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人前竭尽全力的表现自我,但事实上,他们表现的不是真实的自我,而是他们可以呈现出来的“完美状态”。
但是,如果你已经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很多了,那么获得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你不要再让自己戴着假面具了,因为一个人的魅力源于真实的呈现自我,这样的人才是最受欢迎的。
不相信吗?
美国历届总统大都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风度翩翩,赋予人格魅力。肯尼迪总统受到美国公众喜爱的程度,恐怕是美国历史上所少见的。然而,肯尼迪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他曾经试图在朱湾(地名)入侵古巴,结果遭到惨败。像这样大的军事事务,无论发生在怎样出色的领导人身上,普通人都会认为他会给领导人的形象大打折扣,令人费解的是“朱湾惨败”非但没有降低肯尼迪的个人声誉,反而使他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和贴切——人们更加喜爱这位“也会犯错误”的总统了。
比起完美来,人们往往都更喜欢真实,真实是一种勇气,一种对于自我的接纳。
就像完美的地球不会嫌弃自己不够完美,潮汐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一样。
尽管人们追求完美,真正面对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时,却不敢相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从古至今所谓无过的圣贤,有谁曾经见过呢?大部分人是有缺陷的,就算你竭尽掩饰,大家仍然心知肚明。
社会心理学家阿龙森,通过实验证明什么样的人更受欢迎,他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演讲会上有4位选手,两位才能出众,而且几乎不相上下,另两位才能平庸才,还能出众的选手中,有一位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饮料而才能平庸的选手中也有一位打翻了饮料。
如果是你,你会喜欢哪个人呢?实验结果表明:才能出众而犯过小错误的人,最受欢迎才能平庸,而犯同样错误的人最缺乏吸引力。
你的选择是否也一样呢?完美的人或许大家都期待,但是真的出现的话未必是最受欢迎的。
这个实验其实就像人们展示了一个有利的命题:白璧微瑕比洁白无瑕更令人喜爱,小小的错误会使而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更增加一层,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犯错误效应”。
你看,人们都能够接受不完美的人,你又何必耿耿于怀于自己的不够完美而去掩饰呢?
没有人怀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古训的合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坏透的人肯定不受人欢迎,可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好人也常常让人难以承受,处处要求自己完美无缺的人,不仅让自己不理,维艰也让周围的人窒息,这样的好人总是给身边的人带来无穷无尽的压力。
而一个人只有充分展示出自己人格真实的一面时,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闪耀着人格魅力之光的人是可亲的人,是令人可以接受,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人,即使偶尔犯错误,也只能使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更生动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