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急雨骤,夜色苍茫。
一道雷电如张牙舞爪的苍龙,踏破虚空降临,赫赫天威之下,万物惶恐。
苏长河感觉自己在坠落,猛地从梦中惊醒,刚想爬起来,拍拍身上的雨水,继续参观明孝陵,却发现这里,似乎不是孝陵的台阶上。
“醒了,醒了。皇上醒了,快传太医,苍天保佑啊……”
一位头戴三山帽,额头缠着白布,身着蓝灰色蟒袍的太监,扯着中性的嗓音呼喊着。
苏长河瞬间呆住了。
皇上?
自己该不会从南京跑到横店去了吧?
这是哪个剧组的?
转头看去,大殿内灯火通明,天花板上,雕刻着蟠龙图案,极为逼真。
金扉之上是二龙戏珠。
正中央,一方形平台,上面摆放着金漆雕龙宝座,金漆雕龙屏风。
宝座之前,有甪端、仙鹤和香筒等物。
平台之前,还有四个铜胎掐丝珐琅香炉,此时正燃着檀香,袅袅生烟。
再远点,还有大龙柜。
“这布置,怎么那么像明故宫的乾清宫?”
苏长河暗暗嘀咕了下,感觉头有些痒,抬手摸了下,一阵疼痛钻入骨髓,与此同时,一股陌生的记忆涌入至脑海之中。
这记忆的主人,名为朱允炆!
朱允炆?
苏长河瞪大眼,怎么想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有朱允炆的记忆?
穿越?
重生?
我死过一次了?
苏长河弄不明白这一切,感觉有些荒谬。
“皇上,感觉如何?龙体可好转一些?”
一位温婉端庄,身着白衣的女子走了过来,微微施礼后跪坐在床边,十分关切地看着自己,目光中充满了担忧与关切。
苏长河转开目光,看着房间里的布置,走下床,没有来得及穿鞋子,便走到门口,打开门。
一道闪电,劈开了幽暗的夜空,一座座宏伟的宫殿,刹那闪现。
“皇上,外面风雨大,还请多保重龙体。”
马恩慧跟了过来,恳请道。
苏长河转过身,看着马恩慧,一脸疑惑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我为什么在这里?”
马恩慧连忙说道:“皇上忘记了?自你登基大典,执掌国事以来,念念不忘太祖,时常前往孝陵,今日早间在孝陵不小心摔了一跤,伤到了头。”
“孝陵?”
苏长河记得自己正在游览孝陵,也是摔了一跤。
不同的时间!
相同的地点,相同的事件!
一道雷电,搅动了六百年前的风雨……
苏长河感觉那陌生的记忆正在变得熟悉,似乎,自己便是朱允炆,便是这大明帝国的皇帝!
只不过苏长河在这段记忆中,没有看到雄才大略,没有看到惶惶大气,反而是,懦弱胆怯,小心谨慎。
“这是真的?”
苏长河走动着,记忆在重叠,架构,一个清晰的时代与现实,逐渐浮现在脑海之中。
现在是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十日!
一个月前,洪武大帝朱元璋驾崩。
因为年号需要到明年才能更改,所以现在还不能称为建文元年,只能用洪武年。
为期百日禁荤腥、禁礼乐、禁房事、禁华服的热孝刚刚开始,还没过去一个月。
此时的朱允炆,初初掌权而已。
“自然是真的,皇上当时昏了过去……”
马恩慧连忙说道。
“昏了过去?那消息岂不是传开了?”
苏长河清楚,虽然朱元璋将皇位隔代传给了朱允炆,但对于至高无上的皇位,觊觎者可不是一个两个。
尤其是燕王朱棣!
也正是他,后来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把建文帝朱允炆给赶了下去。
“皇上请放心,咱家已经吩咐下去了,绝没人敢对外多舌一句。”
身旁的太监说了话,太医也赶了过来。
苏长河坐着,微微闭上了眼,不知道苍天让为什么让自己成为朱允炆,这可是明代有名的悲剧皇帝,只干了四年啊。
到最后,他自己玩了个失踪,老婆孩子都死了。
嗯,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被囚禁了五十多年,放出来没多久也死了。
太医在一旁说什么,苏长河没听到。
历史的恍惚,记忆的融合,让苏长河有些分辨不出,自己是后世的研究生,还是真正的朱允炆!
闪电的光芒闪耀在房间之中,只瞬间,滚滚巨雷便涛涛而至。
再见,苏长河!
我现在便是朱允炆!
是建文帝,是大明帝国独一无二的统治者!
朱棣?!
你所能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
我将逆转苍穹,成就无上伟业!
我将成为万古一帝,让大明,成为汉唐之后的又一盛世!
我是朱允炆!
朕是朱允炆!
朕是大明的天子!
朱允炆缓缓睁开了眼,目光中,再没有胆怯与懦弱,只有笃定的坚决与无畏!
“皇上,兵部左侍郎齐泰,翰林修撰黄子澄求见。”
内侍高声禀告。
马恩慧刚想责怪,眼下皇上需要静养,怎又在雨夜求见。
朱允炆却摆了摆手,止住马恩慧,平静地说道:“无妨,让他们进来吧。”
朱允炆很想见见这两人,不是因为这两人与自己关系紧密,而是因为他们实在太蠢,建文朝覆灭的坑,也有他们两个努力刨土的影子。
作为辅佐朱允炆的核心人物,他们出的主意,没一个可行的,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齐泰、黄子澄至了大殿之中,跪拜行礼,呼道:“臣齐泰(黄子澄),参见吾皇圣躬金安。”
朱允炆搜寻着记忆,左侧面容消瘦,花白胡子,年近五十的,便是黄子澄,右侧身体相对健朗,颇有精神的便是齐泰。
“免礼。”
朱允炆沉声说道。
齐泰与黄子澄在关切几句之后,两人对视一眼,齐泰便开始进言:“皇上,如今藩王手握重兵,自甘肃至辽东,有九大塞王镇守,合计军士二十一万人,此外还有漠南卫所军士十六万。”
“其中,以燕王、宁王之兵最为强盛,宁王控弦八万,战车六千,手下朵颜三卫精悍难挡。”
“燕王虽只有四万余将士,然皆是百战之师。加值燕王爱兵如子,屡施恩惠,军中不知皇上,只知燕王,恐有灾祸。”
“臣等日夜不安,愿皇上早下决断,裁撤藩王,收军权于五军都督府,方可为皇上所辖制,此乃天下太平之策……”
朱允炆听得连连点头,这两个老头,不做传销可惜了……
“燕王当下在哪里?”
朱允炆没有直接回应齐泰。
齐泰愣了下,说道:“应还在淮安吧。”
“淮安?”
朱允炆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历史上的朱棣,在听闻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之后,日夜奔丧,结果被拦在了淮安,痛哭哀求都不被允许入京,只能委托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进京代为守孝。
既然自己来到了这里,大明巨舟就不能再触礁了。
“召燕王入京。”
朱允炆轻轻说道。
简单的五个字,让齐泰、黄子澄顿时打了激灵,不明所以地看着朱允炆。
老夫来也,霹雳神掌[歪头笑哭]
分出一部分作为建设兵团,一部分作为职业兵团,正好解决兵员过多问题。
经商苦思量,哪有坐享其成舒服[歪头笑哭]
纵横家,似秦末汉初的蒯彻。
国之大事,在祭与戎。祭安人心,戎安人身。
好出戏[歪头笑哭]有种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孙悟空大战威震天的感觉
很多农作物一开始并不是良种,是经过很多代选育逐渐改良出来的。所以现在就想找到,恐怕比较困难。
这两个怕不是被藩王安排的
穿越这个时期,优势太大了。 先抓锦衣卫确保自己耳聪目明,所听所闻均为真实,不至受到蒙骗。 再重农商,抓农田水利,创新技术,推恩天下,积累大势。 再则整肃朝纲,确定盟敌,制霸全球[狗头][狗头]
造地雷和手榴弹是正确的!当年边区造了几亿颗手榴弹。而火砲只能靠废旧组装
很多人说达不到。其实还真的可以达到。。首先当时税收可以用粮食替代。这里粮食不缺。。一日不可不见荤腥。不是一日三餐顿顿荤腥。这里有区别
天津这名称已有了?朱棣又命名了一次?
大量的人才形成量变到质变
拔十万对罗十万,优势在我[狗头]
田丰:这我熟啊
确实是个哈儿[狗头]
是不是漏了一个妈字[狗头]
哈哈哈哈哈[狗头][狗头][狗头]
任何时代都有这样的人,为这些徜徉在历史画卷中的勇士点赞
现在养老保险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