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新还珠之尔泰心尖宠

风软云舒:新还珠之尔泰心尖宠

第一章塞北初雪,暖炉映卿颜

塞北的雪总比京城来得早,也来得烈。鹅毛般的雪片卷着凛冽寒风,拍在伊犁将军府的朱红窗棂上,发出簌簌的轻响,却穿不透屋内拢着的融融暖意。

尔泰刚从城外校场回来,玄色劲装外罩的墨色大氅沾了层薄雪,肩头还凝着未化的霜花。他踏入内室的第一刻,便抬手卸下沉重的大氅,随手递给等候在旁的丫鬟,目光却未作停留,径直落在了窗边的软榻上。

晴儿正半倚在软榻上,膝头盖着一方绣着缠枝莲纹的杏色锦毯,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诗集。暖炉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橘红色的火光跳跃着,将她的侧脸映得柔和通透,连垂落在颊边的碎发,都像是镀了层暖光。听到动静,她抬眸看来,眼尾自然弯起的弧度,像极了当年在京城御花园初见时,檐角垂落的那串风铃——轻轻一晃,便晃进了人心底。

“今日回来得倒早,校场的事都忙完了?”她放下手中的书卷,指尖轻轻拢了拢微乱的衣襟,便要起身去接他惯用的那只紫铜手炉。可刚直起身,手腕便被一只带着凉意的大手轻轻握住。

尔泰的掌心还带着塞外风雪的寒气,却稳稳地将她的手裹在其中,力道不重,却让她无法再动。“想着你定是等急了,便让属官多分担了些,提前回来了。”他拉着她重新坐回软榻,自己则侧身挨着她坐下,另一只手自然地探向她的膝头——果然盖得严实,连锦毯的边角都仔细掖在了腿下。“雪天路滑,今日没去后院喂那些鸽子吧?”

晴儿忍不住笑了,指尖轻轻戳了戳他胸前绣着麒麟纹的盘扣,语气里带着几分娇嗔:“哪敢不听将军的话?一早听着外面风大,便乖乖待在屋里了。不过午后雪小了些,我让小厨房炖了当归羊肉汤,想着你回来能喝上热的,暖暖身子。”

她的话音刚落,门外的丫鬟便端着一只描金食盅走了进来。掀开盅盖,浓郁的肉香混着当归的药香瞬间漫了满室,白玉碗里的汤羹奶白醇厚,表面还撒了一把翠绿的葱花,看着便让人胃口大开。

尔泰接过汤碗,却没先喝,而是舀了一勺,凑到唇边轻轻吹了吹,待温度适宜了,才递到晴儿的唇边:“你也该补补,这几日天寒,别冻着了。”晴儿没有推辞,顺着他的手喝下,暖意从舌尖一路滑到心口,连带着四肢百骸都暖了起来。她抬眼时,正撞进他眼底的温柔——那温柔不同于对紫薇的兄长式关怀,也不同于对小燕子的朋友式包容,是独独给她的,像塞北冬日里难得的阳光,烈却不灼,暖得能融了这满院风雪。

她忽然想起三年前的京城。那时他为了帮永琪和小燕子避祸,默默应下了远赴西藏和亲的差事,却在临行前的深夜,冒着被发现的风险,悄悄去了景阳宫偏院找她。那晚月色很淡,他站在廊下,红着眼眶,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晴儿,等我回来。我定会回来,带你走。”

那时她还不懂,为何这个素来温和、万事都为别人着想的少年,会有那样坚定的眼神。直到此刻被他护在怀里,听着他低声说着明日要带她去城郊看雪淞,还说已经让人备好了暖轿和厚实的狐裘,她才忽然懂了——真正的在意,从不是轰轰烈烈的承诺,也不是众人面前的炫耀,而是把她的喜好记在心里,把她的冷暖护在身前,连一句随口的话,都会当成要紧事来办。

窗外的雪还在下,簌簌地落着,将整个将军府裹成了一片银白。屋内的暖炉依旧烧得正旺,映着两人相视而笑的模样,汤碗里的热气袅袅升起,缠缠绕绕,织成了一段无人惊扰的温柔时光。

第二章京城旧信,香囊藏心事

年后的塞北,雪渐渐小了,风却依旧带着几分寒意。这日清晨,将军府的管事匆匆送来一封京城来的信,信封上的字迹苍劲有力,是令妃娘娘身边的太监小李子所写。

尔泰当时正在书房处理公务,见是京城来的信,便随手拆了。可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信纸边缘。信里说,小燕子和永琪在云南过得安稳,只是近来总念着塞北的日子,还问起晴儿的身子;紫薇和尔康则忙着打理济南的产业,偶尔会进宫陪令妃说话,字里行间满是寻常人家的烟火气。

可最让尔泰在意的,是信末的一句话:“前日整理旧物,见着晴格格当年留在景阳宫的那只青竹香囊,想来她在塞北定是用不上了,便收在了锦盒里。”

他握着信纸的手顿了顿,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窗外——晴儿此刻正在后院喂鸽子,淡蓝色的衣裙在晨光里晃着,像极了当年她在御花园里的模样。他想起那只青竹香囊,是晴儿十五岁那年亲手绣的,针脚细密,竹叶绿得鲜活,还坠着一颗小小的银铃,走路时会发出细碎的响声。后来她被老佛爷带去五台山祈福,便把香囊留在了景阳宫,说是“留个念想”。

那时他还未敢表露心意,只在每次去景阳宫找紫薇时,偷偷瞥一眼挂在窗边的香囊,听着银铃响,心里便觉得踏实。直到后来他要去西藏,临行前才敢借着酒意,对晴儿说:“等我回来,你能不能……把香囊送给我?”

晴儿当时红了脸,没说话,却在他出发那天,悄悄把香囊塞在了他的行囊里。只是后来他从西藏回来,又带着晴儿一路到塞北,路途颠簸,香囊不知何时弄丢了,晴儿虽没说什么,可他知道,她心里是遗憾的。

“在想什么呢?”晴儿的声音忽然从门口传来,带着几分笑意。她手里端着一盘刚做好的梅花糕,热气腾腾的,还撒了层白糖,“刚路过厨房,见张妈在做这个,便拿了几块来,你尝尝?”

尔泰回过神,连忙把信纸折好,收进抽屉里,起身迎上去,接过她手里的盘子,顺手帮她拂去肩头的落尘:“没什么,只是看令妃娘娘的信,想起京城的日子了。”他拿起一块梅花糕,递到她嘴边,“你先吃,刚做的,还热着。”

晴儿咬了一口,甜意瞬间漫开,她眯着眼笑:“还是张妈的手艺好,比京城御膳房的还好吃。”说着,她瞥见了抽屉缝里露出来的信纸角,却没多问,只笑着说,“对了,方才喂鸽子时,见着一只白鸽子,特别像当年在景阳宫养的那只‘雪团’,我还跟它说了好一会儿话呢。”

尔泰的心轻轻颤了颤,他看着晴儿眼底的笑意,忽然下定了决心。他放下盘子,握住她的手,认真地说:“晴儿,再过几日,我要去一趟乌鲁木齐,处理军务,顺便……想带你回京城看看。”

晴儿愣住了,眼底满是惊讶:“回京城?可是……老佛爷她……”她话没说完,却被尔泰打断。

“老佛爷那边我已经让人递了消息,她说念着你,也想看看你,不会为难我们的。”尔泰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温柔却坚定,“我知道你念着京城的旧人,也念着那只香囊。这次回去,我们把香囊找回来,好不好?”

晴儿的眼睛瞬间红了,她看着尔泰,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只轻轻点了点头,靠在他的怀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像极了那年御花园里的春光。

第三章京城归途,风雪遇故人

出发去京城的那日,塞北下了一场小雨,雨丝细密,带着几分春日的凉意。尔泰早已让人备好了两辆马车,一辆宽敞舒适,铺着厚厚的羊毛毯,还放了暖炉和晴儿喜欢的书籍;另一辆则装着行李和给京城亲友带的礼物——有塞北的皮毛,有伊犁的葡萄干,还有他特意让工匠打造的银器,每一样都透着用心。

晴儿坐在马车里,掀开窗帘,看着窗外渐渐后退的将军府,心里既期待又忐忑。尔泰坐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轻声安慰:“别担心,有我在。小燕子和永琪肯定会高兴坏了,紫薇也定会拉着你说个不停。”

晴儿笑着点头,指尖轻轻划着他的手背:“我只是想起当年离开京城的时候,也是这样坐着马车,只是那时身边没有你,心里空落落的。”

马车一路向南,走了将近一个月,终于快到京城。这日傍晚,天空忽然飘起了小雪,马车行到一处驿站,尔泰便决定停下来歇息一晚,等雪小了再走。

驿站的房间不大,却很干净。丫鬟很快生好了火,暖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驱散了寒气。尔泰让厨房做了几个清淡的小菜,两人正准备吃饭,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老板,给我们两间上房,再准备些热乎的饭菜!”

晴儿和尔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这声音,分明是小燕子!

尔泰起身拉开门,果然见小燕子和永琪站在驿站的院子里,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袍,肩头还沾着雪。小燕子正叉着腰,跟驿站老板说着什么,永琪则在一旁笑着,帮她拂去头上的雪。

“小燕子!永琪!”尔泰喊了一声。

小燕子回头,见是他们,眼睛瞬间亮了,像只雀跃的小鸟,一下子扑了过来:“尔泰!晴儿!你们怎么在这里?”她一把抱住晴儿,力道大得差点把晴儿抱起来,“我好想你啊晴儿!你在塞北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想我?”

晴儿笑着回抱她,拍了拍她的背:“当然想你,我和尔泰正要回京城,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们。”

永琪走上前,对着尔泰拱了拱手,笑道:“真是巧了,我们也是从云南回来,想进宫看看令妃娘娘和老佛爷。”他看向晴儿,温声道,“晴格格,好久不见,你气色比在京城时还好。”

“都是尔泰照顾得好。”晴儿红了脸,轻声说道。

小燕子立刻凑过来,挤眉弄眼地看着尔泰:“哟,看来我们尔泰将军在塞北,把我们晴格格宠上天了啊!”

尔泰笑着没反驳,只是拉过晴儿的手,对他们说:“外面冷,先进屋说话,我已经让厨房准备饭菜了,咱们边吃边聊。”

进屋后,小燕子便拉着晴儿坐在炕边,絮絮叨叨地说着云南的日子——说她种的菜长得多好,说永琪教她骑马时摔了多少跤,说他们偶尔会去山里打猎,还遇到过熊瞎子。晴儿听得认真,时不时笑着点头,偶尔还会问几句。

尔泰则和永琪坐在桌旁,喝着热茶,聊着各自的生活。永琪说起云南的风土人情,尔泰则说起塞北的军务,两人越聊越投机,时不时还会想起当年在京城的日子,忍不住笑出声。

饭菜很快端了上来,热气腾腾的,有炖鸡,有炒青菜,还有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小燕子拿起筷子,夹了一个饺子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还是热乎的饭菜好吃,这一路可把我饿坏了!”

晴儿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笑着递过一杯热茶:“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尔泰则给晴儿夹了一块鸡肉,轻声说:“你也多吃点,这一路累了。”

窗外的雪还在下,屋内却暖意融融。四个人围坐在桌旁,吃着饭菜,聊着天,笑声不断,像极了当年在学士府里的日子——没有宫廷的束缚,没有身份的隔阂,只有最纯粹的友情和亲情。

晴儿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忽然觉得无比踏实。她转头看向尔泰,见他正笑着听永琪说话,目光却时不时飘向她,带着温柔的暖意。她知道,不管是在塞北的将军府,还是在京城的繁华里,只要有尔泰在身边,哪里都是家。

第四章宫苑重逢,香囊归旧主

第二日雪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把大地照得亮堂堂的。四人一同启程,马车很快便驶入了京城。看着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筑,晴儿的眼眶忍不住红了——离开三年,京城还是老样子,却又好像不一样了,因为身边多了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马车先到了学士府,尔康和紫薇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到晴儿和尔泰,紫薇立刻迎了上来,握住晴儿的手,眼眶泛红:“晴儿,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

晴儿笑着点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我也想你,紫薇。”

尔康则走上前,拍了拍尔泰的肩膀,笑道:“回来就好,父亲和母亲都盼着你们呢。”

进了学士府,福晋早已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饭桌上,大家聊着各自的生活,气氛热闹又温馨。饭后,紫薇拉着晴儿去了后院的花园,说要跟她好好说说心里话;尔泰则和尔康、永琪留在前厅,聊着军务和家里的事。

花园里的梅花还开着,粉色的花瓣在寒风里轻轻摇曳。紫薇牵着晴儿的手,坐在石凳上,轻声说:“晴儿,我知道你在塞北过得好,心里就放心了。尔泰是个值得托付的人,他对你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

晴儿红了脸,轻声说:“嗯,他对我很好,什么都想着我。”

“那就好。”紫薇笑着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袖袋里拿出一个锦盒,递给晴儿,“对了,上次整理旧物,见着你当年留在景阳宫的那只青竹香囊,便收了起来,想着等你来京城,再还给你。”

晴儿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放着那只青竹香囊——竹叶绿得依旧鲜活,银铃也还在,只是针脚处有些磨损,却更显珍贵。她拿起香囊,轻轻摩挲着,眼眶瞬间红了,泪水滴落在香囊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怎么哭了?”紫薇连忙递过手帕,轻声安慰,“是不是想起以前的事了?”

晴儿摇摇头,擦了擦眼泪,笑着说:“不是,是高兴。我还以为香囊丢了,没想到还能找回来。”

就在这时,尔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喜欢吗?我就知道你会高兴。”

晴儿回头,见尔泰正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件杏色的披风,笑着向她走来。他走到她身边,把披风披在她身上,帮她系好带子,轻声说:“外面风大,别冻着了。”

紫薇看着他们,笑着起身:“你们聊,我先回前厅了。”

待紫薇走后,尔泰坐在晴儿身边,握住她的手,轻声说:“我知道你一直惦记着这只香囊,所以上次看到令妃娘娘的信,便想着带你回京城,把它找回来。”

晴儿靠在他的肩上,手里紧紧攥着香囊,轻声说:“谢谢你,尔泰。有你在,真好。”

尔泰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目光落在她手里的香囊上,笑着说:“以后,这香囊再也不会丢了。我会陪着你,守着你,不管是在塞北,还是在京城,永远都不会让你孤单。”

阳光透过梅花枝桠,洒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晴儿手里的香囊轻轻晃着,银铃发出细碎的响声,像是在为他们的幸福祝福。她知道,从今往后,不管遇到什么风雨,只要有尔泰在身边,她就什么都不怕了。因为她是他心尖上的人,是他用一生去守护的珍宝。

第五章塞北岁月,烟火伴余生

从京城回来后,塞北的春天也到了。冰雪消融,草木发芽,将军府的后院里,晴儿种的海棠花也开了,粉粉嫩嫩的,像一片云霞。

尔泰依旧忙着处理军务,却比以前更顾家了。每天不管多忙,他都会提前回来,陪晴儿在后院散步,或是坐在书房里,看着晴儿绣东西,偶尔帮她递递针线,说说笑话。

晴儿则把将军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学着做塞北的饭菜,虽然偶尔会出错,把羊肉炖得太咸,或是把饼烙糊了,可尔泰每次都会吃得干干净净,还笑着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饭菜。”

有时,小燕子和永琪会从云南来塞北做客,带来云南的特产,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新还珠之尔泰心尖宠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