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霜烬

梧桐霜烬
梧桐霜烬
黪谶
古典仙侠 1.7万字53人读过
书架
一个人,一座城,一段故事,一城梧桐;一把剑,一家国,一条边境,一尊剑仙。
  纵你以一国之力压境如何,吾有一剑,定不负身后黎民百姓,不寒天下万民之心。
剑道 仙侠 智商在线 国运 历史脑洞 暂无内容风格
开始阅读 新用户下载纵横APP免费看
第六章 早朝 2023-08-29 13:49:29

目录(共 7章)
正序

进入作品目录 查看更多
作品试读作品圈子
发布评论

楔子

燕军八万蹄声响,忽如雷动震边关。

帝国北面的一座小城,从安静的睡梦中惊醒。

不是大官回乡,更不是什么盛会,而是——战乱。

史书记载,祥瑞四年,秋,北面的燕国调动了三十万铁骑开过南晋的边境。

燕军出奇不意的向东方的海陵攻去,而南面晋国征北将军所率的守军大量集中在中线。

海陵的水,陆两线都被攻破,晋国的权贵们意识到,再没有人防守东线,国都建业就得拱手让人了。

至于主力为什么走中线,很简单,从国都建业出发的大军,走的远了,充裕的国库拨下来的银子就多了,领头的贪官们手上赚的就多了。

于是,挤下长平侯上任的新征北将军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中线,毕竟西线,太远了一点,谎也圆不过去。

在当朝太后的支持下,太后的亲弟征北将军孙寒和太后一脉的兵部尚书杨平在朝堂上力排众议,为太后一党的小金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直到东线被攻破,这帮人还在克扣粮晌。

被太后一党挤出朝中,未到不惑之年便被迫称病赋闲在海陵不远处老家的长平侯司长安冲破重重阻力,仅领了一万亲兵和三万临时拼凑起来的兵马,开赴海陵一带。四万良莠不齐的临时队伍,竟与攻破东线的九万先头燕军对峙了起来。

平日里凉爽的秋风吹到人的身上,如刮骨一般疼痛。

幕色下,一个身着补丁粗布衣裳的消瘦小男孩从死人堆里爬了起来。男孩吸了吸家乡这再熟悉不过的空气,一股浓浓的血腥气便涌进他的鼻腔中,让他差点将早上吃的馒头吐了出来。

身为一个孤儿,每天能吃到一个馒头便已是他最大的愿望。

他摸了摸自己的脸,发现早已被鲜血所染红,他随即又意识到了什么,迟钝的摸了摸后背,一阵剧痛传来,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被凶狠的燕兵来上了一刀子自上而下,虽说不深,但一直划的很长。

男孩从小吃苦惯了,也经常遭到同龄人的白眼和打骂,这些年,他身上的淤青和伤痕就没消过。

这样的伤,对于那些娇生惯养的公子哥们可蒙足以“致命”,他却只咬咬牙,靠着顽强的意志力让自己不倒下。

他靠着记忆,向村子唯一的小溪边上走去,想借溪水洗洗脸。

来到小溪,他正想捧水洗脸时,却发现溪水也早已被同乡的鲜血染红。

他停下了动作,变得迷茫,手足无措,他感觉做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从小,身为孤儿,他靠着村里的长辈们救济着过日子,村里的人们,是他的恩人,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人,更是唯一认识的人。如今,对他而言的至亲们一朝之间便全都与他阴阳两隔,他岂会不伤心,岂会不绝望?

战乱来的太快了,飞驰而来的北燕铁骑在人们还没有接到预警的情况下便已攻破了防线入城,他们占据了大半个海陵郡,并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霎时间,海陵血流成河,官员中唯一拼死抗敌的郡守也已战死沙场,被燕人吊在郡城的城门上示众。

月色下,小男孩孤寂地走着,他的破茅屋已经被马蹄踏毁了,村子也都毁于一旦,他想找一个栖身之所,想求一个让他杀敌报仇的机会。但他不知道,他走向的是海陵的南部,唯一还在南晋控制下的海陵地界。

几步路,对他来说却无比的漫长。秋夜的寒冷,呼啸的秋风,渗血的刀伤,无不摧残这他弱小的身躯。

也许是几里的路,在他的体力即将透支之时,他看到了前方的灯火,还有灯火前的一个健硕的人影。

他用尽了最后的气力,朝着那道亮光走去。

百丈的距离,他却仿佛走了千里一般,在那抹亮光前耗尽了最后的力气,还没看清那道人影,便眼前一黑,重重的倒在了他面前。

正在练剑长平侯司长安回头时,正巧看到男孩倒在了他的面前,一向心善的他也不管男孩的身份,也不管他的目的,迅速喊来了军医,并探了探男孩的鼻息,一把将男孩抱到自己帐中进行救治,在确认男孩生命无忧后,才松了一口气。

司长安依稀听见,睡梦中的小男孩嘴中还在呢喃着,以后要屠光燕人,为至亲报仇。

第二天,司长安再从战场回到帐中时,男孩悠悠转醒,司长安随即坐到他身旁。

男孩出奇的冷静。

司长安开口,打破了僵局。

“孩子,你叫什么,来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我没有名字,但长辈们都叫我小桓,我的长辈们都被燕兵杀了,我想报仇。”

司长安思索了一会,随即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仿佛在内心中下了什么重大的决定一般。

“从今往后,你便姓司,名桓,是我司长安的义子。”

听着救命恩人的言语,男孩愣了一下,很快便反应过来:

“司桓,谨遵义父教诲。”

下一章 APP内阅读新用户畅享7天免费
暂无评论,点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