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又高危了!
黄巾逼的孔融想让位!
公元196年,北海高高的城头上,大风凛冽。
孔融站在城墙之上,眉头紧锁,目光远眺,见远方的黄巾如潮水般涌来,喊打喊杀声震天动地。
孔太守可是斯文人啊!
孔老夫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首啊!
这会孔太守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忧愁、无奈,手中的君子剑握的颤颤巍巍。
想不到啊!
才高八斗的孔北海,治的北海连年灾难不断,事无所成。
如此名望的孔子后人,居然,不是一郡之才?
“报~,黄巾贼已攻至城下!”一名传令兵急匆匆跑上来,单膝跪地,声音急促的报道。
孔融深吸了一口北海凉气,努力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波澜:“传本太守令,全城戒备,务必守住北海城!”
北海城兵不精,将不猛,面对汹涌而来的黄巾兵,孔融心里是七上八下的。
再次望向城外漫山遍野的黄巾,心中不禁的泛起一丝苦涩。
自黄巾再次爆发以来,北海饱受其害,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就在此时,王修匆匆赶来,附在孔融耳边低语几句。孔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急切的说道:“快,速速派人前往徐州,向温侯求救!向刘玄德求救!”
王修领命而去,孔融继续站城头,望夫石一般紧紧盯着远方。
刘备乃汉室宗亲,如今更是徐州州牧,手中必然精兵;若能得到他的支援,北海定能度过此劫。
之前青州黄巾的渠帅管亥被关羽斩杀,但黄巾的势力并未削弱多少,反而星散开来,四处劫掠,青州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就在北海城岌岌可危之际,一队人马疾驰而来。为首之人正是刘大侯爷麾下的大将太史慈。
孔北海的老乡啊!
太史慈杀到城下,向孔融抱拳道:“孔太守,征北大将军如今正在兖州,听闻北海黄巾祸乱,特命我等领兵来支援。”
孔融闻言,大喜!
连忙探出墙头:“子义,子义将军啊!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你啊!”孔融激动地说道。
太史慈矜持的道:“孔太守客气,你我同乡,同为汉室忠臣,理当同扫黄巾祸乱。”
在太史慈的带领下,刘大侯爷的援军迅速投入战斗。
城外的黄巾大多是被裹挟的乱民,没什么士气可言。
一番简单直接的激战,黄巾众不乱自溃,被击退。
北海之危便烟消云散了!
孔融松了一口气,在城头上望着远去的黄巾,心中感激。
“还得多谢征北将军的援助啊!”孔融喃喃自语的道。
孔融也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安全。
青州黄巾势大,北海城仍需加强防备。他决定向刘大侯爷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请求继续派兵。
于是,孔融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兖州。信中详细的叙述了北海的困境以及援军的勇武,并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感激之情。
不久,刘飞羊就有了回信,表示会继续支援北海。会派遣更多的援军前来,并派自己的亲信谋士鲁肃,前来协助孔融,一起治理北海。
一起治理?
啥意思?这听着,怎么不对味呢?
这是觉得他不行吗?
啊?
孔融感觉,自己海内名士,四海都知道!他,有被冒犯到了!
……
黄巾大多是饿殍乱民,刘飞羊的骑兵对上后,那可是直接横扫过去。
兖州边境,残阳如血。
太史慈一袭玄甲立于山岗之上,手中长枪遥指远处,狼烟滚滚。身后三千精锐,列阵如林,枪尖在暮色中泛着冷冽的寒光。
"报~!前方三里发现黄巾大营!"斥候飞马而来,下马单膝跪地。
太史慈嘴角微扬,眼中战意升腾:"传令全军,结阵推进!"
太史慈催动着胯下乌骓马,率先冲下山坡,身后将士齐声呐喊,如雷鸣般碾过旷野。
与此同时,百里外的青州,张辽正指挥着大军与黄巾残部激战。
身上的罩袍铠甲早已染血。
"杀!"
暴喝声中,张辽如旋风般劈开敌阵,身后士卒紧随其后,转眼便撕开一道缺口。
"将军神威!"
战后,张辽抹去脸上血迹,冷声道:"传令各营,尽可能的俘虏!青壮编练,老弱妇孺交由后续粮队安置。"
颜良、文丑也率军围剿一处山谷营寨据点。
两人一个使刀一个使枪,在战场上配合默契。
颜良力大无穷,一刀劈开破寨门;文丑枪法势大力沉,专挑贼将下手。
不到一个时辰,山谷便被荡平。
"报!俘虏已逾五千!"传令兵飞奔而来。
颜良咧嘴一笑:"好!全部押往于禁将军处。"他转向文丑,"你我各带一部兵马,继续清剿周边匪患。"
与此同时,张郃与高览正率军与黄巾残部周旋。
两人皆智勇之将,配合也默契。
张郃立于高处观察敌情,高览则率领精锐直捣黄龙。
"有诈!"高览突然道。
张郃眯起眼睛:"果然!"
接着迅速调兵遣将,反套路的设下伏兵。
当黄巾主力追击佯装败退的高览部时,张郃亲率精锐从侧翼杀出,一举歼灭敌军大部。
兖州、青州各地战报不断传来,刘飞羊看的眉飞色舞。
于禁善练兵,如今他的桌案上堆满了俘虏名册。
"将这些青壮编入新兵营,老弱送往屯田……"他喃喃自语,笔尖在竹简上沙沙的作响。
此时,北海的太史慈正站在新建的营寨前,望着远方连绵的军营。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铠甲上的血迹已经干涸。"将军,接下来该如何行动?"副将问道。
太史慈收回目光,声音沉稳:"传令各部,继续清剿残余匪患。同时,加强新兵训练,为将来做准备。"
“喏!”
……
鲁肃少见的看到刘大侯爷正经端坐着,手指轻敲椅子的扶手,似乎在思量着重要的决定。
“子敬,青州,本侯要,需得牢牢掌握,此去北海,你定要办妥此事。”
“肃,定不负侯爷期望!”
刘飞羊看着鲁肃,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要给孔融一个甜枣,让他主持印书事宜,就是黑科技院推出的那活字印刷术。”
“侯爷睿智!孔融,名满天下的名士,素来清高自许,对名传天下自是无法拒绝。”
鲁肃自信的走马上任。
到了青州后,就与孔融交接政务。
逢纪、审配、郭图这几个,也会从冀州调来青州做鲁肃的下手,省的跟冀州牧韩馥,互相看不对眼。
孔融看着鲁肃眼中闪过犹豫。
心中是迟疑的!
“孔大人,刘大侯爷敬你之才,让你来主持这印书天下事宜,这活字印刷术,便可让天下书籍广为流传。”鲁肃敬重的说道。
孔融沉吟片刻,终还是展颜:“既如此,我便接下这重任。”他心中明白,刘大侯爷还是不大信任他,不过,这也是他再次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孔融很爽快的让出了青州大权。
不久后,北海设立了印刷坊。召集了不少能工巧匠,继续深研活字印刷术。
不久的将来,随着印刷的书籍传遍天下,天下的名士定会纷纷前来,他孔融的名声必定更盛往昔。
刘飞羊看着汇报的书简,嘴角微微上扬。
“嘿嘿嘿!孔融得了名声,本侯也不亏啊!”
不仅笼络住了孔融,还可以左右天下的舆论。
活字印刷术让书籍更加普及,他的名声必定更加响亮。
刘飞羊感觉,这天下霸业,已经向他招手了。
“来人!”
“侯爷,不知何事相招?”周仓听到声音,从门口进来。
“那个,皇帝陛下怎么还没有东归啊?这都多久了!洛阳还没收到消息吗?”
“这~!侯爷,郭、李二贼一直防着洛阳出兵打潼关,破他们的长安,防的死死的,他们二人虽然有矛盾,但都比较克制,细作挑拨离间作用不大,没能相残杀起来,所以,小皇帝和众大臣都没机会出逃啊!”
“啊~?!”
艹!
这个时间点本来是汉献帝东归,然后老曹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才对。
结果现在老曹被他端了,和袁绍一起苦逼的在屯田!
长安郭、李两人怕他没打起来,所以皇帝跑不了路!
这原来,还是自己的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