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文元年。
北平,燕王府。
“你说什么?李景隆带五十万大军来攻?”
朱高炽直接一哆嗦,那强壮的身躯立即把几案顶开,发出刺耳声音。
几案前站着几乎虚脱的传令兵,他带回来的消息足以让人震惊。
曹国公李景隆带五十万兵马,直奔北平城而来。
燕王府众人瞠目结舌,这个消息就像炸雷,把人都震傻。
燕王朱棣段前时间带兵去大宁借兵,北平城里只剩万余老弱病残。
以万余人对抗五十万大军,哪怕这些人都是铜头铁骨也做不到。
朱高炽脑袋里乱哄哄的,过了片刻总算回过神。
“我这是穿越到大明靖难之变时期啊?”
朱高炽原本是个996的普通打工仔,不想喝多了睡过去,醒来就到了这个陌生地方。
现在终于搞明白了,真是哭笑不得。
“世子,此地不可久留,请世子下令,携王妃速速离去。”
朱高炽的侍卫长大急,立即劝说。
然而此话却遭到众人一致反对,原因也很简单。
北平是朱棣大本营,丢了北平,朱棣就算打败宁王也没有用。
朱高炽终于从混乱思绪中回过神,众人的争吵令他厌烦。
他知道历史上朱高炽真的成功守住北平城,可是他穿越后,历史还会不会照着以前的路走?
谁也不能保证。
他的忐忑来源就是这个。
朱高炽猛拍桌子,发出巨大声音,脸色阴沉,随后起身。
“好了!请姚师去后院”说完他便离开。
朱高炽边走边思索,打还是跑两种不同的办法在他脑海来回盘旋。
打,虽有很多鱼腩,但是五十万大军,那么多人,不容易应付。
跑,这就更扯淡,北平一旦失手,朱棣必败。
他是燕王世子,更加不可能存活,所以没办法,只有死守。
当然现在的朱高炽了解剧情走向,还有现代人的经验,要做得比原先更好。
前世他就很喜欢看大明历史,尤其对朱高炽的政策很欣赏,现在有这个机会可以施展抱负,他必定珍惜、努力,打造巅峰王朝。
朱高炽很快就谋划好了,先是来到后院,向燕王妃请安。
徐皇后乃是徐达之女,在燕王府里极有威望,如今的事情,只有请她出面才能压住所有人的躁动。
燕王妃命人请朱高炽进去,朱高炽并未直接说明问题,反倒是先请安。
不久,姚广孝一身黑衣来到后院,朱高炽这才将事情和盘托出。
朱高炽询问道:“母妃,如今情势危急,该如之奈何?”
燕王妃极为震惊,过了片刻才缓缓道:“大师看如何?”
“世子待如何?”姚广孝并未直接回答,反倒是将问题丢给朱高炽。
朱高炽假装脸上显现犹豫之色。
燕王妃忽然起身,注视着朱高炽:“北平城绝不能放弃!今放弃是死,不放弃也是死,为何不拼一次?”
朱高炽点点头,“是,母妃说的极是。大师,还请指点。”
姚广孝呵呵笑两声,走动几步,缓缓开口:“世子,事到临头,只需要勇往直前,逃避是逃不了的,李景隆带五十万大军也好,一百万也好,只要守好北平,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
燕王妃又接着补充:“炽儿尽管放手安排,我与姚师都会助你,北平城中有谁胆敢不听话,尽管杀之。你父王那儿我去说。”
朱高炽忽然充满必胜信心,历史上的朱高炽都能守住,没道理他守不住!
不就是李景隆吗?大明战神,何惧之有?
走出后院朱高炽意气风发,昂首挺胸,既然已做决定,那就不要再想其他,努力做到最好。
朱高炽立刻召集众将于校场集合。等众人集结完毕,朱高炽走上点将台,脸色肃然,对众将发表演讲。
“朝廷派了五十万大军而来,要围剿我北平城,我问你们,怕还是不怕?”
众人皆不吭声。
朱高炽提高嗓门:“说不怕那是假的!你们不怕我还怕!五十万大军,那是多少人?就算五十万头猪都能把北平城门冲开!”
众人还不吭声。
朱高炽丝毫不以为意,“可是怕能解决问题吗?你们要是实在害怕,现在就可以打开城门,迎李景隆进来!我绝不怪罪!”
“但你们要想好,朱允炆会不会原谅你们。以他刻薄寡恩的性子,我朱家人尚不能容,岂会容你们这些叛将?”
“非是我吓唬你们,但自从我们举起反旗那一刻就已经没有退路。
大明江山是高祖皇帝带着千千万万的人打下来的,这些人有些是你们的先祖,有些是你们的亲戚。
高祖皇帝冒着偌大风险赶走胡虏,不是为了让咱们朝不保夕,不是为了让你们活在恐惧的阴影里。
而是要让你们,千千万像你们一样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必忍受异族统治!
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众志成城,我们丝毫不惧!
五十万大军中,有二十万都是南方大军,隆冬时节他们不适应气候。
还有十余万人是民夫,剩余二十余万大军,有多半都是多年未打过仗的膏腴子弟,真正精兵,也只有三五万人。
再者李景隆毫无作战经验,若是耿炳文来,我带着你们逃跑,可李景隆不过是富家子弟,见了血都会吓得尿裤子,你们怕什么!
北平城高大坚固,就是再多来二十万,你们又怕什么?
现在告诉我,你们还怕吗?
我们只要坚守几日,等父王回来,就是他灭亡之时!”
朱高炽的忽悠很有作用,尤其是最后的分析,大家也不知真假,但句句都是实话。
南方兵确实不适应北方的冬天,五十万大军中确实有很多都是膏腴子弟……
“不怕,不怕!”众人齐声高呼。
朱高炽道:“好!接下来分派任务。”
“李文昌——你负责九门防守,务必要坚持住。”
“胡海,你作为二队,一旦李文昌守不住,你要立刻顶上去……”
朱高炽分派完任何,满头虚汗,刚想去查看城防,只见又一个小兵跑过来。
“报,不好了,百姓听闻朝廷大军将至,乱作一团。
如今全聚在安西门处,有作乱风险!”
朱高炽心头一沉,忙问:“有多少人?”
“不下万余!”
朱高炽顿时吓得浑身冒冷汗,暗道:“如今这时候最怕城中人心不稳,一万人乱起来,能让全城大乱,必须尽快安抚。”
“备车,去安西门!”
你说要是人没死,还能演一出苦肉计收买人心,人都死了还这么弄?还是在守城的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亲儿子,写的和傻子一样,
废话,那个父亲给自己儿找媳妇会找丑的。
燕王世子在燕王府还有啥好顾及的,燕王不在家世子最大,当面给王妃面子,之后该咋办咋办,还能让不听话的家奴欺负了?
主角太悲催了遇事也只能无能狂怒在,主角在穿越前肯定是个妈宝男
李景隆是第一代,男主孙子朱祁镇是第二代。
确定?北平不是元大都么?
火炮射表你都懂,穿越前也是一个人材呀[歪头笑哭]
英国的女皇,日本的天皇,阿拉伯的皇族都被你吃了?
两宋好像很有钱。
少了起码乘个10。
多更点,大哥
能不能多更新几张
百姓聚众出逃,展现了朱高炽在处理突发事件当机立断,迅速控制事态的能力 ,敢于负责、临危不惧的处事风格。
什么东西?!
庞康:我的海天豆瓣酱也不吃吗
马未都:凡事比别人多想一步,你就超过了大部分的人 。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舒云卷,宠辱不惊。
半夜三更子夜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爱人妻子老婆问:你是那个何人谁?
因为已知事物已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思维与日常生活中了,与其努力去改变外在的人,事,物,不如改变他们的内心来省事得多。苦苦纠结外在的人、事、物不得结果,只有新的成果展示在他们面前时便改变了一切。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