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春秋

晋国春秋
晋国春秋
千里草人
历史传记 106.0万字连载中
更新时间:2022-01-26 06:57:03
一部春秋史,一半看晋国。这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晋国文化的历史杂谈。晋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为我们贡献了大量姓氏、成语、名人、典故、战役、习俗、古迹、礼仪等等历史文化。
作为春秋江湖永不落的超级霸主,晋国为我们留下了韩原之战、城濮之战、崤山之战、鞍地之战、鄢陵之役、麻隧之战、逼阳之战、平阴之役、铁丘之役等等数十个经典战争,以及三百多位留名历史的风云人物。
晋国公室、狐氏、先氏、赵氏、韩氏、荀氏、智氏、魏氏、范氏、羊舌氏、栾氏、郤氏等这些形成了后世许许多多伟大姓氏的大家族,他们从哪里来,如何兴起,如何壮大,如何没落,最后走到了哪里,使我们不禁掩卷而思。
晋国长期与楚国争霸的历史,是晋国春秋史的另一条主线。齐国霸业衰落后,春秋江湖主要的便是晋国与楚国的争霸史,晋国和楚国共同成为掀起春秋风云的主角。
作者在参阅了大量史料基础上,本着尊重史料的原则,适当运用小说写法,努力将当时的历史事实连贯起来,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展示那段璀璨的春秋历史。
所有的故事,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作者目的在于分享这段精彩历史,努力不负拨冗阅读的您。
历史杂谈 历史故事 历史文化 历史
开始阅读 新用户下载纵横App免费看
第45节 再见晋国 2022-01-26 06:57:03

目录(共 479章)
正序

进入作品目录 查看更多

第1章 周成王桐叶封唐

整部春秋史,如果说在齐桓公时代以前,那是中原郑国、宋国、齐国以及南方楚国这些诸侯的舞台,那到了齐桓公以后的春秋江湖,可以说始终有一个强悍的诸侯国在主导着春秋的发展。或者说,在春秋舞台一直担任着一号主角,这个强悍的诸侯国便是晋国。

与之相争锋的齐国、楚国、秦国等国算是二号主角,最多也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让齐、楚、秦、吴、越等诸侯国在春秋江湖上曾经光鲜过一把。

但不管如何,晋国是三百年春秋争霸史上真正的实力派选手,是当时春秋江湖的真正超级大国。

晋国的春秋历史,得从晋文侯说起。但晋国在晋文侯之前,还有九代国君哩,难道就把他们直接扔历史尘埃了么?这实在对不起晋国的列祖列宗了,所以,我们要讲讲晋国前传。

晋国前传,我们主要讲的就是晋国在春秋之前的故事,当然,那是简略讲讲而已。这个春秋,当然指的是史学家已经定论的时间节点,即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

晋国首封君为唐叔虞,按理,受封君应以国为氏,那得叫晋叔虞,为何叫唐叔虞呢?

唐叔虞,大周王朝第一代天子周武王姬发之子,第二代天子周成王同母胞弟,母亲为大周王朝太师姜尚之女邑姜。唐叔虞生卒年不详,姬姓,名虞,字子于。也就是说,唐叔虞是一位根正苗红的姬姓王子,王子虞。

我们之所以把王子虞称为唐叔虞,那是因为他的封地在唐国,以封地为氏。名字前面加一个叔字,是指他在兄弟中的排名是老三,这是按伯、仲、叔、季排名法。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有人要问,那如果还有老五老六怎么排?中国古代的人们有的是办法,接下来便是春、夏、秋、冬、玖、末、土。当然,这个很少见了,可能越到后面,那些弟弟们越不被重视了。

晋国之得国,也颇为传奇。据说,周成王登基时由于年纪太小,便由其叔叔周公旦摄政。王子虞出生后,比周成王小不了多少。两人又是母兄弟,所以特别亲热,自小便在一起玩耍。

小孩子总玩些大人们的事,比如寻常百姓家的小孩子,就经常玩过家家这种百玩不厌的游戏。周成王与王子虞两兄弟玩的则高大上很多,由于周成王很小时便接受了今后要如何当一个合格天子的教育,如分封这样的大事。受教多了,周成王便把它拿来练习了。

分封,亦称分蜂。养过蜜蜂的人都知道,在蜜蜂的世界里,总是演绎着分蜂这样的传承。每年春夏之交,一个蜂群便会产生一个新的蜂王。这个时候,旧蜂王便会主动让位给新蜂王。

但她不会自杀了事,而是率领着大约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来的蜂巢,到其他地方重新筑巢,这便是分蜂。

大周王朝建立后,对殷朝留下的土地、财产、人口、官吏、军队及其故属国,采取了分封诸侯的政策,其目的是屏藩周室。当时的分封对象主要是同姓宗室子弟和异姓功臣宿将,还有历史底蕴浓厚的炎黄、尧、舜、夏禹及商汤等后裔。

史料记载,周初分封,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大部分为姬姓宗族国。作为天子,分封诸侯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仪式相当隆重。周成王与叔虞玩起了这个游戏,周成王将一片桐叶割成圭玉的样子,然后令叔虞跪在前面。

周成王象横象样学着大人的语气对他道:“予一人将封你为诸侯,希望你忠心伺候王室。”

叔虞拜谢。这个时候,一直在旁边伺候的史官突然问道:“陛下将要封哪块地给叔虞王子呢?”

周成王一愣,突然想起,前阵子摄政的叔叔周公姬旦率周兵刚刚平灭了唐国。原来,在周成王11岁那年,即公元前1035年,诸侯国中有一个叫唐国的发生了叛乱,严重威胁大周王朝在河东地区的统治。

周公姬旦亲自率军讨伐灭了唐国,周成王知道这块地现在尚没有被分封出去,于是象模象样以天子口气道:“唐地。”

史官听后道:“臣谨遵王令,记入史册了。”

这本是小孩子的一个游戏,但当时的摄政王周公旦认为,君无戏言,天子既然亲口说了,而且史官也记录了,反正唐地迟早是要分封给王室子弟的,那便封给王子虞吧。

就这样,王子虞受封唐国,侯爵,封国一百里。王子虞,后人称唐叔虞。

唐国,即在今天的山西太原一带,当然,也有人说是在山西南部的翼城、绛县一带。这个我们不纠结了,反正这是一块挺好的地方,地处黄河、汾河以东。要纠结的是,这个一百里,是什么概念?

按周制,以8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一里也就相当于现在的415米左右。到了清光绪年间,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就等于576米。

民国时,具体讲应是1929年时,政府嫌一里为576米麻烦,干脆去年了尾数。于是形成了现在我们都知道的一里即500米,这个里便成了华里。

那当时唐国这个100里,难道是按长度来算么?还是东西100里,南北100里,占地一万平方里?

这样的计算方法肯定有问题,因为当时所谓的诸侯国,并非是现在我们概念中的国家,而是指一个城邑。占地一万平方里的城市,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的,甚至现代社会,也是没有的。

笔者认为,当时的这个封国50里的里,不是指长度单位,可能是指人口数量单位。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即,一里相当于二十五户。

从分封的意义来讲,当时全世界的土地那么多,有大量的不毛之地。但人口却极为缺乏,相比于土地,人口的意义更大。天子要封给大臣的,应该是按人口计量的土地,即100里相当于分给大臣2500户的人口。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当时唐国是一个食邑二千户多点的诸侯。

关于封地,按周礼,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位相对应的土地是公侯皆百里,伯爵七十里,子男五十里。那天子自己直属的有多少呢?天子是一千里。

当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从土地所有权角度讲,全天下的土地都是周天子的。所以,这里讲的一千里专指是周天子的直属土地。

在周王朝朝廷中的卿大夫也是有食邑的,卿的食邑相当于侯爵,即百里封地。大夫可以享受到相当于伯爵那样的封邑,七十里。有的小小国,不足五十里,天子的法眼也不想看到,或者说天子根本管不过来,那便指定由附近的大诸侯去管理。这种小小国,便叫附庸国。

当然,到后来,许多附庸国哪里还需要周天子指定,而是由大诸侯自己奋斗来的。具体途径嘛,就是强食弱肉。

但是,周成王分封的唐国,与原先被灭的唐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诸侯国了。原来的唐国,是上古时期传说中尧的后裔所建,属于是夏王朝旧地,侯爵,祁姓,在大商王朝时延续存在着。

大周王朝建立后,当然也承认了唐国的存在。但是唐国却反叛了大周王朝,于是被灭。

被灭国的原来唐国尧帝的后裔们被迫迁到了大周王朝的统治中心附近,即今天的陕西西安东的杜国,受到严密监视。只是,这个杜国在春秋初期就被秦国所灭。

那是原来的唐国历史了,现在,唐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了,一个由大周王朝的王子建立的新唐国!

应该说,唐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非常不错的。我们知道,在传统农业社会,河流是极其重要的,文明往往诞生于大江大河,如黄河催生的是中华文明,尼罗河催生的是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催生的是古巴比伦文明等等。

唐国始封君唐叔虞更是一位能人,当时,由于唐国地处夏王朝的故墟,四周到处都是戎狄部落,加上叛乱刚刚平息,局势动荡不定,各种矛盾尖锐。

唐叔虞采取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法,即针对此地为夏王朝故墟,其子民传承了夏王朝的习俗特点,采取了参照夏王朝的政策来治民,维持夏代的传统制度,暂不实行大周王朝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

唐国四周,更是戎狄部落林立,时时威胁着年轻的新唐国。如果一味对周边戎狄部落动武,那唐国的压力可想而知。

唐叔虞对于周边戎狄部落采取了又打又拉的政策,即按照戎狄部落的习俗,给予一部分远离水源的戎狄部落分配以牧地,暂不实行大周王朝的井田制,实现了与一部分戎狄部落的和睦相处。

但对于另外一部分戎狄部落,主要是靠近水源有利发展农耕的部落,则果断予以兼并,从这些戎狄部落中夺取土地,使唐国疆域不断扩大。

再加上唐国靠近黄河、汾河,所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也发展起来,唐国面貌焕然一新,得以大治。

需要强调的是,唐叔虞的“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理念,一直被后来的晋国所沿用,成为晋国传统国策。这项国策还深深影响着后来战国时韩、赵、魏三大强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政策,从而形成三晋文化体系中尚公、尚法、尚贤的特色,历史功绩巨大!

下一章 App内阅读新用户畅享7天免费
  • 书友59776518

    记住了晋文侯姬仇!

    2022-10-27 20:02:48 ·来自河北
    评论
  • 书友59776518

    聪明睿智的晋燮侯,完成了唐国到晋国的转变!

    2022-10-27 19:54:33 ·来自河北
    评论
  • 书友59776518

    桐叶封弟,因游戏而起,却影响了整个春秋!

    2022-10-27 19:43:42 ·来自河北
    评论
  • 逐步向前

    已收藏,新书支持,谢谢

    2022-04-16 15:47:23 ·来自北京
    评论
  • 宇十六

    写得真好

    史料详实,通俗易懂,好文。

    2022-04-02 09:47:55 ·来自江西
    评论
  • 荒野老农

    写的真专业!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的序幕,以后你的故事一定会更精彩。

    2022-03-22 12:17:05 ·来自辽宁
    评论
  • 荒野老农

    我也喜欢春秋至战国那段历史,今天突然发现你的书,已经收藏了,有机会一起聊聊。

    2022-03-22 12:07:39 ·来自辽宁
    评论
  • 关意红

    不错!!

    2021-11-20 20:07:50 ·来自浙江
    评论
  • 关意红

    2021-11-20 20:07:18 ·来自浙江
    评论
  • 珍妮丸子

    拜访大大,有访必

    在珍妮的情感咨询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游走于道德边缘,并渐渐丧失了廉耻心,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珍妮写了这本伦理悬疑小说《傲娇神探超难追》求一阅,万分感谢

    2021-11-03 12:48:55 ·来自广东
    评论
  • 千里草人

    1唐叔虞2晋燮侯3晋文侯4赵叔带5晋殇侯6晋昭侯7师服8曲沃桓叔9潘父10栾宾11栾成12晋孝侯13曲沃庄伯14晋鄂侯15晋哀侯16曲沃武公17毕万18晋小子侯19晋侯缗20晋献公21骊姬22少姬23士24荀息25里克26奚齐27梁五28东关五29优施

    2021-10-11 20:22:59 ·来自浙江
    评论
  • 千里草人

    1唐叔虞2晋燮侯3晋文侯4赵叔带5晋殇侯6晋昭侯7师服8曲沃桓叔9潘父10栾宾11栾成12晋孝侯13曲沃庄伯14晋鄂侯15晋哀侯16曲沃武公17毕万18晋小子侯19晋侯缗20晋献公21骊姬22少姬23士24荀息25里克26奚齐

    2021-10-11 20:21:34 ·来自浙江
    评论
  • 千里草人

    1唐叔虞2晋燮侯3晋文侯4赵叔带5晋殇侯6晋昭侯7师服8曲沃桓叔9潘父10栾宾11栾成12晋孝侯13曲沃庄伯14晋鄂侯15晋哀侯16曲沃武公17毕万18晋小子侯19晋侯缗20晋献公21骊姬22少姬23士24荀息25里克

    2021-10-11 20:08:41 ·来自浙江
    评论
  • 千里草人

    1唐叔虞2晋燮侯3晋文侯4赵叔带5晋殇侯6晋昭侯7师服8曲沃桓叔9潘父10栾宾11栾成12晋孝侯13曲沃庄伯14晋鄂侯15晋哀侯16曲沃武公17毕万18晋小子侯19晋侯缗20晋献公21骊姬22少姬23士为24荀息25里克26申生27重耳28夷吾29卓子30奚齐31梁五32东关五33优施34杜原款35杜隰叔

    2021-10-10 00:18:55 ·来自浙江
    评论
  • 千里草人

    1唐叔虞2晋燮侯3晋文侯4赵叔带5晋殇侯6晋昭侯7师服8曲沃桓叔9潘父10栾宾11栾成12晋孝侯13曲沃庄伯14晋鄂侯15晋哀侯16曲沃武公17毕万18晋小子侯19晋侯缗20晋献公21骊姬22少姬23士为24荀息25里克26申生27重耳28夷吾29卓子30奚齐31梁五32东关五33优施

    2021-10-10 00:17:45 ·来自浙江
    评论
  • 千里草人

    1唐叔虞2晋燮侯3晋文侯4赵叔带5晋殇侯6晋昭侯7师服8曲沃桓叔9潘父10栾宾11栾成12晋孝侯13曲沃庄伯14晋鄂侯15晋哀侯16曲沃武公17毕万18晋小子侯19晋侯缗20晋献公21骊姬22少姬23士为24荀息25里克26申生27重耳28夷吾29卓子30奚齐

    2021-10-10 00:14:28 ·来自浙江
    评论
  • 千里草人

    1唐叔虞2晋燮侯3晋文侯4赵叔带5晋殇侯6晋昭侯7师服8曲沃桓叔9潘父10栾宾11栾成12晋孝侯13曲沃庄伯14晋鄂侯15晋哀侯16曲沃武公17毕万18晋小子侯19晋侯缗20晋献公21骊姬22少姬23士为24荀息25里克26申生

    2021-10-10 00:13:33 ·来自浙江
    评论
  • 千里草人

    1唐叔虞2晋燮侯3晋文侯4赵叔带5晋殇侯6晋昭侯7师服8曲沃桓叔9潘父10栾宾11栾成12晋孝侯13曲沃庄伯14晋鄂侯15晋哀侯16曲沃武公17毕万18晋小子侯19晋侯缗20晋献公21骊姬22少姬23士为24荀息25

    2021-10-10 00:11:58 ·来自浙江
    评论
  • 千里草人

    1唐叔虞2晋燮侯3晋文侯4赵叔带5晋殇侯6晋昭侯7师服8曲沃桓叔9潘父10栾宾11栾成12晋孝侯13曲沃庄伯14晋鄂侯15晋哀侯16曲沃武公17毕万18晋小子侯19晋侯缗20晋献公21骊姬22少姬23士为24荀息

    2021-10-10 00:11:23 ·来自浙江
    评论
  • 千里草人

    1唐叔虞2晋燮侯3晋文侯4赵叔带5晋殇侯6晋昭侯7师服8曲沃桓叔9潘父10栾宾11栾成12晋孝侯13曲沃庄伯14晋鄂侯15晋哀侯16曲沃武公17韩万18晋小子侯19晋侯缗20晋献公21骊姬22少姬23士为

    2021-10-10 00:09:14 ·来自浙江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