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1165488

书籍1165488
书籍1165488
新作者jn3QzX
古典仙侠 5004字连载中
更新时间:2022-12-05 23:27:54
九国纷争过后,大乾一统天下,大乾第三任皇帝,国号应天,其嫡长子,李承禄,本书主角,从小娇生惯养,在他十岁时一场大病,生活迎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整个皇朝也将迎来巨大的变化。江湖纷争,朝堂博弈。本书有仙人,有江湖,有朝堂,我能想到的,都加进去。并且本书无大纲,设定暂不全,边写边想,争取每日一更。
古典仙侠 武侠 江湖
开始阅读 新用户下载纵横App免费看
第一章 初见 2022-12-05 23:27:54

目录(共 1章)
正序

进入作品目录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初见

应天六年

大乾皇宫内,皇帝在书房中单独接见着一名老道士。这老道士一身素道袍,头戴莲花冠,白发中还掺杂着些黑发,容颜却不见得老,颇有书上常说的,童颜鹤发,仙风道骨,十分神仙。皇帝的脸上带着一丝愁容,缓缓问道:“真人刚刚看过禄儿了,怎么回事?太医们什么法子都试过了,只是这病症丝毫不减,真人可有办法?”老道士似乎早有了答案,说道:“陛下放心,我已将金丹给皇子服下,并运气疏导了一番太子身体,暂时是没有大碍了,隔天就能好。”老道士顿了下,说道“但劫数已落定,李家的劫数落到了皇子头上,皇子本该在出生时便夭折了,可冥冥中又有着一股气运一直护着他,况且皇宫紫气盎然,皇子又有皇运护身,才能到现在安然无恙。”皇帝想到了些什么,问道:"劫数?可为何平安无事十年,现在却来了劫数?"老道士微微抬起头,仿佛看穿了皇帝的书房,看向了皇城的天空,在旁人眼里,皇城的天空是宁静的,甚至因为是皇城,天都要明朗些。可老道人眼里,这皇城上空,虽是紫气冲天,但有一线黑色,隐隐约约,要落到了东宫。老道士收回目光,回答道:“这本该是李家的劫数,皇运紫气拦不住,之前护着皇子气运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因此劫数开始缓慢落定了”老道士停顿了一下“但是,这劫数已被消耗的差不多了,贫道需要带皇子回龙虎山修行,瞒天过海,以逃过天劫。”皇帝愣了下,问道:“你要带禄儿出家?那可不行。”老道士摇摇头:“非也,贫道只是带他入我龙虎山潜心修行,做一场师徒,却不入谱牒,不必出家。贫道已探天机,五年后天劫自会散去,到时候我自会把皇子送回来”皇帝想了想:“真人此次下山,恰逢禄儿遭此天劫,可是已经知道了某些天机?”老道士点点头,说到:“贫道的确在下山前算到了些东西,但是天机不可泄露,贫道只能说,皇子与龙虎山有大缘”皇帝起身,背起手,缓缓走到书房窗前,看着院中的梧桐树,点头答应了。随即又补了句:“我儿自幼顽劣,她娘走得早,我一直很愧疚,他做错了事,也不肯狠狠责罚他,也借此机会,希望真人好好磨练我儿一番。”老道士作揖道:“陛下且放心,贫道徒弟少,但个个儿都挺好”一说起教徒弟,这位老真人颇为得意。“另外,我会安排禄儿的天干死侍跟随汇报禄儿的情况,希望老天师莫要介怀。”皇帝说道“若是有江湖人士逞绿林之勇,也不用打扰到真人修行。”老道士思量一下,说道:“陛下思量甚多,贫道只管领走徒弟便是。”皇帝拱手道:“那就有劳真人了。”老道士作道门揖首还礼,说道:“贫道告退。”

老道士退出御书房后,便随风一动不知所踪了。皇帝唤来自幼陪在身边的书童,如今翰林院院院首,师从当今的书院院长。“景清,你觉得这位老真人的修行几何?”皇帝已坐回龙椅,一遍写着折子,一边问这位已入儒家修行达到了立命境界的儒生。“回陛下,赵老神仙在龙虎山辈分极高,比如今的龙虎山掌教还要高出两辈,修为上我已是看不清了,但我可以肯定,已达道门的天人合一境界,到此境界,看不出修为,仿佛与凡人无异,我觉得甚至已经半只脚踏进了那道门槛。”皇帝听闻,心情颇好,点点头,说道:“禄儿倒是运气好,天上掉下个好师傅,不像我,现在想起那老匹夫的拳头还是觉得疼。”景清回道:“太子有此师傅,五年内安保无恙,自然是好的。”皇帝长舒一口气,颔首喃喃道:“好就行。”

说起这李承禄,是皇帝的嫡长子,不仅是皇帝的宝贝疙瘩,连那皇太后也是宝贝的不得了。早在李承禄三岁之时便册封太子,搬进东宫,轰动一时。但文武百官皆不以为然,这不仅仅是因为李承禄是皇帝唯一的儿子,也是因为李家做皇帝还真不一样,李家皇帝不喜好纳妃。乾太祖打天下前已有妻室,妻乃当时权贵之一云州高县县侯之女,可这后来的太皇太后,自幼习武,性情顽劣,脾气火爆。太祖建立基业前便不准太祖纳妾,传闻早年太祖打天下时,还未太成气候的时候,手低的下人还能偶尔看到太祖在私底下被太皇太后扯耳朵呢。但是太祖从未说过太皇太后的半点儿不是,文武群臣都知道太祖是真心喜欢她,并且太祖早年受县侯帮助颇多,便是半点儿委屈不让太皇太后受的。太祖建立基业后,群臣上书,请求太祖开后宫广纳妃,延子嗣,为大乾,为李氏宗门延续着想。可太祖皆以年事已高,把李氏壮大的重任推给了嫡长子,也就是高祖皇帝。而高祖皇帝幼时便被太祖说了门亲事,联姻江南最大士族宋家的嫡女,也就是现今皇太后,宋氏。虽然是联姻,但是高祖与宋氏也是两情相悦,更是受太祖影响,对妻室宠爱至极。但是由于太祖把担子推给了他,待高祖登基后,群臣早朝必有此事,这毕竟理由正当,只要是上了年岁的大臣,都看重此事,凡称帝者,不广延子嗣,这江山如何能长久?高祖实在是受不了群臣的谏言了,便开后宫纳妃了。可这后宫选妃之事皆由太后掌管,皇太后可是士族嫡女,自幼聪慧过人,这都成了皇后了,还管不好这小小后宫?于是这选妃啊磕磕绊绊一年多没个结果,群臣又开始天天催天天闹,这都选了多久了啊,咋还没个人选?后来太后迫于前朝压力,当时便随便纳了几位家世不错的女子来封群臣的口,一来呢,不想因为这事儿叨扰到皇上,二来呢,自己娘家也说自己不能这样,娘家都不支持,这女子还能怎么办。但这后宫嘛,依旧被皇太后治的死死的,高祖也极少去其他嫔妃那儿过夜。

等到了应天帝这儿,又有不一样了,应天帝年少游历江湖,救了位女子,结果却是昔年蜀国的王室遗孀。往上溯源其祖是昔年蜀地剑仙,葛亲王,蜀皇的二弟,自幼不喜朝廷,年少游历江湖,被高人收徒,习得一手的高超剑术。蜀地多剑修,但那个时代,葛亲王在蜀地可谓是独占鳌头。但这位亲王下场可谓是一个字,惨。蜀国国都即将被破,大军阵前,一人当关,剑气森然。凛冽的剑气,一般的步兵冲上去就是去送死,但是一人终究是难挡一军。在大乾精锐玄甲重骑的轮番冲阵下终究是气竭身死。终究还是没有到那传说的陆地神仙境界,无法一气轮转,沟通天地,生生不息。但是这位剑修也为江湖留下一笔浓墨色彩,一人斩玄甲龙骑近两千甲,硬是让昔年声名赫赫的玄甲龙骑几乎重组,那次战役后的玄甲龙骑修养了不少时日。而这蜀地剑仙,被大柱国将军以战车五马分尸,四肢阵前喂狗,其头悬与大军前锋账前,在拿下蜀国国都后,便悬于正门一月有余。城内国民悲痛不已,但敢怒不敢言,大柱国一直派人守着,想救的人,杀无赦,并且一起挂于城前。有那么一些江湖绿侠儿一腔热血,不忍看昔年的江湖剑仙,为守国都而死的葛亲王,尸骨不全,还要受这悬头折磨,想要趁着夜黑去救下,都被军中高手和弩箭杀的干干净净,挂了一边的城墙。虽然葛亲王死了,但是他的妻室们早在大军到来前就隐姓埋名消失了,这也是他为什么心甘情愿,了无牵挂的,送死。而这应天帝好巧不巧,遇到的就是他的后人。她,天赋异禀,早早被剑池的掌门看中,幼年时期便给出了一句不输葛聂,有望突破陆地神仙。两个人相识于江湖,互生情愫,才有了后来剑池关门徒弟偷跑,大乾太子带着御林军拦剑池高手,但为何这位已经一品的女子剑修为何红颜薄命,在生下李承禄后不久便去世,一直都是一个谜。几年后应天帝再立新后,林宰辅之妹,林虞,相貌上也算是倾国倾城,但却是一个哑巴,群臣一直对此私下有议论,但从来不敢明说。早些年,林虞与皇帝有过数次见面,可惜那时妾有情郎无意,等到皇后去世,朝廷需要立新后,林宰辅私下与皇帝说了此事,宰辅至亲,地位和相貌品性都是说得过去的,一来二去,这新后就这么定了下来。这可惹了皇帝后宫那几位不高兴了,应天帝后宫人少,却都是早些年与应天帝有渊源的女子,更多的牵扯到朝廷格局,各大世家的利益关系。这新后都眼红着呢,怎么说这新后也该是从他们人堆儿里立出来,半路杀出个陌生人把这新后抢了,心里都憋着火呢,知道是当今宰辅的妹妹,却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了。当今林宰辅,朝廷文臣之首,资历虽不及老太傅,但手腕儿和学识,不谈别的,大乾树敌众多,但林宰辅依旧把北蛮南夷都治的死死的。后宫中人想要动这新后,得掂量掂量家族能否受得起林宰辅的怒火了。

东宫,紫金阁,是大乾太子居室,大乾皇城占地极广,东宫更是豪奢至极,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初到此地的人,多是连路都分不清。紫金阁院内也有一颗梧桐,只不过没有皇帝御书房外的那颗来的高大,这颗梧桐是在李承禄出生后皇后亲自种下的,因此这梧桐树与李承禄同岁,又因为是皇后种下的,李承禄从小对此树倍感亲切,悉心照料。而今,树比人高,枝繁叶茂,近日却掉了不少叶子。

“玲儿,我想喝水了”李承禄在床上无奈的说道,刚刚醒来,口干舌燥,心情也是极其烦闷。

“殿下你醒啦!水马上就来”名叫玲儿的侍女立马起身倒水了,边倒水边说着“殿下你终于醒啦,皇上和皇太后都急死啦,太医们都没办法,医圣先生又到处跑,离着远着呢,不过今儿个有个道士来看过你,果真是得道的老神仙,上午给您把完脉,下午就人醒了。”说话间已经把茶水端到了床边,扶着李承禄坐了起来。玲儿突然身子一愣,腰间有条蛇在滑,玲儿娇嗔的笑道:“殿下!!人刚醒就不老实了是吧?”李承禄坏坏笑道:“我才十岁,玲儿,大病初愈,需要温暖一下”玲儿也不管这小殿下的咸猪手,端起茶水“快喝点儿水吧,殿下,我马上去通知皇上和皇太后,想必他们高兴极了”李承禄惺惺然的收回手,让玲儿喂着他喝了水,便又躺下了。安顿好了太子殿下,玲儿便兴冲冲的去告诉皇上他们好消息了,出去的时候还不忘对守在外面的红拂说道:“殿下醒啦,我去通禀皇上,你快快进去侯着殿下”说完便一溜烟儿的跑了。李承禄因为感受到腹中一直有股暖意,仿佛有股力量在通往全身,整个人一直暖暖的,不一会儿睡意就又来了。红拂守在门内,见殿下睡意又来,便静静地侯着。

不一会儿皇太后到了,红拂立马躬身行礼。皇太后见李承禄还睡着,便问道:“禄儿不是醒了吗?怎地还睡着呢?”红拂欠身答道:“太子殿下刚刚是醒了,起身坐了一会儿又睡下了。殿下大病初愈,可能身子还需要修养,便没有打扰殿下。”皇太后听完点点头,走到床边,探了探李承禄的额头,见他呼吸平稳,没了之前的难受模样,便放心了许多。说道:“醒了就好,醒了就好。”见李承禄没有大恙了,皇太后便起身,并对着门口的大太监赵公公说道:“赵公公,叫那群没用的太医们准备些药膳补品,待禄儿醒了好好补补,这事儿再办不好,哀家就叫陛下好好和他们聊聊。”“嗻,太后娘娘,咋家这就去办”说完便去往了太医阁。皇太后转身又对着玲儿说道:“皇上近日政务繁忙,禄儿有什么情况先来禀告我就是了,好好侯着”玲儿躬身道:“是,太后娘娘”待太后带着宫女公公们走后,红拂冷不丁掐了下玲儿的腰,问道:“你不是去禀告陛下去了吗?怎地太后娘娘来了?”“皇上忙着呢,景和告诉了皇上,说皇上晚些来,就赶去通知太后娘娘了。”玲儿说道。

两女同时望向望向太子,眼里都是柔情。

其实她俩只比太子大两岁,从小跟着太子一起长大,虽然是侍女,但在这皇宫里,也是一等一的婢女,平时的御医侍卫公公们看到,也是要尊敬着呢。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太子的贴身侍女,也是因为这两人是当年皇后娘娘带入皇宫的人,从小在皇宫也是关爱有加,皇上对她们两也是甚好。太子出生后几年,一应照顾都是她俩负责,最开始都是些轻活儿,还会有些嬷嬷们教着,后来很快便熟练了,没了老嬷嬷,紫金阁除了她们就没什么婢女了。她们两个如今已是金钗之年了,虽年纪不大,但偌大一个紫金阁,管理的是有条不紊。其他侍女当然是有的,只是都是他们两人管着,都是些干杂事儿的,照顾太子殿下的生活的,可就只有她们俩。太子殿下从小也只让这两人伺候,换了人可就不乐意了。听旁人说,让她们照顾太子殿下,是当年皇后的意思,就像是提前两年给自己儿子找了两个童养媳似的。皇帝陛下在这东宫内也给了她们俩极大的权限,众人们也就懂得是什么意思了。

两人心思各异,只是大抵都是想着太子好的,如今太子终于有痊愈的样子,都松了口气。

大乾帝都天都城,人口众多,面积极广,而皇宫九宫城就占三分之一。天都城最高的建筑,摘星楼,是属于书院的建筑。有那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传世之称。是书院墨家联手打造,花费了数年时间,一般人想上去都难。竣工之后,高祖偶尔会来此登楼,还评价到,一览都城与江山,顿时又觉得人生得意。因此,城内的达官贵人们总是肯掏大钱登楼一观才行,这要是才子佳人登楼,写出了那么一两首佳作,那可就是在坊间的传奇了,指不定金楼的姑娘们愿意主动倒贴呢。

老道士此时就在这摘星楼顶楼,身边还有一位同是素衣鹤发的老先生。老道士捋着胡须说道:“平地起高楼,众楼绵延似龙脊,不愧是京城,这风景是不错”

下一章 App内阅读新用户畅享7天免费
暂无评论,点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