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鱼湖上醉歌
①
并序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
②
,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
③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
④
,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⑤
。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
⑥
,酒徒历历坐洲岛
⑦
。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⑧
。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注解】① 石鱼湖:在今湖南道县东。 ② 漫叟:作者自号。公田:唐时州县设公廨田。 ③ 饮坐者:“饮”此处作动词,即劝酒,使坐者饮酒。④ 意疑:仿佛,好似。巴丘:即巴陵,洞庭湖边山名。君山:在洞庭湖东,距离巴陵四十里。 ⑤ 长(zhǎng):助兴。 ⑥ 樽:酒杯。沼:池,此处指酒池。⑦ 历历:一个一个地。 ⑧ 废:阻止。运酒舫:载酒的船。
韩 愈
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八年(792)进士,世居昌黎,后称“韩昌黎”,官至吏部侍郎。他与柳宗元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故与柳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对后世文风影响深远。其诗也开唐诗新风。他主张“以文为诗”,将诗与散文相结合,加入大量议论,并以奇思幻想,僻字晦句,以及汪洋恣肆的长篇巨幅,来构成其特有的诗风。留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