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家主及夫人身体康健,白主欣欣向荣,至于叮嘱,殿下倒是特意提到过三件事。”大久保感概不已,因为从勘定所受尽了冷落,他还曾经担心过坦庵先生和小栗忠顺对白主的态度,现在看完全是自己胡思乱想,从两位大人的关切看明显与直秀的交情非同一般。
“哪三件事?”坦庵先生关心弟子,赶紧追问。
“两急一缓。第一件事是鲶神翻身。”
鲶神翻身,又称鲶祸,是江户时代对地震的说法——当时人们对......
PS: 陆地飘逸说和板块学说: 观察一下世界地图你会发现,南美洲的东海岸与非洲的西海岸非常吻合,好像是一块大陆分裂后、南美洲漂出去后形成的。1620年,著名的法兰西斯·培根道出了这一事实。此后,法国的普拉赛、德国的洪堡都认为诺亚洪水时两块大陆分离,原先的大西洋只是一条大河,诺亚方舟就行驶在这条河中。 证明两块大陆是连在一起的而不是分开的,还有斯奈德·佩利格里尼。他在1858年写的《地球形成及其奥秘》一书中指出欧洲和北美的煤层中有相似的植物化石,并画出两幅大陆拼命图说明两块大陆分离前后的状态。1908年,泰勒为说明现代山脉的起源而提出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大陆壳像冰盖一样缓慢滑动,欧亚大陆南移,受印度半岛阻挡而形成帕米尔、喜马拉雅等强烈褶皱带;在东南亚,因阻力不大而形成马来亚岛弧。贝克在1911~1928年间多次论证大西洋两岸山脉的拼合是由于大陆漂移所造成的。 在学术界影响力最大的大陆漂移说是阿尔弗雷格·魏格纳提出的,他被称作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1915年,魏格纳发表“大陆及海洋的起源”,充分论述大陆漂移的证据。他认为,全世界最初只有一块大陆,称泛大陆。硅铝层比硅镁层轻,就像冰山漂浮在水面一样,又因为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南、北美洲相对非洲大陆是后退的,而印度和澳大利亚则向东漂移了。泛大陆的解体始自石炭纪,经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多次分裂漂移,形成了现代人们所熟知的七大洲和四大洋。魏格纳大胆地描绘了一幅莱伊尔的渐变论无法想象和接受的海陆构造变动的图案,因而遭到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对和抨击。 30年代初,大陆漂移的说法几乎完全消失了。即使在美国,讲授大陆漂移说的教授也会被解聘,当时的状态可谓是逆莱伊尔者亡。唯一信奉大陆漂移说的人位于南半球,因为南美、非洲、印度和西澳冰川分布的事实使人们不能不相信这四个大克拉通最初是相连的,被称为冈瓦纳大陆(也称南方大陆)。 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在充分吸收其他学派(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的基础上,结合当时诸多新的地质构造理论,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他把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学说使魏格纳生前一直没有解决的漂移动力问题得到了完美解释。随着板块运动被确立为地球地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地学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大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海洋时而扩张、时而封闭,这幅图景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确实相信,从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到板块学说的确立,构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现代地学领域的伟大的革命,人们也终于承认大陆漂移说并非子虚乌有,而是真正存在的。 虽然直到1980年左右,还有很多美国地质学泰斗不承认自己错了,但当今世界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在魏格纳去世30年后,大陆漂移学说席卷全球,成为后来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 大陆漂移论和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宇宙大爆炸理论并列成为百年内世界最伟大的科学进展。今天,月球环形山以魏格纳命名,还出现了魏格纳邮票,人们都在通过各种方式纪念魏格纳,感谢他在科学上的贡献、纪念他因科研而献身。
首页
书籍详情
写书评
章节下载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