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家主庆喜,天保八年九月(1837年10月)生人,幼名松平七郎麻呂,元服时冠名“昭致”,亲父为万延元年(1860年)去世的水户老藩主德川齐昭,母亲为有栖川宫亲王之女登美宮。
庆喜是齐昭的七子,和如今水户藩主庆笃为亲兄弟。
弘化4年(1847年)8月,在当时公方样家庆的安排下,时年十一的昭致更名为“庆喜”,继承了御三卿之一的一桥家。
安政五年(1858年),齐昭一系推举庆喜为西丸样、庆永为大老,但败于当时的大老井伊一系手中。
但不同于水户齐昭和庆笃、尾张庆恕、越前庆永等人,当年庆喜并未受到严重处分,直到安政6年(1859年)8月,安政大狱最终落幕,庆喜才被追加惩罚“谨慎、蛰居”。
只所以会这样,原因是,当时庆喜本人并不想参与政争,他曾给亲生父亲写信抱怨:
“时局不同,如今做将军很辛苦,所以与其成为将军失败,不如从一开始就不成为将军更好。”
当然了,齐昭收到信后自然火冒三丈,回信把庆喜骂了个狗血喷头。
庆喜会干出这种没上进心的事,原因何在呢?
其实根由还在其父亲身上。
齐昭自负才气无双,但他有个遗憾,那就是儿子们都不像他——指的是脾气秉性,不是长相。
他认为正室登美宮生的儿子,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遗传了公卿的柔弱之气,缺乏武家刚毅果敢的作风。
于是他就想了两个办法:
一方面,这位又娶了好多侧室继续生儿子——但后继的九位侧室,有四位是公卿家的公主、五位是武士之女,算上正室,这公卿、武家恰好是一半一半,说好的倾向武家之女呢?
另一边,齐昭则狠狠操练儿子们,力图使之刚强。
据说庆喜小时睡觉不老实,齐昭认为这样不好,太随意了,于是他就在儿子床上放了两把刀——你再乱滚,小心割到啊。
有这样的老爹也算是没谁了,估计唯一能与之相比的,可能就是后世相信雷电杨法王的父母了。
但从古到今,这孩子的教育都是难题,而且想要~操纵别人的人生,从来都是没有好结果滴!
To be who you are,每个人的天性各不形同,这人为扭曲只能坏事。
于是等弘化4年(1847年)庆喜过继到一桥家后,齐昭的“高明”教育就付之流水了——一桥家的上几代家主都过世了,虽然有当时的公方样家庆代管,但基本上庆喜就算自在了。
但童年的阴影给庆喜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成年后,庆喜的性格颇为优柔,因此得了个“二心大人”的诨号——所谓二心,就是犹豫不定、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