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太阳当头晒。
山村里,楠竹成峰,绿色的小尖叶组成了碧绿的风景画。田梗里有绿色的禾苗,废弃,荒芜的田野里长满了杂草。依山而建的庭院门前栽种了些果树,果实尚青。
我是在这出生,长大的。
还是熟知能详的地方,不管有没有衣锦还乡,还是贫困且依旧为生活努力的长辈,北漂者。这里对我们来说,这是家乡!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山坳坳里的竹子在动,快看这是陆上的海洋。层层叠叠的竹叶随风摇曳有如波浪线。
荒塘泉眼无声细流汇入塘水,这是儿时快乐的源泉。到了晚上才热闹,蛙声连绵不断。
凉椅桃李下,薄扇手中摇。清茶淡饭难得有情人。儿女成双对,邻里谈人生。红绳粗布孑然一身。
山外水泥路连接到了村落。
队里贴出横幅告示:要想富,先修路。
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村民热火朝天开挖出一条大道,期待山村富起来。
那年我们捐款了,应该是三百块人民币一户。那时候猪肉才五六块钱一斤。那时候我和妈妈参加了开挖公路建设。
扛着锄头铲子在烈日当空下把路基挖出来。紧接着村里拿着集资就买了碎石辅盖。还记得在路上奔跑时扎脚,总算是有条像样的大道吧。
雨季来临,粗糙的大路开始坑坑洼洼,甚至严重的地方会被积水冲垮。泥泞能让鞋底增高一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