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暮雨送李胄
①
楚江微雨里
②
,建业暮钟时
③
。
漠漠帆来重
④
,冥冥鸟去迟
⑤
。
海门深不见
⑥
,浦树远含滋
⑦
。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⑧
。
【注解】① 赋得:古人与朋友聚会,分题赋诗时,分到什么题目,便称为“赋得”。比如,这首诗要咏“暮雨”,所以就说“赋得暮雨”。李曹:生平不详,在《韦苏州集》、《唐诗别裁》中均作李胄。 ② 楚江:指长江。战国时期,从湖北以东的长江均属楚国范围,故称。微雨:细雨,小雨。点出了题中的“暮雨”。③ 建业:今江苏南京市。暮钟时:即暮钟敲响的时候。 ④ 漠漠:密布的样子。⑤ 冥冥:昏暗的样子。 ⑥ 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⑦ 浦:水边,浦口。滋:湿润,润泽。 ⑧ 沾襟:指流泪沾湿了衣襟。散丝:形容雨很密。晋张协《杂诗》:“密雨如散丝。”
韩 翃
韩翃(hóng),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年(754)考中进士。曾两度为节度使幕僚。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于是德宗于建中初年(780)亲自提拔他为中书舍人。因当时有两个韩翃,所以德宗在点名时,特意提出是咏“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其诗名之盛。在“大历十才子”之中,韩翃和李益是最出名的两个。这并非是由于他们的文学造诣比其他人高,而是因为他们都是传奇里有名的角色。在韩翃的诗集里,十之八九都是送行赠别的诗歌,而且笔法轻巧,工整清丽。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说他的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又称其风韵有如“芙蓉出水”。《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