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在家门前的一段林荫小道上,不一会儿,沈蓝的身影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来到小木门前,他用手掌遮盖在前额上,眯着眼睛抬眼望向湛蓝的天空,烈日高照,晴空万里。
穿着冬装校服的他在这烈日之下不免觉得有些热了,甚至有那么一种属于夏日的烦躁。
受不了这感觉,接着他推开腰身高的小木门,从院子里缓缓走出。
忽然,天空的蓝色慢慢褪去,逐渐变成一种灰色,还有些精致。
太阳早已隐去不显,周围的气温也渐渐低了下来,沈蓝轻轻哈一口气,肉眼可见的白色水雾弥漫在鼻子周围。
沈蓝抖了抖背上的寒酸的双肩包,嘴角不由得苦笑两下,等他走到学校,天空也就差多不变成完全的灰色了吧。
没错,这天空上出现的超自然现象都是由于他引起的。
沈蓝的小别墅有自带的零阵,可以让自身气机只存在于阵法之内,气机不显也就没有此般变化了。
官方对此的解释是紫微星运行轨道失常导致的,原理可能就是N星环绕系统,也就是每天早晨七点左右,紫微星瞬间跟天狗抢太阳吃,晚上七点或许觉得不好吃了,再吐出来。
这纯属在胡扯。
沈蓝的心底还是很清楚的,早上七点是他出门上学的时候,他的气机没有被屏蔽,导致天象异变。
而晚上七天恢复正常的理由就更简单了,这种天象异变只有持续半天,十二个小时。
按照沈蓝的经验判断,这种天象的频频发生,可能预示着某个大事的发生,也许有利,也许有弊。
沈蓝将这件事的代号定为“灰”。
但沈蓝估摸着,“灰”的到来肯定不会伴随什么好事。
而且极有可能在最近就会发生。
进校园之前,沈蓝还抬头再看了一次天空的颜色,已经达到以前的饱和状态了。
刚开始的时候是近一年前,那时候的天空颜色完全变化需要七至八个小时,而现在仅仅是他从家走到学校这20分钟的时间便完成了以前需要七八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变化。
沈蓝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在校园里,现在他要去教室,路上还碰到零星几对学生,穿的倒是没有沈蓝多,人多好取暖嘛。
沈蓝现在就读高三。
如今正值四月上旬,还有两个月便要迎来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了。
高三还是很轻松的。
熬过高二紧张的一轮学习,通过了学测之后,到了高三,只需要放松备战高考就行了。
毕竟惬意值需要达到1.2才有大学录取资格了。
进了教室,沈蓝把背上的寒酸的书包摘下,挂在椅子的靠背后面。
他左右看了看,只有零星几个同学在交头接耳,其他同学应该该干嘛干嘛去了。
他稍稍思考了一下,今天应该能给《算命全解》看完。
如果能在“灰”来临之前将自己的算命术提升到一种与之匹配的境界,也许便能算出“灰”究竟是什么玩意。
想到这,沈蓝坐了下来,手背转向自己,他看了一眼腕上的手环的精确数值。
惬意值:1.2
1.2的惬意值在高三(2)班是很不错的成绩,仅比林晓晗和尤江达低,而且已经达到林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了。
尽管林城大学算不上什么名校,但好歹也是一所大学吧。
但这1.2的数值并没有让沈蓝高兴起来,在“灰”面前,一个破基期的、惬意值也仅仅达到1.2的高中生那无异于送死。
屋漏偏逢连夜雨,偏偏就在他还没有成长起来之前,就要经历如此恐怖的事情。
事前征兆就能改变天象的存在想来不会简单吧。
沈蓝将《算命全解》翻到最后一章的位置,才准备阅读,就感觉到有一只肥嘟嘟的大手拍在了他的后背上,紧接着一道厚重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
“沈蓝,想什么呢。看你这两周整天闷闷不乐的,都是被保送的人来,还不开心?你让我这种惬意值才0.8的超级学渣兼废柴怎么活?”
沈蓝狐疑地瞥了一眼胡岳,这小子又开始了。
想了想,沈蓝认真地说道:“老夫掐指一算,待你被退婚之后,必然会得到不世传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胡岳乍一听,还有些高兴,但细品一下总感觉有些不对劲,退婚是什么鬼?
胡岳的表情复杂,眼神飘忽不定,他就有些纠结了,沈蓝说得到底是不是真的。
此时,他看到沈蓝桌上摆着的《算命全解》,胡岳看到的是最后一章的标题——信则有,不信则无。
书页的右侧则是书名《算命全解》。
这下胡岳就明白,连带着之前几次给他算命,敢情是从书上学来的,这技术还能自学的么?
之前还是半信半疑的,现在胡岳是完全不信了,反正之前几次给他算,也就对了一次,其余都是错的。
不过胡岳倒是很高兴,就因为对的那一次,让他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可能他这辈子的运气就用在这收获上了。
“好,我信了,我信了。到时候我发达了,肯定不会忘了你的,有老子一口汤,就有你一口肉吃。”胡岳操着一口半吊子的歇后语。
“你不高兴是不是算到什么了?”胡岳随手拖了一把椅子坐下,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吧?”
沈蓝想了想,看向了窗外的天空,若有所思地说道:“你看,现在天空都变成这样了,鬼知道我们这些平民会经历什么。”
胡岳的大手直接搭在沈蓝的肩膀上,表情十分轻松:“嗐!这有什么,林氏不都说了么,这是紫微星轨道紊乱导致的。对了,我爸拖朋友打听到的消息,说是什么帝王出世,估计是骗人的。帝王出世,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帝王出世呢。也不知道那些专家是怎么想的……”
胡岳话才说到一半,就被学校的作息表无情打断。
“叮!铃——龄——”
教室里右上方的电铃子在这时准时响起,整栋教学楼上上下下十二个班四个楼层随之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