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禅振翅而起,两边翅膀不由得带动一阵阵气流,推着云禅直上云霄。
随即云禅缓缓闭上了双眼,只是自如的挥动的双翅,保持匀速的上升,此时的云禅实际上是在体悟风之意境。
前两次的尝试,云禅在感悟风之意境上实则已是初窥门径,要是没能一定程度上依靠风缓解掉下去的速度,那云禅可就摔惨了。
而此刻云禅依然在试图继续加深对风之意境的感悟,它缓缓的感受着拂周身的气流,那就是风,只要要气流的流动,风就一定会随之出现。
它是轻盈的,是流动的,是不羁的,是随心所欲的,虽然不可视,但却又能时时感受的到,这就是风。
云禅闭上眼睛,专心的感受的周身的风,渐渐的,风不再是逆着他吹动,他仿佛成了风的一份子,那些流动的气流也不由得避开了,为他减轻了向上飞去的阻力。
在然后,渐渐的,风不仅不再阻碍于他,反而都跑到了他的身后,与他同向而行。
一缕缕风仿佛附着在了云禅身上,从背后推着云禅不断上升。
随即,云禅蓦然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神色,云禅巨大的双翅随之猛然煽动,上升的速度陡然加快。
云禅身形迅速上升,不断的拉开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云禅是身影越飞越高,地面上的景色也越来越渺小,原先高大的山脊已经几乎变成了一条线。
但随着云禅越飞越高,周身的温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云禅渐渐的开始感觉得到一丝丝寒意开始不断的侵蚀进自己的身体里了。
云禅身躯表面的翎羽渐渐的也蒙上了一层白霜,得亏云禅在风之意境上初窥门径,如今假如没有风的助力,云禅可能会更加吃力。
幸好还有风的助力,减轻了云禅的负担,不过即便如此,实际上云禅每次都是败在了寒意侵蚀上。
寒意的侵蚀是持续性,还是持续加强的,云禅飞得越高,寒意的侵蚀就愈发眼中,风的助力只能是减轻云禅的负担,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即便有风的助力,寒意的侵蚀还是在不断的消磨着云禅的体力。
一道道思绪闪过,云禅眼中也同样闪过一丝思索的神色,云禅心中暗自想到:“我是不是真的把主次颠倒了?”
今天在那副画面中看到的那抹刀光,不仅仅是促进了云禅在刀术上的感悟,云禅更是从其中看到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正如卜师当初所教导的那般刀术要有决绝之意,要有一往无前的气势,任而万般阻挠,我自以一刀破之。
刀术如此,那身法武技呢?决绝之意或许无法应用于身法武技,毕竟身法武技仍有躲闪之意,不可谓之决绝。
但是,身法武技不可谓之决绝,又岂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面对这个试炼,在第一次失败之后,云禅心底似乎有些畏惧,恐惧。
这让云禅试图另辟蹊径,后来他感悟了风之意境,这也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因素之一。
但外力的辅助真的是主要的因素吗?风之意境真的是冲破云霄最重要的主要因素?
云禅脑海中不禁闪过一道道思绪,想着想着,他又想到了第一次进入第二阶段的试炼的时候,看到的那副场景。
他想起了那头黑翼玄雕破碎虚空的场面,云禅当时就站在旁边看着,他还正好与黑翼玄雕对视上了,他想起了黑翼玄雕当时的眼神。
当时那头黑翼玄雕的眼神,哪有半点畏惧,哪有半点劫后余生的庆幸,有的只是坚定不移和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然。
云禅第一次进来也确实正是那般心态,可他失败了,那种无尽的痛楚在他心底种下了恐惧的种子。
那枚恐惧的种子渐渐生根发芽,也让他慢慢的开始怀疑这般心态的错误性,云禅害怕再度精神首创。
他渐渐习惯了死亡的冰冷感,却依然恐惧坠死,精神受创的痛楚感。
云禅身躯开始疲惫,但他的脑海中正一遍又一遍的回放着与那头黑翼玄雕对视的那一刻光景。
恐惧的幼苗在渐渐枯萎,云禅慕然睁开双眼,眼神中充斥着坚定的神色,随即,云禅陡然猛一振翅,整个身形猛然再度拔高。
云霄之间,一阵阵寒意依然不断的侵蚀着云禅的身躯,一根根翎羽上甚至逐渐凝结出冰霜。
对此云禅全然无惧,再度猛然振翅,不仅再度冲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还震掉了附着在羽毛上的所有冰凌。
寒冷,疲惫,不断的侵袭着云禅的身躯,甚至的侵蚀着云禅的意志,而云禅全然只剩一个念头——冲破云霄。
云禅艰难的抵挡着一阵阵疲惫与寒冷的侵蚀,在风的辅助下,一次接一次的冲向新的高度。
再一次,再来一次,最后一次振翅,云禅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炽热的火球,那是太阳,他从未如此接近太阳,也从未发现太阳如此耀眼,如此温暖。
一阵阵热浪,化开了云禅浑身的冰霜,驱散了云禅所有的寒冷,当云禅再低头时,他已然身处云霄之上了。
此刻,云禅的脑海中不由得响起一句话:“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也许就是《扶摇策》这名字的由来吧!
随即云禅心想:“就是不知道我这飞上云霄,到底有没有被九万里,不过开创这个身法武技的前辈还真是个妙人。”
随后,云禅的意识缓缓回归身体,随即云禅睁开双眼,低头一翻,那本《扶摇策》已然全无禁制,任由云禅翻看。
云禅不禁面露喜色,就这么盘坐再地上,自顾自的翻看起来,看了一阵,云禅站起身来,拿上书本,身形一纵展开身法,只见他身影一闪便已出了武殿的大门,直奔演武场而去。
到了演武场,云禅便迫不及待的自顾自的演练起来,一进一退,一横一闪之间,似乎相较之前,更加玄妙,也更加连贯。
原先只是学到残缺的部分,许许多多的招式间,实际上难以衔接,一般时候,分开使用,尽可能避免步法之间的转换,便不会感觉问题之严重。
但上次对阵地灵猿之时,在被地灵猿的强势压制下,被迫全力施展,此时便暴露出了问题来,转换之间难免晦涩僵硬,一时不察就被地灵猿所重伤。
现如今依靠完整的《扶摇策》彻底的完善了自己的身法,将招式尽皆关联起来并把一些错误和多余的地方全然去掉,只要熟练了,便在无转换之间的晦涩僵硬感了。
而且,最让云禅惊喜的还是,云禅发现在《扶摇策》的上的造诣在初窥门径的风之意境的帮助下,已然达到了入微级的层次,这试炼还真是大大的福利啊。
不然单靠云禅自己去领悟风之意境可就难上加难了,就算云禅再怎么去吹风,也不能有化作黑翼玄雕直接飞行所带来的感触深刻。
而且最为关键的还是云禅这入微级身法,跟一般人有点不太一样。
一般人的身法想要修炼到入微级,最常规的路线就是苦练身法本身,当自己的身法熟练到一定程度,对身法的使用的掌控力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便算得上入微级别的身法了。
在往下,才是感悟意境,将意境融入身法,这才将身法推至完美级,而且也并非所有的身法武技都能够有适合的意境,并融入适合的意境的,像荒阶的和普通的洪阶的身法,基本上还是别妄想了。
可云禅这才刚刚接触到完整的《扶摇策》,刚刚完善了自己的身法,单论熟练度来讲,云禅在《扶摇策》上的造诣只能说是初入基础级吧。
可与众不同的就是云禅直接领悟了《扶摇策》对应的风之意境,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身法当中。
也正是在风之意境的帮助下,大大提高了云禅对《扶摇策》这一身法的掌控力,云禅这才在身法上达到了入微级。
也就是说,只要云禅慢慢的将《扶摇策》的熟练度提高上来,云禅在《扶摇策》上的造诣就能轻松达到许多人追求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完美级身法。
而且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往往在领悟意境的道路上,初窥门径才是真正卡住无数人一辈子的一道坎,可迈过去了,就明白后边的路怎么走了。
而云禅已然迈过了这道坎,后边将手中这本《扶摇策》推至意境级都不是没有可能啊,云禅手中这本《扶摇策》上册修炼到完美已经足以匹敌宙阶的身法了,遑论意境级。
最重要的还是这门身法武技是一脉相承的,后边还有中册和下册,对应的意境自然也是匹配的啊,这无疑大大减轻了云禅的修炼身法武技的压力。
不得不说,云禅找着这本《扶摇策》可谓是大赚特赚。
云禅不由得再度感叹起来:“我当初还觉得增加了试炼这个流程只是单纯的考验,没想到现在才明白这般的考验何等珍贵。”
“这都已经不是赢在起跑线上了,我这还没起跑就已经领先对手一大半了。”
云禅一边感叹,一边知会了下卜师,随即便退出了玉佩空间,外边已然日落西山,云禅打算还是先行休息一番。
吃饭完后,在进玉佩空间尝试一下血兽试炼,反正也有三次机会,也正好验证一下自己的进步。
随后,云禅刚退出玉佩空间,走出自己房间,想要招呼张之雨准备一桌饭菜之时便突然听到楼下一阵喧闹,喝骂的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