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受到太多惊吓,不痴只觉得身心疲惫,待回到栖身之所,钻入被窝便呼呼大睡起来。
这觉睡得并不踏实,总有奇奇怪怪梦境穿插纠缠。一会是林中舞剑,一会又到了山巅观云海,一会是与人对弈黑白,一会又身处浩瀚无边星辰间。这怪异纷乱的梦境让不痴未得好眠,第二日起身,只觉没一处舒畅,疲惫感觉更甚未眠前。
胡乱吃了些糟糠果腹,便匆匆赶往书院。昨日幸得陈先生特许,能屋外旁听。何为屋外旁听?乃不入屋中,隔墙而学。虽有半尺竹墙阻隔,但大门却是敞开,既能听清,又能明视,比那榕树上躺着偷学可要舒服百倍。这样作为,没有犯了被赶之人不得再返书院的规矩,又能让不痴受教,陈先生真是煞费苦心。
这来之不易的恩赐令不痴很是珍惜,往日那些张狂作为收敛许多。虽再不主动招惹,但别人若是欺辱,不痴也绝不忍气吞声 ,这样一来二去,与那些顽劣的小子后生便划了明白界限,井水不犯河水了。
日子就这样轻松愉悦地度过了,不痴真觉这段时间岁月静好,是个太平天下。
这夜,不痴如常温习功课。正琢磨到深处,只觉腹内某处突然间胀痛难忍。不似那欲如厕之感,而是某个极小的部位,应是肚脐三寸之下。就犹如不甘的困兽想要冲破牢笼,势大力沉。不痴换了众多姿势,最后只有盘腿而坐才觉缓和几分。不痴仔细感受着这怪异感觉,觉得应是一股气流涌动。它很有规律,不乱窜,只是一次次由内而外冲击,到某处便头撞南墙,周而复始。不痴突发奇想,试着控制这股力量,看能否分化后平摊各处,以减轻痛感。第一次尝试,不痴大口往肚内吸气,控制氧气往下沉去,如若能气流相撞,各自散去,是最好不过。几次尝试过后,不痴面红耳赤,呼吸急促,作用是丁点没有,反因需要憋气而更觉难受。
“哎呀呀,气煞我也!”不痴本就急性子,眼见是功亏一篑,着急万分。此时灵光一现:“不如我试着控制于它,令其移至它处,或许可解!”不痴幻想着用手轻轻撩拨这股奇妙气息,“走,给我走!”,几个回合下来,不痴满头大汗,可惜亦是无用功。不痴这下是无可奈何了。“疼就疼吧,还能死了不成?”这么想想,却也潇洒。放弃挣扎的不痴上床侧卧,不知不觉中迷迷糊糊睡去。
又是断断续续,互不相干又纷乱繁杂的梦。这次较以往不同,其间夹杂了一个恐怖梦境:不痴正被一头青面獠牙,鹿头猪身,背生双翼的奇特怪物追赶着,狼狈至极。不痴低头狂奔,似乎没有尽头,也不觉疲惫。一圈又一圈,一遍又一遍,恍惚间正按照某种头尾相接的路径奔跑着,诸多风景已匆匆路过数遍。兀地惊醒,全身大汗淋漓,发丝间汗珠顺流而下。
不痴只觉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但已记不清了。望向窗外,仍是满天繁星,夜幕高悬。
不痴推门而出,乘难得清凉,亦为清醒明目。躺在青石之上,仰望星空,放空思绪,任微风拂过身躯,乱了衣衫。星与星以线相连,可组成万般图案。不痴胡乱牵线,竟然勾勒出一幅图案。此图如马蹄足上铁,头部椭圆,下方平坦。不痴觉得有几番熟悉,似是何处曾见过。
一道惊雷炸裂脑中,如醍醐灌顶,不痴坐直身体,双眉紧锁,努力抓住一闪而过的思绪。“原来如此!”不痴露出喜悦神态。想起来了,竟和方才梦中一幕无二,似乎是在奔跑,为何而跑,记不明了,那所跑路线,就是这般!
“定有蹊跷!莫不是冥冥中有所安排?姑且记下,日后定有所用。”正想着,腹中剧痛又再度袭来。可不能再放任不管了,今日必破之!打定决心,不痴思索着对策。可否按那所得运气调息?姑且一试!双腿盘坐,精力集中,一点点感受那股躁动不安的气息。时间匆匆流过,不痴就如同入定般立于青石之上,背景是星河明月与夏风。渐渐地与气息心意相通,已然能准确定位其所在。玄妙渐出,不痴竟觉能驾驭气息翻转腾挪,虽然缓慢且阻力重重。如此这般,便按照图之所示,顺时针推动气息运行腹中。那股气息所行似有倚仗,不是胡乱前行,而是顺着既定轨道移动。这所行之处应是唤作经脉吧。
一周。。两周。。三周,每行一周,都有所悟,渐感天之浩浩,地之渺渺,周遭光华涌动,如丝如缕。不痴不知,自己已踏入玄妙之门,可感灵气。吐纳之间,浊气呼出,真气纳入,只觉七窍舒畅,身轻欲飞。
鸡鸣狗吠之声直钻入耳,不知不觉间月落日升。
不痴从不可言说的奇妙境地中惊醒,环视一周,能辩细微,视力似乎有所明晰。站起身来,脚步轻快进入屋中,换了身干净行头,精神抖擞地向书院行去。
一入青铜扣环之门,不时有碧玉年华、亭亭玉立少女打眼偷望不痴。察觉此番,疑惑不解。其实不痴不知道,己身已产生巨大变化:气宇轩昂,步伐沉稳,眉宇坚定,一幅朝气蓬勃貌。这番改变,让不痴简直如换了皮囊般,比之以往天差地别。
不痴盘腿端坐门外,精神矍铄,目光如炬,真似换了一番精气神。竹椅之上的陈先生看着这新气象,捋须而笑。似是心中郁结舒缓一般,眉目都轻展开来。先生资深望重,一直以开智万民,教化众生为己任,在这样人的心中,如不痴这般艰难困苦却内心纯净、脑目聪慧的少年郎最得其心。陈先生一直盼望不痴能走出自己的人生道。现在这悄然却焕然一新的变化,先生心中当然明了,这是其机缘造化所致。先生不是那种迂腐酸儒,很懂因材施教。不痴生性不羁好动,并不适合久坐庙堂,行文山字海。能走修神练气,乾坤阴阳之路,亦前路光明。
其实说来道去,这并不是一个太平年月。官家权势虽自百年前那场旷日持久、惊天动地的百家大战中崛起,日益壮大,兵强马健,但面对茫茫如海的各种教派,宗族及山门势力,仍难以维系权威。期间各家又你争我夺,可谓纷争不停。先生期许能有大道通天之能人匡扶乱世,救民水火。
闲话少叙,先生已开始说教了。不痴心境较以往更加空明,先生一字一句,如拓印脑海,艰难晦涩之处,竟能一点即透。
“山海之书,玄妙万分。内藏大道乾坤,宇宙无穷奥妙。座下高足须仔细钻研,字斟句酌,争取窥探其中天机。”
“弟子当尽所能,不负夫子教诲!”芊芊学子共声高呼,表情庄严肃穆,真是承了恩师衣钵,将探究字间奥妙为己任。
话说何为山海之书?乃是上古不知哪位先贤所创,其间记载了山河千般,生灵万种。不乏难以踏足之仙境,珍惜奇异之怪谈。早已有传言日:此书有天机奥妙暗藏,如有领悟者,大道三千收腹内,直通玄境是为仙!普天之下,从者如云。再者,此书亦有出将入相君臣道、奇诡兵法制胜招,文人雅士,亦奉之万经之首,称其《山海经》。崖山书院,贤胜之地,每日都要朗诵研读。当然,除了此本,其他种种都是要参悟的,书目繁多。所以从出院走出的学子们,无不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之博学者。走到哪,是官家亦或草野,都是争抢拉拢的对象。这数百年的日积月累,造就了崖山书院赫赫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