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陈川准备开口说话时,宝山城的防空警报突然拉响。
他第一时间查看了系统地图,发现地图边缘处,大量小鬼子的飞机正朝宝山城快速飞来。
宝山城的防空火力虽然能抵挡一阵子,但也只是暂时的。
在战场上的任何时间,空军从不会因为地面防空而轻易放弃进攻。
陈川注意到,这次来袭的日军机群最前方,清一色都是战斗机。
这些敌机正在低空快速逼近宝山城,试图以低空飞行的方式避开防空火力网。
看到这种情况,陈川毫不犹豫地冲出了指挥部,一边跑一边打开了脑中的系统面板,调出了最强狙击枪。
几乎在他刚出来的同时,日军的战机群已经进入了宝山城上空。
防空警报响起的同时,全城部队立刻进入地下防御工事,只有防空部队留下迎战。
上百门防空炮同时开火,火光映天,场面十分震撼。
敌机数量众多,飞行路径各不相同,防空火力也因此被迫分散。
再加上它们利用低空穿行的方式,躲进火力的死角区域。
就在陈川出屋不久,他亲眼看到一架九六式舰载机冒着黑烟,好像已经中弹,飞行轨迹歪歪扭扭,随时可能坠毁。
但就在它靠近一座防空炮台的时候,忽然恢复了稳定,直扑最近的那门八十八毫米防空炮而去。
很明显,这是小鬼子空军常用战术——假装中弹坠毁,骗过地面防空部队,再伺机贴近攻击目标。
陈川没有迟疑,果断举起狙击枪,枪托贴肩,快速锁定目标,一枪命中。
那架看起来就要“成功偷袭”的九六式战机,在接近防空炮的一刹那,直接在空中炸成了火球,碎片纷纷洒落。
而另一门三十七毫米防空炮就没这么幸运了,一架俯冲轰炸机冲破防空火力网,准确地对准目标投下了一枚炸弹。
爆炸瞬间将这门炮炸毁,连同操作火炮的几名精锐士兵也一起壮烈牺牲。
陈川顾不上悲伤,握紧狙击枪,瞄准敌机,一颗接一颗地击发子弹。
原本对地面火力威胁极大的日军战机群,此时也因陈川的火力压制开始出现混乱。
短短几秒内,十几架敌机被他当场击落。
在他的支援下,任何一处防空火力点都能爆发出惊人的战力。
毫不夸张地说,陈川一个人,就相当于现代的一个防空导弹旅。
尤其是他服用了中级基因强化液之后,反应更快,追踪高速移动的敌机也更加轻松。
换弹匣的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甚至能做到一边射击一边换弹。
不过这次日军来势汹汹,显然是有备而来,除了大量的战斗机,还有大批俯冲轰炸机紧随其后。
即便有陈川的强力支援,还是有几个防空炮位被敌人炸毁。
但正是因为有陈川的存在,让敌机的损失急剧上升,很快就开始陷入被动。
损失实在太大,压制地面防空火力也毫无成效,剩下还在空中的日军飞机只能选择撤退。
这场空袭中,日军出动了上百架战机,最终仅三十多架返回。
宝山城的防空部队击落了六十多架敌机,但自己也伤亡了一百多人,损失了二十二门防空炮。
对陈川来说,炮不是问题,他在奖励空间中储备的防空炮数量多到用箱计。
只要他需要,分分钟可以给整个宝山城装满防空武器。
让他真感到担忧的是,这次日军机群居然近到能用肉眼直接看清。
这说明敌军的战机离得实在太近了,警报响起时,已经快到跟前了。
虽然宝山城有防空部队负责预警,但二战时期的防空装备毕竟有限,面对空中威胁的反应时间太短。
客观来说,独立旅的防空火力已经非常凶猛了。
若是换成其他部队,面对上百架敌机空袭,伤亡可能不止一百人。
其中不少防空炮是被受创的日军战机自杀式撞击炸毁的。
日军虽然损失了六十几架战机,但这样的交换比对他们来说还是划得来,这场仗他们吃大亏了。
不管是培养一名飞行员,还是制造一架飞机的成本,都无法用这些防空炮来衡量。
陈川也终于见识到了日军的疯狂。
那些被击伤的日机,在最后时刻依然拼死冲向目标,显然抱着拼个同归于尽的想法,不然我方的伤亡也不会这么大。
回到指挥部,陈川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这一次敌人的空袭造成了我方一百多人的伤亡。
虽然敌军损失更大,但陈川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在指挥部里,孤狼小队一直在监听日军的通讯电台。
自从敌军第三师团抵达后,这种监听工作就没有中断过。
因此,对陈川来说,第三师团的电报早就不是什么机密。
就连日本海军第一战队,也就是负责运送日军进攻魔都部队的海军,第三天起就开始加密通讯了。
内容也基本都被破译出来了。
敌军第三师团与海军第一舰队之间的电文内容很简单,就是确定联合进攻宝山城的具体时间。
经过两天的整备,敌军第三师团补充了两个后备联队,重新组建了第十八联队与第三十四联队。
此外,原本由第三师团指挥的重炮旅团,也在昨夜通过船运抵达,顺利抵达第三师团后方。
可以说,这些日军几乎里里外外都配备了严密的护卫力量。
昨天夜里,陈川尝试接近敌军的重炮旅团,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自从小镇的第二十九旅团被炸之后,第三师团加强了警戒与防御。
敌人修建了严密的防御工事,将整个重炮旅团牢牢包围在其中。
根本没有留下可以渗透的空隙。
整个旅团防区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就算陈川有系统地图也难以靠近。
若想从江面绕过去,岸边也到处都是日军,完全没有可以偷渡的空档。
所以陈川也只能作罢。
对于日军的重炮旅团,陈川始终非常重视。
单就日军火炮而言,在整个二战中其实并不算顶尖,但重炮旅团例外。
重型炮兵,才是战场上真正的远程压制力量。
无论是打击敌方纵深、压制前线火力,还是为步兵提供支援,重型火炮都有着极大的威慑力。
不同部队在配备火炮时主要看火力需求、火炮重量、弹药负载、牵引方式等是否合理,若配置不当,要么打不出威力,要么又会拖累机动能力。
以日军装备的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为例,战斗全重高达4.1吨,每发炮弹也有31.1公斤重,最大射程可达12公里。
如此沉重的火炮,仅靠几匹马拉运已非常吃力,必须使用专门的牵引车辆拖行,而且对路况和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配属给野战部队显然不合适。
特别是在咱们战场上,因为缺乏足够完善的公路系统,大口径火炮几乎难以灵活调动,实战中使用起来困难重重。
就像咱们从前向德国购买的二十四门150毫米榴弹炮,也是被集中组成两个独立炮兵团,并没有分配给师一级部队使用。
陈川所指挥的独立旅也差不多。
目前他麾下四个步兵团,所配备的火炮大多是新型七十五毫米野战炮。
早些时候用的也是老七十五炮。
他没有将重炮下放给步兵部队,而是集中在宝山城内统一部署,不必频繁调动。
当然,后期调派给第五二二团与第五二三团的M2型105毫米榴弹炮,也是考虑到这型火炮较轻便,更适合随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