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闲得无聊将以前写的乱七八糟的酱油诗调整一下,又根据剧情编了一些放入小说中,人生那么无聊,何不给自己找些事儿做做,丰富一下自己的生活。
《过往游历综合·其一》
城墙高耸,山水环抱。浮云若轻纱,雾气环城绕。
城外官道,行人匆匆。虽道奔波苦,却展喜笑容。
//2023-08-11
//发布在小说荆楚仙侠志卷一第一章中。
【诗词大意】
巍峨高耸的城墙伫立在前方,周围群山绿水环绕将城池抱在中央。天上几朵宛若轻纱的浮云飘荡在上空,城池周围缭绕着浓郁的雾气。
城门外的官道上,众多行人来去匆匆,口中虽然不断讲着为了生计而奔波的辛苦,脸上却露出高兴满足的笑容。
【诗词分析】
以有我之境描述所见所闻,以诗句介绍主角形象与内心思想。
前段以远处的环境描述主角的内心,以高耸的城墙预示着主角心中高大的理想抱负。周围的山水将城池保护在中心的同时,也将其与别处隔离开来,说明主角将自己内心封锁如龟壳般保护着自己。天空上薄如轻纱的浮云和城池周围浓郁的雾气,预意着主角对未来的迷茫,对自身不不自信的再次描述。
后段以身旁的场景介绍书中民众的生活状态,以次作为过渡,故事开始。官道上匆匆忙忙的行人艰辛的四处奔波,却还能露出开心幸福的笑容,说明城池百姓生活过得还算不错。
…………
《淮阳伏羲陵游记·回忆》
婀娜杨柳环墙绕,
巨石青砖丈许高。
亭亭绿树排排站,
奔波生计折弯腰。
//2023-08-11
//荆楚仙侠志卷一第二章。
【诗词大意】
环绕围墙的杨柳向众人展示自己婀娜多姿的身材,由巨石和青砖砌筑而成的墙壁三四米高,围墙内的绿树亭亭玉立,一排排整齐的站着,为了生计艰辛奔波而折弯了腰。
【诗词分析】
原本为游历淮阳伏羲陵后所做,调整后用于本章。
书中仅以描述丹阳城市令内外的环境,并无其他隐喻。原本意思如下:
以婀娜的杨柳隐喻围墙内的世界对世人的诱惑,又以杨柳比喻想要进入围墙内的人们。将围墙比喻做围城,巨大的青砖巨石作为一道巨大的墙壁,将围城内外彻底分割。
围墙内亭亭玉立的绿树整整齐齐的站着,隐喻进入围城的人们要保持一致,为了大局整体,不能有太过独特的自我,排排整齐的站着隐喻要完全服从指挥,认真听令。围城内的人们同样是为了生计而艰辛奔波,为了给众人遮阳,从而长出了繁茂的枝叶,繁重的压力几乎将腰杆折断。
…………
《年中返乡·回忆》
一众青山着彩衣,
满江春水映晚霞。
未语沉吟空望天,
辞别旧乡返新家。
//2023-08-11
//荆楚仙侠志卷一第三章
【诗词大意】
黄昏,在夕阳的照射下,群山宛若穿上了一件彩色的衣服,晚霞倒映在暮春的江面之上。双目无神的望着天空,不住的沉思低吟却始终未能说出一句,只能目视家乡,默默告辞,返回新家(工作地,外出地)。
【诗词分析】
原意:穿梭在青山绿水之中,再次离开家乡外出工作的人儿,沉默的望着家乡方向,一些告辞的话,想说却始终未能开口,离乡之苦在心中蔓延,为了掩饰自己的悲伤,只能装作抬头望天,欣赏风景的模样,为了生计而辛苦奔波的地方几乎已变成了自己的新家。
书中:两岸风景优美,江水被夕阳映红,李华蕴抬头望天思念着地球上的那个家乡,口中想要说出一些告辞的话语,心里却始终念念不舍,不愿开口,只能乘着孤舟行驶在丹江之上,返回渔村新家。
…………
《剧情幻想·其一》
兽袭城破暮春晚,
女祭怒把凶兽斩。
若问女将谓何人,
楚之妇好氏为潘。
//2023-08-11
//荆楚仙侠志卷一第七章
【诗词大意】
暮春三月,傍晚时分,城门破碎,野兽袭城。女祭一怒之下冲出城外随众将士斩杀凶兽,如果要问如此女中豪杰将领是何人,那是可比妇好的楚国女祭祀潘氏。
【诗词分析】
为书中剧情人物所做,城内众多汉子望着城外兽潮不敢上前,一个女子祭祀却冲出城外怒斩凶兽,将其比喻为商朝妇好,为那些懦弱男子留一丝底面,女人也未必一定柔弱,女子不必不如男。
另一方面介绍战场的惨烈,战士们拼死厮杀,平民百姓均上战场。
PS:作者男滴,别误会。
…………
《剧情幻想·其二》
优势初显避不战。
虎头蛇尾甚荒诞。
问果寻因欲解惑,
暂借月光进山探。
//2023-08-11
//荆楚仙侠志卷一第七章
【诗词大意】
丹阳之战,敌方优势已初步显露却避而不战,气势汹汹而来,却虎头蛇尾的退军,表现十分荒诞。熊彻跟城南将士问询想要了解经过分析原因,想要知道对方为何突然撤军,天色已晚,只能借着月光度过丹江,进山中探查。
【诗词分析】
本诗为剧情所做,无其他隐喻。
原因:作者写的时候正在处理一件事情,虽然结果还算可以,但是太过诡异,问了很多人无果之后,只能自己熬夜查找原因。
PS:最后也没结果,那几天十分的狂躁暴躁。
…………
《剧情幻想·其三》
天外一箭惊为仙,
熊熊神火降人间。
覆海巨浪冲天起,
决胜千里身未现。
//2023-08-11
//荆楚仙侠志卷一第八章
【诗词大意】
一支巨箭从天外飞来,斩杀一众敌人,被探查之人惊叹为神仙降世,熊熊神火瞬间燃起,突然降临人间,将未死亡的众人尽数焚烧。滔天巨浪犹有覆海之能冲天而起,浇灭火势。未曾显身就在挥手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
【诗词分析】
本诗为剧情幻想,无其他隐喻。
只是为了烘托一下角色的强大,将书中剧情整个做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