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到中年
夜幕低沉,位于江北市市中心的江北电视台办公大楼早已经褪去了白天的门庭若市,成为了这座人造钢铁丛林中的一员,悄无声息地耸立在沉寂漆黑的市中心黄金地段上。
大楼三十五层,一间普普通通的办公室中依稀能看到些许微光,凡是在电视台工作过的员工们肯定都能一眼认出那正是电脑屏幕在夜间模式下发出的亮光。不用说,肯定又是哪个不走运的家伙被迫在单位连夜加班赶稿子。
财经频道编辑办公室,敲下了最后一个句号的苏凡伸了个懒腰,将上身重重地靠在椅背上,脸上满是浓浓的疲惫。
作为江北市电视台财经频道的编辑,苏凡今年已经年近四十,和他同年进入单位的同事们这些年不是外调就是当上了领导,只有他耗费了整整十五年的光阴到现在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撰稿编辑,从当年的“小苏”变成现在的“老苏”,依旧不辞辛苦地奋战在新闻撰稿的第一线。
端起手边已经凉透的咖啡,苏凡美美地灌了一口,然后才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开始感受完稿后那种来之不易的轻松。
“哎,总算是搞完了,还真是岁数不饶人啊,现在熬个夜就腰酸背痛的。”放下杯子,苏凡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嘴里忍不住感慨道。
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光鲜靓丽,在市电视台苦苦打拼了十五年的苏凡并没有过上财务自由的幸福生活,反而依旧会为了柴米油盐斤斤计较,拿着不到五千块的工资省吃俭用。
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短视频和自媒体对电视台这种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更是让他这种老派电视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列入单位裁员的生死簿。
就像今晚,随着市里面正式批准并公布了地铁一号线的线路规划,原本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的他一句话就被主任给留了下来,通宵达旦地赶制一篇有关“地铁一号线建设对江北经济发展促进和推动”的专题报道。
经过整整四个小时的奋战,苏凡终于赶在十二点之前完成了上级交待的任务,可以回家睡个好觉。
一边想着,苏凡再次提起一口气,坐直身子重新握着鼠标开始从头审阅起了自己刚刚完成的稿子,进行精修。
精修,这是苏凡干了十几年编辑养成的习惯,凡是他自己撰写的稿件,都会在完稿后第一时间进行一次从头至尾的校准,以保证通篇不会出现那些低级错误。
随着目光再次从专题报道上划过,苏凡的视线最终停留在了一张名为“江北市地铁一号线线路规划图”的图片上,下意识地抿了抿嘴唇,眼中闪过一抹失落。
就在上个月,他和妻子林秀芸拿出了家里全部的积蓄二十万块钱在市里付了一套学区房的首付,为得就是即将上小学的女儿能够进入一个好学校。
当初看房的时候夫妻俩其实就遇到过一个据说在地铁沿线的房源,不过后来由于价格太高只好作罢,现在看来,如果当时真的咬咬牙把那套房子拿下来,绝对会占个大便宜。
只可惜,现在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是枉然了。
“唉,要是能早一个月知道这个地铁线路规划那该多好啊!”苏凡不由得叹了口气,言语中满是无奈。
对于他这样的平头老百姓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两眼一抹黑,任由一个个难得的机遇从指头缝中溜走,却毫不办法。
收拾心情,苏凡没有继续后悔当初买房的选择失误,强行将目光移开,继续检查起了下面的稿子。
足足花了大半个小时,苏凡彻底完成了整篇稿件的修改,保存后直接发送给了编辑部主任的工作邮箱。
一切完毕,苏凡看了眼手机,已经是快到凌晨了。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两条微信先后蹦出屏幕,出现在了深蓝色星空的手机桌面上。
“老公,生日快乐!”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妈妈给你准备了生日蛋糕哦。”
看着妻子和女儿发来的信息,苏凡嘴角勾起了一个温馨的笑容,顿时觉得全身地疲惫减轻了许多。
“媳妇,我这就回去。”
“乖女儿,爸爸回去买烧烤和奶茶给你,好不好?”
解锁手机,苏凡飞快敲出信息,然后按下了发送键。
“好的,别买太多,带点烤菜回来就行,小孩子晚上吃太多肉不消化。”
几秒钟后,妻子秀云再次发来了消息,后面还附带了一个笑脸。
“好的。”找出一个剪刀手的表情,苏凡简单地回复了两个字,脸上的笑意更加温暖。
发完信息,苏凡不再耽搁,随手将手机塞进包里,快步朝着办公室门口走去。
可就在苏凡即将推开办公室大门的时候,一阵剧烈的抽痛从胸口处传来,瞬间袭遍了全身。
“额~~~”
突如其来的剧痛让苏凡忍不住呻.吟了一声,紧接着眼前一黑,整个人直挺挺地摔向了地面,失去了意识。
东西南北不够扯淡
一边说跟前世的老婆感情多好多好,一边开后宫也是够恶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