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四章

寻师问道

我们两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想不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正好明天是周末,回去问问老师。

说来也巧,我的研究生导师正是我未来的岳父大人。

当时我和语梦大学阶段就是同一个班级,然后都考到了叶教授的研究生,我们两个都很受器重。

叶教授当然也知道我和语梦两人的关系,所以时常去教授家里做客,两层关系显得格外亲热。

这两天逐渐和同事们有了些联系,虽然多是客套和表面的寒暄,但毕竟大家一起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少了些尴尬。

财务办公室的张哥感觉是比较热心的一个人,他也正好周末回家,说村口等车不方便愿意捎我俩回去,推辞了两句,不过看张哥是真心实意就答应了。

张哥真的是太周到了,指把我俩送到小区楼下才走了。

我先去教授家里坐坐,顺便聊聊我手里这个扶贫的事情。

市里要比村子里热些,大概是热岛效应吧。

开门的是教授的夫人,也是我们专业金融学的老师,看起来就是一位特别有智慧的女性,不爱买衣服,一年到头就那么几件衣服,语梦也给母亲买过,只是很少穿。

今天还是这一件白色衬衫,黑色西裤,别看年纪将近六十了,但看起来神采奕奕,十分干练。

见了我也很喜欢,笑着说:“志明也来了呀,快进来坐。”

语梦微微有些吃醋,一边换拖鞋一边说:“妈,怎么她比你亲女儿还亲啊,开门先招呼他啊。”

“你呀,永远是我的宝贝。”说着拉起女儿的手。

这时候叶教授也从书房里出来了,也看见了我:“志明来了?坐。”说着我和叶教授到了客厅,语梦去房间里换衣服。

“叶教授,最近在忙什么呢?”

叶教授与我对面而坐,“前两天刚去北京开会回来,还在带着两个博士做那个国家级课题,”顿了顿,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前两天语梦电话里说,你们去乡村扶贫了?”

我点头道:“是啊,上边派我们两个人去下乡扶贫。”

教授微微一笑,“挺好的,语梦从小到大都被我俩宠着,这次正好锻炼一下。说吧,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嘿嘿,还是叶教授了解我。”

“你这小子我还不知道?无事不登门。”

“是这样的,我和语梦已经到了村子里将近一个星期了,工作却一点进展都没有。”

“有什么具体方案吗?”

“想着用您上课教我们的那个循环产业链原理,构架一个养鸡为核心的生产线,资金是一大问题。想要带领大家脱贫,但是大家连最基本的投资能力都没有啊,这可怎么办啊。”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懂的吧。你才下去一个星期就想要成绩,你得好好想想,仔细研究,既然做了这份工作,那这些村民未来的生活可就靠你了呀,必须要慎之又慎。”

语梦正好换完衣服出来了,“爸,想我没有啊?”

教授看向女儿,“每时每刻都在想啊。”哄得语梦莞尔一笑。

“对了,爸,关于我俩的那个工作,您能给点建议吗?”

教授摸摸女儿的头,语重心长地说:“我不了解你们那地方的情况,给不了你们工作上什么实质性的意见和帮助。不过你们先不要急着就要做出些什么,不防一步一步慢慢来,先和村民们熟悉一下,多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方法。”

教授一家执意要留我吃完饭,却之不恭。

饭后也不早了,语梦送我下楼的。

教授家离我家不远,做公交三个站地就到了。

一路上思考教授说的话,我确实太心急了,以前写一篇论文都要好几个月,何况现在要付诸实践,实际的问题一定会有很多。

慢慢来,我要担起这份责任。

路过菜市场,正好西瓜下来了,挑了一颗不太大的金星瓜,想着家里也应该买了一些,就不买太多了。

回到家里,母亲迎了出来,“明子回来了,吃饭没有啊?”

“吃过了,这西瓜快切了吃吧,我爸呢?”

“你爸啊,和隔壁李二柱喝酒去了。”

李二柱是我爸的老朋友,听说从小在一起玩儿,一起念书,一起辍学。

“妈,我爸知道我去下乡了吧?”我试着询问母亲,盘算着待会儿怎么面对父亲。

“我和他说了,开始有些生气,不过现在好像没事了,不用担心。”母亲看出了我的忧虑。

过了没多久父亲回来了,一身酒气,不过还算清醒。这是父亲的一大能力,医生说是身体里有一种霉,大大促进了酒精的消化,所以喝很多都不会醉。

“给我泡杯茶。”父亲吩咐母亲,又瞅了我一眼,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我让母亲坐下,我去泡茶。

我父亲这人,别看穷得叮当响,生活还挺有品质,平常人拿热水冲一下不就行了,他还非要用小茶壶来煮,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毛病。

父亲不爱说话,但说出的没一句话都很有分量。

“二柱家媳妇想找你唠唠家常,你去吧。”父亲跟母亲说道。

母亲出去之后,感觉屋子里的空气都凝固了,我和父亲之间本来话就不多,因为工作的事情先下又多了一层嫌隙,我就好像在凝视着雅鲁藏布大峡谷,一种压抑的情绪油然而生,又夹杂着些许严肃的敬畏。

“你坐吧。”父亲摆了摆手,看我一直站在这里。

我无声地坐下,和父亲在桌子两旁相对,视线凝固在门框上,不知道如何打破当前的僵局。

“爸最近身体还好吧。”我突兀地问了这么一句。

“还没到七老八十的。”言外之意就是说我问得太傻了,明明父亲才五十多岁,正值中年,问什么身体啊。

父亲又接着说:“我不是想要阻拦你,我也不怕你受苦什么的,我只是担心你的未来,”我没有做声,“你要做的事情很困难,很可能一事无成。”

我想要反驳些什么,可是话到了嘴边,又憋住了,嘴巴好像被缝上了一样。

“我在你这个年纪也有过梦想,”如果是平常人,我必然要插嘴问一下,父亲继续缓缓说道:“虽然我没有好好上学,但也想要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父亲又摇了摇头,“太难了。”

父亲的双颊微微有些泛红,眼角仿佛噙着泪水。

那一刻我愣住了,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父亲,就算天塌下来父亲也不会皱一皱眉头的。

“那时候还没有你,我和你妈刚认识,也就是像你一样的年纪,不知天高地厚,和你柱子叔准备打干一番,从银行借了钱,从你爷爷那里拿了些,七大姑八大姨都跑遍了,在村子南头盖了一个养猪场,五百多头猪,雇了俩人打扫,开始做的很好,也挣了不少钱,于是相亲们眼红,都来入股,登时规模就大了起来。虽然有偶尔的损失一两头猪,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赚钱的,大家都很开心,都把我看做是全村的希望。

于是我就更加大胆了起来,把房子做了抵押,向银行贷了更多的钱,用于厂子设备的升级,那时你妈刚怀了你,生活也蒸蒸日上,谁曾想——”说道这里父亲哽咽了,叹了口气,“谁曾想,就在一夜之间,”父亲一边摇头一边用粗糙的手背摸干眼泪,“因为猪瘟,全都死了,一个不留。”说完两只手捂住了眼睛。

我能感受到父亲心中的那一份伤痛,这样巨大的打击到谁头上也是十分沉重的。

我本想安慰父亲几句,但转念一想,这样仿佛是一场解脱,在心底压抑了这么长时间没有人哭诉,在家人面前还硬要挺着,二十多年了。

“爸看见你能在政府机关里安安稳稳地上班,心里不知道有多骄傲。平平淡淡的生活其实是最幸福的,可我多多少少从你身上看得见自己的影子。我不想让你步我的后尘,趁现在还不晚,和别人换了吧。”

头一次听父亲和自己说了这么多话,这么苦口婆心,言语里没有逼迫,有的只是一个自认为失败的父亲的教诲。

可是我放不下,我放不下还在土坯屋子里住着的老人们,我放不下手脚不灵便的乡亲们,我更放不下手脚冰凉上学的孩子们。

这是整个社会欠他们的,总有人要来还,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这里是我的故乡,虽然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那依旧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虽然我和乡亲们不算熟悉,但我热爱那片土地,那是充满着希望的地方。

我还是没有答应父亲,父亲也不再劝阻。

“既然你执意要做,那我也就不管你了。切记不要急功近利,要有把握地脚踏实地。”

父亲没读过什么书,但岁月给了他经验,经历给了他教训,还有很多做人的道理。

很快又到了周一上班的时间,告别了父母,回村里。

这次回来,心里的包袱不太一样了,不像一来那样眼高手低,匆匆忙忙。

有了一些沉稳的建设,许多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完成的,那方案也不是张嘴就来的,要多了解民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再动手。

不能像父亲那样冲动鲁莽,要顾全大局。

进到办公室,语梦早就到了,笑盈盈地看着我,我心里对自己说,将来可一定要好好努力,还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等着呢。

“早啊,这是乡长给我的文件,让咱俩看一下,”说着给我递过来一张纸,“大概意思就是说,好好扶贫什么的,要落实改善人民生活,都是些大的方针政策。”

我仔细看了一遍,理解了其中的方向和战略。

那就先从教育扶贫开始吧,得让村子有了生机才行。

“语梦,乡里有考大学的孩子们吗?”

“有的,好像只有两个,在白沙崖和占星沟,怎么了?”

“我们先从教育扶贫开始,资助孩子们上学,然后鼓励孩子们回来建设乡村,给我们乡村的发展注入活力。”

语梦连连拍手称赞,“我就知道我眼光好得很。”

我们整理了一下周末拿回来的文件,换了身衣服就下村了。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四章 寻师问道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