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周朝诸侯国中,目前最强的诸侯国。
作为最强诸侯国,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晋国有四大家族,四家已经慢慢形成了一种功高震主,慢慢架空王权的架势。
第一家是知家。
第二家是赵家。
第三家是魏家。
第四家是韩家。
知家比其余三家任何一家都强,两家加起来和知家差不了,三家加起来则是比知家强一些。
而这四家加起来,对于晋国王室的威胁,可以让王命出不了王宫。
周历584年6月,中旬。
知家的一个仆人在奴隶市场买了一批奴隶,顺便将奴隶贩子手里的几个婴儿也买了下来。
贩子也乐意,因为这是一个大主顾,而这些婴儿都是奴隶的孩子。
这些孩子会进入知家,然后接受训练,成为知家的隐形力量,处理一些明面不方便处理的事情。
周历621年初。
知家主事人发现了一个事情,当今王上,新登位几年的晋王,羽翼渐渐丰满,准备剪除四家的威胁,不像之前的那些王上一般听话。
开始在四家之间找一些平衡。
虽然知冉还没有找到晋王将要做什么的迹象,但是这种现象最好是消灭在萌芽中。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换一个晋王,一个听自己话的人来当晋王,一个自己能够掌控的王,对于知家来说,这才是一个好的晋王。
另外三家,不过是让王室晋家安心,让他看到有制约自己的机会,不至于撕破脸皮,不顾一切的解决自己。
但实际上,每一家对于知家来说都是反手可灭,就算两家,又如何?
自己可以抵挡住,还可以联合另外一家。
三家联合,这不可能存在。
而如何换掉这个晋王?
知冉先是联合其他三家,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赵家没有答应。
至于为什么不答应,不重要了。不答应就不答应,那就使用别的方式。
知家现在已经很强了,没必要去使用那些不稳当的手段。
只要让晋国一直存在,只要晋家一直存在,只要其他三家一直存在。知家就会安安稳稳的存在,并且也会越来越强大。
所以很多时候,晋国内部的威胁,知冉都不需要去使用什么阴谋诡计,堂皇大道就可以碾压想针对知家的宵小。
只需做好防备即可。
阴谋诡计去对付他人,大可不必。
只是这位晋王,本事不够,心思不小,想安安稳稳的对付他,却是一个问题。
需要好好的思索一番。
8月16日晚,整个府邸已经安静下去。
深夜,管事敲开主事人的房门。
知家主事人打开门,看着管事站在门前。
“家主,有人向死士下横空下达任务。”
“找到是谁下发的任务吗?任务内容知道吗?”
“幕后之人还没有找到,下达任务的人已经自杀。任务内容也没有留档。”
知冉听闻,来回踱步,几个呼吸之后直接下令。
“集结力量,一部分人随我进宫;一部分人守卫家里。”
“喏!”
知冉带着人向着宫廷走去,沿途的禁军融入知冉所在的队伍。
当知冉走到宫廷大门的时候,身后整整齐齐的跟着大队人,队伍融为了一个整体。
大殿门口,知冉看到的是赵家家主赵安带着人站在那里,周围是层层护卫。
除了赵安之外,魏家家主魏旭和韩家家主韩成也站在赵安的旁边。
知冉看到这个场景,知道今晚的事情不会善了,肯定是要出一个结果的。
整个广场,在火光的照耀下,亮如白昼。
“不知道三位大人在这里干什么?如此行为置网上于何地?”
知冉看到对面三人没有先开口的意思,没有多做犹豫和试探,而是先行开口直奔主题。
“知大人出现在这里又是做什么呢?”
四人,占据了朝堂的四方。
管理钱粮的粮造,统领军队的大将军,监察百官的御史,监造全国技术的技工。
三人在上,知冉在下。
三人周围的人比起知冉来说,不占优势。
“王上何在?知冉请见王上!”知冉没有再与三人多做纠葛,而是直接大声喊了出来。
安人听闻。
赵安立即站起身来,“知冉,还不认罪!速速招来,为什么要派刺客行刺王上?”
“赵安!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知冉没有大声对喷,而是冷冷的回答道。
两边队伍的军队、护卫都是做出戒备姿态。
“带上来!知冉,他可能不认识你,你可能也不认识他!但是你应该知道这是谁的人!”
赵安旁边的护卫让开一个通道,一个身穿黑衣的年轻人被绑缚着押了上来。
“王上何在?臣知冉请见王上!”知冉明白,眼前这个情形,只有王上才能定夺,不然很可能就是一个流血冲突事件。
习惯是一种让人很难反应的力量,它的一个体现就是经验,虽然经验这个多西,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事情变得有迹可循;但是需要破除经验的时候,那么就必定有人成为这个“经验”或是“习惯”的养料,让破除习惯而开放的花朵更加鲜艳。当然,任何事物有了阳光照射的一面,那就一定有因为这一面的遮挡而阳光照射不到的一面。
此时的知冉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毕竟,当今王上的上位与这次的情况也差不了多远。
不同的是,上一次是自己主导。
而这次,看来是他们三家想做主导,是想将手伸入军队。
知冉现在很想知道,到底是谁派的自家的“无归死士”进宫。
还有,刺客的目标是谁?刺客的行动是否成功?
但是这些问题目前来说,是需要靠后的。
这三个问题,对于知冉来说谁假传命令的才是最重要的。相比较下来,刺客的目标和行动是否达成已经不那么重要。
但是当前并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间。
按理来说,这里的情况已经这样了,王上应该出来主持局面了。
不管是拉一批打一批,还是趁机收回权力,都应该出来了。
但是,王宫大殿前已经对峙到这个程度了,却还不见晋王的身影。
那么,就不得不准备最坏的打算了。
新王的角逐,即将再次拉开帷幕。
但对于知冉来说,换个人坐那个位置而已,并不会有多大的不同。
因为自己是知家,是晋国的知家,晋国的第一家族,包括王族在内。
场间的氛围,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好似一个即将爆炸的炸药堆,只差一个火星,就会爆炸,炸伤范围内的所有人。
所有人在某个瞬间停止了说话,现场突然安静了下来,像是被定身了一般。
几人之间也没有再用言语试探和辩解,大殿门前成为了针落可闻的地步。
谁也不敢打破这个氛围。
都默默的站着。
时间缓缓流逝,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人站出来。
原本跪在地上,双手绑缚背后,被人压住肩膀的下横空。
此时却是感觉到肩上的力道变得轻一些了,至少没有了压迫下的痛感。
原本被迫不得不低头看向地面从而减轻肩上的痛楚,此时痛楚减小的情况下,却是可以保持这个动作的情况下,转动眼珠的看看眼前的情况。
全场安静,入眼的是台阶下的一人站在最前面,周围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只有最前方的人身前有一小块空地。
而自己的眼前也是也是无数双脚矗立在地上,安稳不动。
双手手腕动了起来,缓缓用力向外用力,经过多次来回用力之后,原本互相贴紧的手腕,中间开始出现了一丝缝隙,不再如之前一般紧紧的绑缚在一起。
再次将双手慢慢紧贴,积蓄力量。
全场安静的环境中,“嘭”的一声,打破这寂静的环境。
所有的人第一反应是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
寂静、沉默,也相对安全的环境就如此被打破。
下横空挣断绑缚手腕的绳索,双肩一抖,将压住自身肩膀的两人震开,身体向下倾倒,双手也在挣脱绳索后从身体两边撑住地面。
身体从极致的压缩到瞬间展开,整个人向前方冲去。
前方的赵安和他身边的魏旭还没有反应过来,下横空就已经冲到了他们面前。
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身边的护卫已经围在两人身前,阻挡了下横空继续向前的可能。
而在这个瞬间,赵安三人身边的一些人已经向下面的知冉冲了过去,而知冉身边的人也向冲下来的人群迎面冲了上去。
一场没有任何预兆的战斗在晋国王宫大殿门口直接开始。
下横空瞬间被人群淹没。
在双方的冲杀过程中,被护卫围起来的知冉在护卫的保护下,慢慢的向圈外退去。
知冉在众人保护下,慢慢向外圈退去,
而之前被赵安护卫所阻挡得下横空,也是借护卫的力道,顺势向楼梯下方躲去,然后在双方人员的混战中,混入了人群。
所有人都被这没有过多预兆、也超出自身所设想范围的乱战所吸引,现在的心思都是在这乱战上,是选择继续战斗下去还是选择招呼人结束战斗,毕竟战斗的开始节奏不在计划的范围之内。
赵安三人想着,虽然之前准备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知冉的反应行为并不像自己所想那般要改换宫廷,由此看样子刺杀晋王的安排并不是出自知家,并且带来的人也没有想象中的多,那么家里的防卫人力依然足够,之前的安排并不一定能够竟全功。所以命令先不下,稍稍等等看后续会怎样?
而知冉在退出战乱中心,站在最后面,身边站着几个零星的护卫,身边的还有更多人向前方的战团冲去,毕竟交战的接触面只有那么大,仅仅是在上下楼梯的位置,一会儿己方攻上去,然后又被对方的人马压回来,然后又攻上去。
发现对方并没有更激进的行为,只是两方人马在宫殿门口来来回回的拉扯,伤亡上来说,更多的是受伤的被拉到后方,而亡真的没有多少。
或许是两方人都没有下令的原因,两方人马也在最开始的冲动与激情后,氛围慢慢的冷静了下来。
晋国,最举足轻重的四个人,都在晋王的宫廷大殿之前,对于眼前的“械斗”,都没有叫停的意思。
各自的考量、权衡、思考,对于晋国、晋王室来说都不是好事,可是对于知、赵、魏、韩来说却是必须要一个相对来说最好的结果。
在一个环境被打破后,经过短暂的不安,又是一个新的环境形成。
接下来的晋王由谁来做,对于赵安三人来说,得排在解决知家这个问题之后;对于知冉来说,晋王到底是怎么回事?看情形应该如招安所说,那么下横空与晋王之间的问题,就是自己最大的问题。
而刚刚的混乱也是由下横空的逃跑所引起的,自己也是要找到下横空。
那么,当下的下横空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找到他,是不是表示有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但是不论是否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这里可以成为一个切入点。
知冉还在想着问题。
一个黑影从人群中冲了出来,接着就是一道凌烈寒光从知冉的眼前闪过。
在喉咙传来痛楚之前,已经下意识的用手抓住喉咙。
但是只感觉到一股热流。
一旬后,晋国境内杳无人烟的一座绝壁山顶上。
下横空独自站在那里,看着远方的落日即将散去最后的余晖。
“太阳落下之后,还会升起!”,声音从身后传来。
下横空没有转头,更没有扭身,还是看着远方。
“但不是今天的太阳了,或许我会讨厌明天的太阳。”
“无论你讨不讨厌,它都会升起,也还会落下,你掌握不了它。”
“我可以选择不看。”
“可以,但它依然存在。光照依然会让你看到其他东西。”
下横空沉默了下来。
身后之人也走到了下横空的身边站立,一位身着粗布素衣的中年男子。
然后伸手从衣襟里拿出一卷布绢,递给旁边的下横空。
下横空接过布绢,展开小块看了一眼,边沿处写着“清风”。
下横空收起布绢,随意站着的身子,直接向下倒去,落入山崖。
素衣男子看着下横空在山崖间转眼消失不见,也抬头看向远方,看向夕阳。
刚好,最后的余晖消失。
看着脚下的土地。
晋国,这个秦、燕、齐、楚、晋五国中的霸主,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知家,这个晋国的擎天玉柱,只要利益足够,从内部攻破就可以了。
赵、魏、韩三家奋力一搏,知家还是成为了历史。
同样,晋国也成为了历史;赵魏韩也从晋国三家变为了七国中的三国。
秦、燕、齐、楚、晋也成为了秦、燕、齐、楚、赵、魏、韩。
东出,一个不知多少年才能成功的目标。
但,第一步已经成功。
第一个拦路虎已经瓦解,未来,交给未来。
百家,想在这世道分一杯羹。
名家,已入瓮。
那么,得按照我的规则来。
素衣男子抖了抖衣袖,转身从来时路走去。
男子周围可见影影绰绰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