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叮叮车也到了站牌。
叶子楣一手抓了叉烧包,一手抓了陆深,带着陆深一路疾跑。
陆深也再次欣赏了波涛汹涌的壮观。
“阿深,快点啊,慢了赶不上车了。”
“额,其实能赶上啊。”
“早点可以抢到座位啦,你昨晚睡那么晚,顺便在路上休息一下。”
……
终于,在叶子楣的带领下,两人第一个上了叮叮车。
车厢后边正好有座位。
叶子楣抢先一步,到了车厢后边抢了两个座位,随着陆深到了身边,这才挪到里边,将外边的座位让给了陆深。
“呼,呼!”
她拍着胸脯,一边让气息喘匀,一边将手中的叉烧包,递给陆深。
“阿深,快吃吧,还是热的呢。”
“辛苦了。”
陆深将叉烧包接过来。
一边吃着,一边思考着今天要干的事儿。
昨天,《玉蒲团》拍摄顺利,大家也都适应了角色,今天应该也慢不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叶老爹会不会真的来片场闹。
昨晚,给叶子楣讲戏显然失败了。
早晨登录系统,声望值依旧显示是0。
陆深也是想明白了。
之前,获得黄威的声望值,是因为票房达到了预定票房,获得纪香凝的声望值,是因为自己给出了详尽的影评……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出来成绩,才能获得对方的认可。
如果这样的话……
叶子楣跟吴启华的声望值,显然需要《玉蒲团》上映之后才能获得。
远水根本解不了近火啊!
没有声望值,就无法兑换道具卡,指望叶老爹那火爆脾气,真到了片场非要闹出大新闻了。
但找到业内人士,并获得对方认同。
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想了半天,陆深也没有想到,究竟怎么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业内人士的认可,也就在这时,叮叮车售票员已经发出提醒。
“下一站是《明报周刊》站,有下车的乘客早做好准备。”
《明报周刊》!
陆深浑身一个激灵。
随着抬头,也正好从车窗内看到了《明报周刊》的办公大楼,作为港城最火爆的娱乐类期刊,《明报周刊》的办公楼足足达到了二十多层。
在周围一众老破小楼房中间,像是野鸭群里站了一只白天鹅。
当然,
陆深看的不是办公楼的气派,而是忽然想起来,自己也是《明报周刊》的特约记者。
不错,上次纪香凝给陆深申请了记者证之后,陆深只是将记者证拿回来,就忘了这事。
现在记者证,还在家里抽屉放着呢。
若是写一篇新闻呢,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一下娱乐圈,只要角度新奇,就足以获得业内人士的认可。
以《明报周刊》的爆火的销量,赚声望值还不轻而易举。
最重要的是,上一期《明报周刊》发行,正是七天前,换句话说,明天就是周刊发行的日子了。
有戏,绝对有戏。
陆深想着前世港媒的重磅报道……2003年,哥哥跳楼自杀,2008年的艳照门,2016年的小龙女出柜……
港媒向来以调查性强、伦理争议大、与社会议题结合等进行报道。
这几篇深度报道,当时都引起了盛况空前的讨论。
而现在,叶子楣拍的这部《玉蒲团》,明显跟上边几条深度调查,有着异曲同工的特点,只要以情欲电影为题,再加上《明报周刊》的销量。
引爆整个港城不说,最少也能让娱乐圈震一震。
到了片场的时候,陆深脑海中,已经有了大体的思路。
此刻,演员、工作人员也一一赶过来,陆深拿了拍戏的剧本,一边指挥众人准备道具、检查器材,一边在剧本空白处,将想好的内容一一写下来。
标题:《风月片不是糟粕,而是人性启蒙的过渡》
副标题——「探片叶子楣片场,港城的女儿长大了」
「昨天,某港媒指责亚视艺员叶子楣硬核开车,今天记者前往《玉蒲团》片场探班,一窥《玉蒲团》真相」
「从场景看,《玉蒲团》妥妥的风月片无疑,可掀开《玉蒲团》的内核,我们却发现,这完全是一本硬核教材,在如今性教育一片空白的年代,叶子楣用身体给港人打开了知识盲区」
「港人习惯捂着眼睛干偷偷摸摸的事情,可当真让他们睁开眼睛看的时候,他们又骂伤风败俗」
「这跟孔乙己又有什么区别」
「风月片是人性认知的过渡性文本,它或许粗糙、偏激,却真实填补了集体沉默制造的认知真空」
「《玉蒲团》的价值,不在于单纯发车,而在于它撕开了社会长久包裹人性的遮羞布,从这一点上来说,叶子楣不愧是港城的女儿,她像是一只蜡烛,照亮了人性之中最原始的渴望……」
「另外,这是一篇深度报道,也是一篇防杠声明」
……
整个文章洋洋洒洒3000多字,不仅指出港城如今的性教育真空,而且用了各种后世创作的网络词汇。
硬核开车!
知识盲区!
防杠声明!
这些词汇,犹如画龙点睛一般,让文章显得意义鲜明,生动有趣。
写完文章,陆深检查一遍,将几个错字改了,又在后边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署上。
——猫钱钱!
此刻,一场戏也刚刚拍完,陆深冲赵丽娟招招手,赵丽娟跑上前来。
“阿深,什么事儿?”
“Luna,你把这个稿子送到《明报周刊》,要交到主编手中,就说是我写的。“
“阿深,你居然给《明报周刊》写稿子?”
“我是《明报周刊》的特约记者。”
“啊……阿深,你,你居然是记者,还是《明报周刊》的记者。”
陈丽娟这一声几乎是喊出来的。
现场,一众工作人员也不由一起看向设变,一个个脸上露出惊骇。
港城记者,虽然被称为狗仔队,但同样也没有人能忽略,他们另一个无冕之王的称号。
利用手中一杆笔,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而且,收入也在中产左右。
陆深竟然是《明报周刊》的记者?
郑英雄凑上来、叶子楣凑上来,吴启华、黄威、包括陆深的几名邻居也都凑上来,一起围住陆深。
“深哥,你居然还是特约记者?”
“是啊,阿深,你什么时候变成的媒体记者?”
“居然还是《明报周刊?这样的爆火期刊。“
……
赵丽娟也知道自己闯了祸,陆深面瘫脸转过来的时候,她眼皮一耷拉拔腿就走,不一会儿,就不见了人影。
陆深又转动面瘫脸回来,看向面前的一众工作人员。
语气明显加了冰。
“这里一小时租金一千块,哪位要聊天的,先把费用结一下。”