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艳被田恬当众质问,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猛地将矛头转向了角落里一直沉默不语的袁林。
“当初不是林总编你让袁林辅助我带王野的吗?现在出了问题,他难道没有责任?袁林,你说说,你是怎么辅助的?!”
锅就这么硬生生地甩了过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与世无争的老好人身上。
袁林缓缓放下手中的保温杯,发出“砰”的一声轻响。
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神不再是往日的温吞,而是带着冷意。
他叹了口气,像是对这办公室政治的无奈。
“我早就提过,不要让王野盲目去改曲风。他原本的流水线风格虽然缺少惊喜,但功底扎实,市场接受度稳定,起码不会出错。”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是陈主编你,非说那种风格过时了,逼着王野去创新,去写一些他根本不擅长的东西。”
“你胡说!”陈秋艳瞬间炸毛,“那是他自己没能力!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出来!废物一个!”
“废物?”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其他编辑纷纷皱眉,不敢置信地看着陈秋艳。
有这么骂自己手下王牌的吗?这简直是把人往死里踩!
袁林那张平日里总是挂着和善笑容的脸,此刻彻底冷了下来。
他发出了一声极轻、却又极具分量的冷哼。
“王野原本的抒情慢歌风格,在国内至少是第一梯队。是你,非要他去模仿海外那些电子快歌,硬生生把他最擅长的旋律感给改没了,才弄出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
袁林的声音陡然拔高,目光如剑,直刺陈秋艳。
“他不是没能力,他是被你毁了名声!”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所有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地停滞了。
陈秋艳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她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手指着袁林,嘴唇哆嗦着,尖锐的声音几乎要刺破众人的耳膜。
“你血口喷人!袁林,你算个什么东西,敢这么跟我说话?!”
她气得浑身发抖,平日里维持的体面与优雅荡然无存,只剩下歇斯底里的狼狈。
“够了。”
一直沉默不语的总编林爱民,终于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沉闷的轻响,却像重锤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现在不是追究谁对谁错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怎么跟洛神传媒交代,怎么挽回这次的损失。”
林爱民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陈秋艳身上。
陈秋艳像是被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顺着台阶下,强压着怒火,整理了一下仪容,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
“林总说的是。我觉得,可以让王野立刻调整,恢复他以前最擅长的抒情曲风,再为洛天王量身打造一首主打歌,一定能……”
“不必了。”
林爱民冷冷地打断了她。
他靠在椅背上,十指交叉。
“王野的上限就在那儿,他的流水线作品,市场已经审美疲劳了。再拿同样的东西去糊弄洛神,你觉得他们会买账吗?”
这番话,直接判了王野的死刑,也彻底堵死了陈秋艳最后的退路。
她的脸色由红转白,难看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袁林,忽然微微一笑。
他扶了扶眼镜,慢悠悠地伸出手指,指向投影幕布上那几条逆势上扬的红色曲线——那是新人枚琳的单曲数据。
“林总,田副主编,各位,”他的语气恢复了往日的温和,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从容,“现成的答案,不就在屏幕上吗?”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过去。
袁林不疾不徐地继续。
“这三首歌的作曲人,是张晓晓那边推过来的。之前陈主编一直担心对方年纪太小,作品不稳定,所以压着没用。”
他看了一眼面色铁青的陈秋艳,笑意更深。
“但现在看来,《被风吹过的夏天》的清新,《同桌的你》的怀旧,《青春纪念册》的流行感,风格成熟多变,旋律抓耳,充满了灵性。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也是洛神传媒最需要的创新吗?”
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又暗中将了陈秋艳一军。
你不是要创新吗?真正的好作品在你面前,你却视而不见。
副主编田恬秀眉微蹙,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可我听说,这个作曲人,他不是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吗?这个节骨眼上,他有精力接这种大项目吗?别到时候影响了学业,也耽误了我们的合作。”
这的确是个问题。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陈秋艳眼中闪过希冀,刚想开口附和。
“这个各位不用担心。”
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从会议室门口传来。
众人回头,只见张晓晓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笑意盈盈地走了进来。
显然是接到了袁林的通知,特意赶来的。
她将电脑放在桌上,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林爱民脸上。
“就在上周,他已经拿到了清大‘文学杯’的特邀赛邀请函。”
她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我们刚咨询过,以他新概念一等奖的资历和这次特邀的含金量,不出任何意外的话……”
她微微一笑,红唇轻启,吐出几个让全场倒吸一口凉气的字。
“他就是保送生。”
“哗——”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保送清大?!
这个信息,比他写出三首爆款金曲还要让人震惊!
陈秋艳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脸上最后一点血色也褪得干干净净。
她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林爱民眼中精光一闪,猛地一拍桌子。
“好!太好了!”
他站起身,不容置疑地宣布。
“就这么定了!袁林,你和田恬立刻成立专项小组,全力跟进。晓晓,你负责沟通。我们金曲工作室,这次要主推这个作曲人,把他打造成我们新的王牌!”
第二天一早,江城一中高三(七)班的教室里,气氛异常热烈。
蒋明夜刚踏进教室门,就被吴涛一把拽了过去。
吴涛手里举着一本最新版的《萌芽》杂志,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变了调。
“我的天!明夜,你快来看!你上热搜了,虽然是小范围的,但真的火了!”
他指着杂志上那篇用加粗黑体字标注着“‘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的标题——《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
作者:蒋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