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挽天火
架空历史 34.3万字连载中
更新时间:2025-10-03 21:59:23
陆明渊穿越大乾王朝,成为没落寒门陆家嫡长子!
  父亲陆从文因为爷爷遗嘱,甘愿放弃读书的机会,回家种田,全力辅佐弟弟读书!
  陆明渊长大后,陆从文居然又让他放弃读书的机会!
  这下陆明渊不答应!
  他不仅要读书,一不小心,还读出了名堂!
  县试第一,府试第一,院试第一!
  知府称他为千古第一童生,首辅称他为千古第一举人,陛下称他为第一状元!
  入仕途,一步登天,直接出任江浙府通判!
  别人十年才能走到的路,陆明渊当官第一天就实现了!
  五年后,陆明渊升任户部侍郎,他弟弟路鸣泽,却高中状元!
  大乾永安帝直接傻眼!
  “不是,你们陆家一门双状元,你管这叫没落寒门?耕读传家?”
轻松 种田 家族崛起 古代 架空历史 扮猪吃虎 智商在线 草根崛起
开始阅读 新用户下载纵横App免费看
第130章 文江府的堤坝,塌了! 2025-10-03 21:59:23

目录(共 130章)
正序

进入作品目录 查看更多

第001章 我要读书!

药味,混着泥土和汗水的腥气,在闷热的空气里发酵,笼罩着破旧的土屋。

陆明渊躺在硬邦邦的土炕上,眼皮沉重得像是灌了铅。

耳边响着一个苍老而平缓的声音,不紧不慢地交代着。

“……没什么大碍,就是暑气入了体,加上这孩子底子本就虚,累狠了,风热入体。”

“我开三副药,先清热解毒,再固本培元。喝下去,安生躺个半月,也就好了。”

“这半个月切记不要让孩子再下地了,这么小,受不得这么折腾!”

说话的是镇上的老郎中。

“有劳张郎中了。”男人的声音忠厚老实。

这是他的父亲,陆从文。

陆明渊闭着眼,记忆在他脑海中却翻江倒海。

三天前,原身在毒辣的日头下割麦,一头栽倒在地,再醒来时,身体里就换了个来自后世的灵魂。

这三天,他像看一场漫长而无声的黑白电影,将这具身体十二年来的记忆尽数接收。

他的父亲陆从文,年轻的时候考中府试,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放弃读书,开始在家里种地。

作为陆家长子,他用自己的一副铁打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

他本有机会继续读书,却为了供养两个弟弟,早早下了地。

他本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如今却被田里的活计和生活的重压,磨得背脊微驼,眼角刻满了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记忆里,爷爷临终前拉着父亲的手,说的不是让他过好自己的日子,而是:“从文,你是老大,要照顾好弟弟们,要担起陆家的责任。”

于是,陆从文担起来了。

他像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他牺牲了自己,现在,又要牺牲自己的儿子。

陆明渊的心头涌起一股陌生的、却又无比真实的委屈与不甘。

这股情绪不完全属于他这个穿越者,更多是这具身体原主残留的执念。

凭什么?

就因为三叔陆从智的儿子陆明文,在族老面前磕磕巴巴背了几句《三字经》,就被认为是读书的料子,要全家之力供养他一人?

而自己,这个同样渴望笔墨纸砚的少年,就必须卷起裤腿,面朝黄土背朝天,用稚嫩的肩膀去换堂兄那虚无缥缈的功名前程?

不值得,也不应该。

陆从文送走了郎中,脚步很轻地走了进来。

他身上那股熟悉的汗味混着泥土的气息,让陆明渊的鼻子有些发酸。

“渊儿,好些了吗?”

陆从文的声音放得很低,生怕惊扰了他。

他伸出一只粗糙、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想探一探儿子的额头,却又在半空中顿住,似乎是怕自己手上的泥污弄脏了儿子。

陆明渊没有睁眼,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个尖厉的女声。

“哟,大哥在家呢?明渊这身子可真是金贵,不就是跟着下地割了几天麦子,就躺了足足三天?”

“这郎中也瞧了,药也抓了,还打算在这炕上躺到什么时候?地里的活儿可不等人!”

是三叔母赵氏。

陆明渊的眉心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赵氏人未到,声先至,掀开破旧的门帘便走了进来。

一双三角眼先是轻蔑地扫了一眼炕上的陆明渊,随即落在了刚从里屋出来的王氏身上。

“二嫂,我说句不中听的,你可别怪弟妹多嘴。你那小的三岁,天天还要自己带着。”

“是怕咱娘亏待了他不成?还是想借着带孩子的由头,躲在家里偷懒,不下地干活儿?”

陆明渊的母亲王氏,手里勾着三岁的儿子陆明泽,原本温婉的脸上瞬间覆上了一层寒霜。

她本是镇上大户人家的女儿,当年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嫁给陆从文。

这些年,她变卖了所有嫁妆,操持家务,早已没了当年的风光。

可骨子里的那份骄傲和对儿子的爱护,却从未被磨灭。

“弟妹这话说得可真有意思。”

王氏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带着一股冷意。

“我家明渊跟着他爹,顶着毒日头下地割了半个月的麦子,孩子小,中了暑气。”

“郎中都说要躺半个月,在你眼里倒成了偷懒?怎么,非要我儿子累死在地里,你才满意?”

她顿了顿,目光直视着赵氏,毫不退让,继续说道:“我是在家带孩子,可这家里的哪样活计我没帮手?”

“一家子的饭菜是我做的,你们换下来的脏衣服是我洗的。我平日里还抽空做些刺绣补贴家用,我哪里偷懒了?”

赵氏被噎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立刻拔高了音量。

“哎哟喂,大嫂你可真是好大一张利嘴!我不过是关心侄儿一句,怎么就成了盼着他死了?”

“你做点家务怎么了?这陆家的饭,你没吃?陆家的房子,你没住?做点活儿不是应该的吗?说得好像你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听到这话,王氏的声音也陡然尖锐起来,积压了多年的怨气在这一刻终于爆发。

“我男人供养了你男人这么多年,放弃了前途,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说过什么?现在,我儿子为了能让你儿子安心读书,才十岁就要下地干活,我们都没有说过一句多话?”

“不是我们傻,是因为我们知道读书人才是家族唯一的出路,我们干最苦的活,拿得最少,现在我儿子因为中暑晕倒了,而你还在这里……”

“你……”

“吵什么吵!嚷嚷什么!当我是个死人吗?”

一声苍老而威严的怒吼,院子里看热闹的邻居们瞬间噤声,探头探脑的脑袋都缩了回去。

赵氏和王氏的争吵也戛然而止。

陆家的老太太陈氏,拄着一根磨得发亮的拐杖,沉着脸站在院子中央。

她那双浑浊却精光四射的眼睛,冷冷地扫过两个儿媳,最后落在了王氏身上。

“老大媳妇,你刚才说什么?什么叫为了老三的儿子,你儿子就要当一辈子农民?”

“这是族老们定下的事!你想造反不成?”

王氏嘴唇翕动,眼中含泪,却终究没敢再多说一个字。

在这个家里,婆婆的话就是天。

赵氏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刚想再说几句风凉话,却被陈氏一个凌厉的眼神给瞪了回去。

院子里死一般的寂静,然而,就在这压抑得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突然传出了一个声音。

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院子里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奶奶,我也要读书!”

下一章 App内阅读新用户畅享7天免费
  • 书友70945077

    。这就不对了吧?。自己说自己送的东西比千金都贵重。

    2025-10-02 20:02:21 ·广东
    评论
  • 一斤饽饽

    憋屈,没见过这么憋屈的主角

    2025-10-02 19:50:44 ·江西
    评论
  • 小女有才怪哉

    文笔啥的挺好的,但作者对古代的金钱观念有问题,甚至不愿去查资料

    2025-10-02 05:47:29 ·属地未知
    评论
  • 小女有才怪哉

    这本有很大的漏洞,比如之前的银两,普通人家一年二十亩田赚30两,买房子才花了四十五两,房价是对的,但古代二十亩田除去赋税一能能攒下个三四两就不错了,作者对古代的金钱观念有问题,其次没当官是不能自称臣的,一般科举策论都是以学生自居

    2025-10-02 05:22:24 ·属地未知
    评论
  • 俊凯小螃蟹

    到底是二叔还是三叔

    2025-10-01 22:48:28 ·陕西
    评论
  • wly米妮

    窃以为,学生以为

    2025-10-01 22:24:37 ·属地未知
    评论
  • wly米妮

    契税这么厉害的嘛[歪头笑哭]?

    2025-10-01 22:13:20 ·属地未知
    评论
  • 乌苏市瘦瘦吧刘仿

    陆明文才是长孙吧?

    2025-10-01 18:06:32 ·属地未知
    评论
  • 乌苏市瘦瘦吧刘仿

    “学生以为”!!!

    2025-10-01 17:41:18 ·属地未知
    评论
  • 乌苏市瘦瘦吧刘仿

    嗯!在这里为了突出夫子的语气!特意感叹号也算了一个字!

    2025-10-01 17:37:52 ·属地未知
    评论
  • 乌苏市瘦瘦吧刘仿

    回绝高家就是不打算入任何府学,到林家就承蒙不弃了?倒不如回绝高家,说心中已有打算还说得过去

    2025-10-01 17:24:05 ·属地未知
    评论
  • 图鲁沸

    这个首付是啥时候出来的?

    2025-10-01 11:58:37 ·属地未知
    评论
  • 图鲁沸

    你确定前面那个茶水摊被你给吃了

    2025-09-30 11:45:20 ·属地未知
    评论
  • 书友69744619

    合着老二就没嫁妆?

    2025-09-30 10:46:24 ·宁夏
    评论
  • 图鲁沸

    前面还说过1000文铜钱为一两银子

    2025-09-30 02:54:43 ·属地未知
    评论
  • 图鲁沸

    作者是没种过地,难道不会查资料吗?使锄头是用双手的,只有扁担挑东西才会磨破肩膀的衣服!

    2025-09-30 01:58:56 ·属地未知
    评论
  • 图鲁沸

    不应该是现捆荷叶,在裹泥巴吗

    2025-09-30 01:21:39 ·属地未知
    评论
  • 图鲁沸

    古代的笔墨纸砚,好的东西单独一样都可能超过十两!怎么可能加起来才二两,还有话本这个东西不是平民老百姓能看得起的!哪怕是草纸订成了书册,在不能大规模印刷的前提下,每一本的成本都极强贵, 我可能才十文钱一本!

    2025-09-30 00:37:32 ·属地未知
    评论
  • 爱笑的佚望

    确定是任何?

    2025-09-29 22:36:21 ·山东
    评论
  • 干操我

    说实话。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只是大家看过太多太多书。只是凭自己直觉认为什么对什么不对。以前看四少。土豆觉的好看。现在回首,我能挑出很多很多。看书娱乐而已。较真。你还真看不来书。

    2025-09-29 20:18:54 ·福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