝了一些水喝吃了一些仙人掌果,现在肚子不饿,所以趁着现在天还没热,我把沙滩边的木板和竹子又收集了一些带回庇护所。
又在山上挖了一些泥土,准备在庇护所里搭建一个灶台,这样即使外面下雨,我也能在庇护所里生火做饭。
先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里放了些石头和参了水的泥土,再把坑填平,然后用石头和泥土混合搭建一个像壁炉一样的灶台,用泥土和石头在墙壁贴一层,将烟囱顺着庇护所的墙壁搭建延伸到外边,这样不会损坏墙壁。
做好烟囱后,将火堆转移进烟囱里,用火将泥土烘干,就可以使用了。
接着将捡来的竹子劈成两指宽的竹条,将竹条像编织袋一样的手法编织起来,做好墙体之后,再编织一个小一点的用来做门。
做好这些后,就该搭建储藏室了,储藏室跟庇护所一样,只是小型一些,因为要储藏东西,所以得用木板架起来,防止储藏的木头受潮,又将漏水的屋顶用棕榈叶盖了一下,使其更加严密起来。
做好这些之后又回到礁石区收鱼笼,不知道是今天浪太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放海螺的原因,今天的几个鱼笼都没有收获。
不甘心的我又砸了一些海螺放在鱼笼里,将鱼笼重新投放出去,直到现在,今天我就吃了一点仙人掌果,意识到不能只靠这些之后,我决定再上山寻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