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韭山炼铁所的利益太大,结果在这次幕政革新中被盯上了。借口就是接下来的“试行法令”是第四条,“整顿军备”。
这条更狠,洋学所更迭还只是断了坦庵先生以后的人才来源,“整顿军备”就是直接夺权抢人——幕府打着整顿军备的名义,将江川现在管辖的韭山炼铁所一分为三。
韭山炼铁所有一座小高炉、两座反射炉,虽然因为原料的问题无法全力生产,但一年的产铁量也在27万贯(一万吨)以上。
......
PS: 手残党心里苦啊,紧赶慢赶还是过了十二点 :( 说到这里,还有个趣事,小栗忠顺的亲祖父中川忠英和大学头林衡关系非常好,中川忠英的《清俗纪闻》就是林衡给写的序。 1799年,日本宽政十一年,中国清朝嘉庆四年,时任长崎奉行的中川忠英派部下官吏向这些中国商人系统询问了当时中国社会情况、风俗习惯,内容涉及一年四季、生老病死、冠婚丧祭、衣食住行……,非常广泛全面,进行历时一年,作了详尽记录,绘制了各种事物的精确图象,编为《清俗纪闻》一书,宽正十七年东都书林堂出版。全书六帙十三卷。 作为一个国家对于外部世界特别是邻近国家的知己知彼,日本是这样迫切追求。而中国向来以上国自居,闭目塞聪,清季虽有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但只是学者个人的努力,其出版还遭到官僚的抵制拖延。压片战争后有见识的官员林则徐等呼吁“知夷”,还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当时清朝)和日本的对比反差实在太大。 ——以上资料来自360图书馆——《清俗纪闻 --中川忠英(电脑藏书)》,作者为“老北京的记忆”。
首页
书籍详情
写书评
章节下载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