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2259282

书籍2259282
书籍2259282
慕尼卡
侦探推理 1.0万字连载中
更新时间:2025-04-07 18:55:50
1992年秋,青石镇河滩上的石英砂粒,让警校状元陈默第一次嗅到死亡密码。
刚从省警院毕业的陈默被“发配”到偏远乡镇派出所,跟着因伤蛰伏的刑侦老鬼方卫国。报到当天,一具卡在采石场运渣车辙印里的男尸,让师徒二人陷入暴雨冲刷过的犯罪迷局。死者指甲缝里的红黏土、孩童失踪现场煤油味的衣襟、砖窑深处1978年上海牌机械表的滴答声,在九十年代黑白胶卷与比例尺构筑的刑侦图景中,拼凑出一场跨越十五年的复仇暗涌。
现实题材 年代 警察 推理 探险 智商在线
开始阅读 新用户下载纵横App免费看
第七章:钢印忠骨 2025-04-07 18:55:50

目录(共 7章)
正序

进入作品目录 查看更多

第一章:青苔血径

1992年8月17日5时47分,陈默数到第九块断裂的青石板时,皖南山区特有的霉潮味突然变得腥咸。他停在三岔路口褪色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标语前,手背蹭过警服第二颗铜纽扣——那里还残留着警校授衔仪式上的蜂蜡。

摩托引擎声撕裂晨雾,车灯将他的影子钉在供销社斑驳的外墙上。穿87式橄榄绿警服的男人单脚支地,左裤管被机油浸得发硬,右臂三道平行抓痕正在结痂。

"李建国。"男人掀开警用挎斗摩托的皮坐垫,露出锈迹斑斑的勘察箱,"从这到派出所还有六百三十四步,够你背完《刑事案件现场保护细则》第三章。"

陈默的脚跟尚未并拢,摩托已窜出十米开外。他追着尾灯转过榨油坊,突然被某种锐器刮擦声拽住脚步——声音来自屋檐下垂挂的破铁皮,还是三十米外那扇正在开启的雕花木门?

派出所门前的歪脖子枣树下,李建国正用烟头灼烧一截石膏模。青烟腾起的刹那,陈默看清模具内侧的螺纹——那是供销社新到的"永久"牌自行车胎纹。

"现场在杨氏宗祠,带三件东西。"李建国弹落烟灰,指甲缝里的红土撒在陈默的见习警员证上,"比例尺、石膏粉,还有你裤兜里的铜哨。"

祠堂飞檐刺破浓雾时,陈默的鼻腔黏膜突然刺痛。不是香火味,是新鲜红漆混着腐殖质的腥气。七级石阶上,暗褐色液体正顺着青苔的脉络爬行。

"出血点高度1.2米,撞击喷溅形态。"陈默的钢笔尖悬在记录本上方三毫米,"但台阶缝隙里的血滴呈纺锤形,说明......"

"说明有第二出血源。"李建国突然将手电筒光柱射向侧柏树冠,惊飞的乌鸦抖落几片羽毛,"看树杈第三分叉处。"

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在离地五米的枝干上,一截暗绿色织物正在渗血,旁边粘着块指甲盖大小的釉片——那是明代青瓷特有的冰裂纹。

地宫入口的石门留有两指宽的缝隙。李建国用勘察灯扫过门轴,忽然冷笑:"桐油掺了松节油,这帮土夫子倒是舍得下本钱。"灯光突然定格在门缝里的半枚鞋印上,鞋跟纹路让陈默想起派出所墙上的防汛通告——那是胶靴特有的波浪纹。

"取模。"李建国抛来石膏粉袋子时,陈默注意到他右手小指缺失的指甲——去年追捕持枪劫匪留下的创伤。当石膏浆注入鞋印时,地宫深处突然传来石板摩擦声,混着红梅烟特有的焦苦味。

陈默冲向声源的瞬间,后颈汗毛倒竖。二十年后的某个午夜,当他再次闻到同样浓度的艾草味时,仍会条件反射地摸向腰间手铐。

盗墓贼是被供桌下的捕兽夹困住的。男人嘴角的烟疤随狞笑扭曲,右手紧攥着洛阳铲,铲头沾着可疑的骨渣。陈默扑上去时,铲刃在锁骨下方两厘米处划开血线——这个位置后来成为他每次换防弹衣时必摸的疤痕。

"钥匙孔有硫磺味。"李建国掰开嫌疑人手掌时,陈默看见他虎口的老茧排列成特殊图案——那是长期使用军用手枪留下的印记。当青铜钥匙从盗洞深处捞出时,陈默不会想到,匙柄的船形纹样将与十四年后长江货轮上的碎尸案现场完美吻合。

子夜收队时,陈默在摩托挎斗里发现个油纸包。三块梅花糕还冒着热气,油渍在《现场勘验笔录》背面洇出奇异的纹路——像极了二十年后DNA鉴定报告上的电泳图谱。

李建国拧开白酒瓶的声响惊飞夜枭:"明天去老张头那儿,学学怎么闻链条油。"

陈默咽下糕点时,尝到了桐油混着血腥的余味。祠堂方向传来野狗呜咽,他握紧那把编号0927的五四式手枪,枪管还带着所长掌心的温度。

下一章 App内阅读新用户畅享7天免费
暂无评论,点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