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文久二年(1862年),其实对扶桑是一个非常好的革新时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外部来看,西洋诸强无暇东顾: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刚结束不过六年,加上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也结束没多久,在两年前亚罗号之战(1856-1860年)完结后,欧罗巴诸强是真的有些厌战了,最起码扶桑这个蚊子腿,大家都不怎么感兴趣。
而且,米洲此时是世界的焦点,几乎吸引......
PS: 1862年,幕府权威日降,参觐之制亦随之松弛,规定重要藩国大名3年内可有1年参觐,余者百日即可,大名回藩时,妻子亦可同行。1865年后,倒幕战起,参觐之制名存实亡。
首页
书籍详情
写书评
章节下载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